——以《懷舊賦》《秋興賦》《寡婦賦》為例"/>
王 蕾
潘岳(247-300),即潘安,字安仁,西晉著名文學(xué)家、政治家。潘岳出身儒學(xué)世家,少年時,隨父宦游,青年時期就讀洛陽太學(xué),二十余歲入仕,供職權(quán)臣賈充幕府,后歷任京官,因作賦頌揚晉武帝躬耕藉田顯露才華被當(dāng)權(quán)者左遷河陽縣令。但縱觀其一生,潘岳負(fù)才而郁郁不得志。潘岳有多篇賦文存于《昭明文選》(以下簡稱《文選》)中,本文即以《懷舊賦》《秋興賦》《寡婦賦》為例,從其賦中的“冷”意象與“悲”意象兩方面展開論證,從而進(jìn)一步探究潘岳悲涼的內(nèi)心和對官場仕途的無奈。
潘岳在賦的詞語選擇上往往帶有激冷、風(fēng)凄、悲涼乃至蕭瑟的色彩?!袄洹薄皼觥薄扒濉薄昂薄捌唷钡壤湟庀笤~在這三篇賦中比比皆是,例如:“晨風(fēng)凄以激冷,夕雪皓以掩路”[1](《懷舊賦》),“月朣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2](《秋興賦》),“夜漫漫以悠悠兮,寒凄凄以凜凜”[3](《寡婦賦》),等等。這些“冷”意象詞語的運用,是潘岳內(nèi)心凄涼的真實寫照。
在其《懷舊賦》中:
啟開陽而朝邁,濟(jì)清洛以徑渡。晨風(fēng)凄以激冷,夕雪皓以掩路。轍含冰以滅軌,水漸軔以凝冱。涂艱屯其難進(jìn),日晼晚而將暮。仰睎歸云,俯鏡泉流。前瞻太室,傍眺嵩丘。東武托焉,建塋啟疇。巖巖雙表,列列行楸。[4]
這是潘岳對楊氏父子(潘岳的岳父及妻子的兄弟們)墳塋的描寫,洛河清清,晨風(fēng)凄凄,夕雪皚皚。東武伯寄托遺體在此,故營建起這塊陵園。只見成對的華表高聳,老樹排列成行。“清”“凄”“冷”“雪”“冰”“泉”這些冷意象的詞語,是潘岳沉重心情的流露。望著這些森森的老樹,潘岳的憂愁涌向心間,轉(zhuǎn)而“步庭廡以徘徊,涕泫流而沾巾。宵展轉(zhuǎn)而不寐,驟長嘆以達(dá)晨”,翻來覆去徹夜不眠,通宵達(dá)旦連續(xù)長嘆。
在其《寡婦賦》中:
自仲秋而在疚兮,逾履霜以踐冰。雪霏霏而驟落兮,風(fēng)瀏瀏而夙興。溜泠泠以夜下兮,水溓溓以微凝。意忽怳以遷越兮,神一夕而九升。庶浸遠(yuǎn)而哀降兮,情惻惻而彌甚。愿假夢以通靈兮,目炯炯而不寢。[5]
這位喪夫的女子,自仲秋開始臥病在床,如同履霜踐冰。“雪霏霏”“風(fēng)瀏瀏”“溜泠泠”“水溓溓”,潘岳運用“雪”“風(fēng)”“溜”“水”等冷意象的詞,且在每一個冷意象的詞后面又加上了重疊的動詞,色彩上更加觸目,更能襯托出寡婦的凄慘。
在其《秋興賦》中:
游氛朝興,槁葉夕殞。于是乃屏輕箑(shà),釋纖絺,藉莞(guǎn)蒻(ruò),御夾衣。庭樹槭以灑落兮,勁風(fēng)戾而吹帷。蟬嘒(huì)嘒而寒吟兮,雁飄飄而南飛。天晃朗以彌高兮,日悠陽而浸微。何微陽之短晷,覺涼夜之方永。月朣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熠耀粲于階闥兮,蟋蟀鳴乎軒屏。聽離鴻之晨吟兮,望流火之余景。[6]
早晨產(chǎn)生漫游的興致,枯葉傍晚隕落。庭院樹木的枝頭早已飄灑零落,強(qiáng)勁的風(fēng)兇猛地吹動著帳幕。白天是那樣短暫,以至于越發(fā)感覺黑夜漫長。月色朦朧,露水凄清而凝結(jié)寒氣。飛離的大雁在晨空中低吟,仰望那七月流火的殘景?!昂鳌薄皼鲆埂薄奥丁薄捌嗲濉薄澳洹钡壤湟庀笤~語,同樣體現(xiàn)出潘岳內(nèi)心的凄涼。
潘岳在賦中運用了如此多的冷意象詞語,這與他的人生經(jīng)歷是息息相關(guān)的。在官場上幾起幾落,妻子早逝,乃至楊氏父子的謝世,都對他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潘岳對妻子的情感極深,令人落淚。其妻子楊氏是楊肇的女兒,潘岳十二歲時與她訂婚,結(jié)婚之后,大約共同生活了二十四個年頭。楊氏亡后,潘岳寫出了著名的思念妻子的《悼亡詩》[7]。在封建社會,閨中之情是很少被人看重的,也極少訴諸筆墨、公布于世,像潘岳這樣敢于抒寫對亡妻的懷念之情者,實在少有。在太康文壇上,潘岳是一位典型的抒情詩人,又是一個特殊的傷感詩人,他的悼亡詩同他的賦一樣富有感情。也正是因為潘岳的三首《悼亡詩》,自此以后“悼亡詩”成為悼念亡妻的專有詩歌,不再是悼念其他逝者的詩篇。由此可見,潘岳《悼亡詩》深遠(yuǎn)的影響與其對妻子思念的真切。
