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中醫(yī)院 廣東,佛山 528000
慢性疲勞綜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以軀體疲勞和心理疲勞為主要特征的癥候群,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頭痛、肌肉酸痛、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1]。既往流行病學調查顯示,CFS的人群發(fā)病率為0.1%~0.5%,且女性多于男性[2]。隨著生活節(jié)奏加快、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增大,該病的發(fā)病率將進一步增高,且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CFS的發(fā)病機制尚處在研究階段,目前也還沒有療效確切的治療方法,西醫(yī)多以改善睡眠質量、運動、心理干預等對癥治療為主,療效欠佳。CFS在中醫(yī)學歸屬“虛勞”“四肢勞倦”等范疇,常采用中藥、針刺、灸法等中醫(yī)治療,特色和優(yōu)勢明顯,本研究旨在觀察隔藥灸臍治療脾腎陽虛型CFS的臨床療效,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確診為CFS的患者共90例,中醫(yī)辨證分型均為脾腎陽虛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其中觀察組男15例、女30例,年齡18~48歲,平均(37.58±6.48)歲,病程 7~14 個月,平均(10.42±3.22)個月;對照組男 17 例、女 28 例,年齡 20~50歲,平均(38.25±6.26)歲,病程 6~15 個月,平均(11.06±3.18)個月。兩組之間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yī)診斷標準 CFS診斷標準參考文獻[3]進行擬定。具體如下:(1)持續(xù)或反復疲勞感,休息后無明顯緩解,時間超過6個月,醫(yī)學或臨床上均無法解釋;(2)具備以下癥狀中的4項或以上:勞累后疲勞持續(xù)24h以上,反復頭痛、肌肉疼痛、咽痛、無紅腫的多關節(jié)疼痛,失眠,淋巴結腫大,注意力及記憶力明顯下降等。
1.2.2 中醫(yī)證型診斷標準 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163中虛勞病脾腎陽虛型的辨證標準擬定。脾腎陽虛型:畏寒肢冷,腰膝酸軟,倦怠乏力,食少納呆。面色白,腹部脹滿,大便不實,夜尿清長,舌淡胖有齒痕,脈沉遲。
1.3 納入標準 (1)符合上述西醫(yī)診斷標準;(2)中醫(yī)辨證分型為脾腎陽虛型;(3)年齡 18~50 歲;(4)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1)不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2)除脾腎陽虛型以外的其它證型;(3)合并心、肺、肝、腎等嚴重內科疾病者;(4)依從性差,無法配合本研究者;(5)近1個月內接受影響研究結果的相關治療者;(6)對所用藥物過敏者;(7)臍部存在炎癥、臍瘺、臍疝等局部病變者。
1.5 剔除標準和脫落標準 (1)基線資料不完整者;(2)未按規(guī)定就診者;(3)研究過程中接受其他治療者;(4)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不能繼續(xù)治療者。
1.6 治療方法
1.6.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予以普通針刺治療,患者取仰臥位,選取上脘、中脘、下脘、關元、氣海、雙側天樞、足三里、三陰交。穴位常規(guī)消毒后,選用0.25mm×40mm的環(huán)球牌管針行常規(guī)針刺,針刺深度20~30mm。得氣后,施以提插捻轉補法1min,留針30min,1次/d,以7d為1個療程,4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價。
1.6.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以自擬健脾益腎方隔藥灸臍治療。方藥如下:肉豆蔻15g,補骨脂30g,五味子 9g,吳茱萸 9g,枸杞子 15g,菟絲子 15g,黃芪20g,黨參30g,白術15g,冰片5g。以上藥材均來源于國藥集團馮了性(佛山)藥材飲片有限公司,混勻后利用粉碎機將上述藥物粉碎,過800目試驗篩,密封備用。治療時暴露臍部,先用75%乙醇棉球常規(guī)消毒,取20g藥粉與10~15mL白酒混勻攪拌成糊狀,使藥物填滿肚臍。艾灸采用溫和灸,具體操作參考《刺法灸法學》[5]有關溫和灸的操作規(guī)范。利用艾灸架,將點燃的艾灸對準神闕穴,燃火點距離皮膚3~5cm,使患者感覺溫和而無灼熱感。灸治時間6min/次,1次/d,以7d為1個療程,4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價。
1.7 評價指標
1.7.1 主要癥狀評分 對兩組患者主要癥狀(記憶力減退、失眠抑郁、緊張焦慮)進行評分,具體評價方法參考文獻[6],應用5級評分法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各癥狀評分變化情況,無、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癥狀分別計 0、1、2、3、4 分,分值越高,疲勞程度越嚴重。
1.7.2 疲勞量表評分 采用疲勞嚴重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xiàn)SS)評分[7]對疲勞癥狀進行評價。該量表包含9個項目,每個項目1~7分,總分9~63分,分值越高,疲勞程度越嚴重。
1.7.3 生活質量評分 采用健康調查簡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8]進行評估,分值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7.4 臨床療效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378-382制定。痊愈:主要癥