潘岳的賦中伴隨著冷意象又出現(xiàn)了較多的悲意象詞語。在潘岳的這三篇賦中,悲意象詞出現(xiàn)的頻率非常高,如他的《寡婦賦》:
何遭命之奇薄兮,遘天禍之未悔。榮華曄其始茂兮,良人忽以捐背。靜闔門以窮居兮,塊煢獨而靡依。易錦茵以苫席兮,代羅幬以素帷。命阿保而就列兮,覽巾箑以舒悲??趩柩室允曎?,淚橫迸而沾衣。愁煩冤其誰告兮,提孤孩于坐側(cè)。時曖曖而向昏兮,日杳杳而西匿。雀群飛而赴楹兮,雞登棲而斂翼。歸空館而自憐兮,撫衾裯以嘆息。思纏綿以瞀亂兮,心摧傷以愴惻。[8]
喪夫的女子悲嘆自己薄命,但遭遇天災(zāi)仍不悔。痛哭失聲,淚落濕襟,黃昏時鳥雀歸巢雞鴨回窩,女子回到空屋子自己哀憐自己,摸著被褥而嘆息?!皢柩省薄皽I橫”“嘆息”“摧傷”“愴惻”這些悲意象詞語,一言一詞牽動人心,讀之令人泣下。再如:
仰皇穹兮嘆息,私自憐兮何極!省微身兮孤弱,顧稚子兮未識。如涉川兮無梁,若陵虛兮失翼。上瞻兮遺象,下臨兮泉壤。窈冥兮潛翳,心存兮目想。奉虛坐兮肅清,愬空宇兮曠朗。廓孤立兮顧影,塊獨言兮聽響。顧影兮傷摧,聽響兮增哀。遙逝兮逾遠(yuǎn),緬邈兮長乖。[9]
四節(jié)流兮忽代序,歲云暮兮日西頹。霜被庭兮風(fēng)入室,夜既分兮星漢回。夢良人兮來游,若閶闔兮洞開。怛驚悟兮無聞,超□怳兮慟懷。慟懷兮奈何,言陟兮山阿。墓門兮肅肅,修壟兮峨峨。孤鳥嚶兮悲鳴,長松萋兮振柯。哀郁結(jié)兮交集,淚橫流兮滂遝;蹈恭姜兮明誓,詠柏舟兮清歌。終歸骨兮山足,存憑托兮余華。要吾君兮同穴,之死矢兮靡佗。[10]
這兩段可謂是《寡婦賦》中的經(jīng)典段落,女子對天長嘆私自憐惜,看著自己身微孤弱,孩子幼小,如同過河沒橋,凌空無翅。仰著頭看丈夫的遺像,丈夫卻命落九泉遙不可見,晝夜思念。女子凄清地空坐著,孤影獨立,自言自語。轉(zhuǎn)而寫女子思念成疾,夢到丈夫回來好像門洞大開,醒來一無所有,喜悅之后悲愈痛,走到山前看著丈夫的墳?zāi)故捗C,山勢陡峭,孤鳥悲鳴,松枝搖落,痛不可抑,涕淚滂沱。潘岳再次用這些“嘆息”“自憐”“孤弱”“傷摧”“增哀”“遙逝”“慟懷”“孤鳥”“嚶兮”“悲鳴”“萋兮”“哀郁”“淚橫”等悲意象詞語,如親身之感來體味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這也正是潘岳對已故妻子的思念。
又如他的《秋興賦》:
四時忽其代序兮,萬物紛以回薄。覽花蒔之時育兮,察盛衰之所托。感冬索而春敷兮,嗟夏茂而秋落。雖末士之榮悴兮,伊人情之美惡。善乎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憀栗兮若在遠(yuǎn)行,登山臨水送將歸。’夫送歸懷慕徒之戀兮,遠(yuǎn)行有羈旅之憤。臨川感流以嘆逝兮,登山懷遠(yuǎn)而悼近。被四戚之疚心兮,遭一途而難忍。嗟秋日之可哀兮,諒無愁而不盡。[11]
潘岳感慨世上四季匆匆接替,世上萬物紛紛回轉(zhuǎn)迫近??粗腔ǘ潆S時序更替,便察覺出四季是草木盛衰的寄托。感慨草木春生冬衰,夏之茂盛,秋的搖落。雖然說草木榮枯是小事,卻也影響著人們的情感、好惡。潘岳用思念之愁,漂泊之憤,時間之流逝,眼前之哀悼,來與秋之悲對比,從而得出沒有什么愁與哀可與秋的悲相對比。秋天的悲與愁是無窮盡的,因為秋是“蕭瑟”“搖落”“變衰”的,潘岳用這些意象詞語來刻畫秋的悲,這也是其內(nèi)心悲涼的外顯。
其實,從側(cè)面來看,悲意象詞語與冷意象詞語是相通的,悲的內(nèi)心也是冷的內(nèi)心。潘岳的內(nèi)心不僅僅有涼,有悲,還有愁。本是古代“第一美男子”,但他不同于柳永的多情,他的多情只留給自己的妻子,留給自己?!稇雅f賦》《秋興賦》《寡婦賦》僅是他在《文選》中的賦的一部分,若一一再論,潘岳的冷悲意象會更多,不僅僅是賦,他存于《文選》中的詩歌同樣是冷悲交替,令人嘆息。當(dāng)然,這與他的人生經(jīng)歷是相關(guān)的,雖才多姿美,但終究逃不過命運的羈絆,他的冷悲意象即是他生命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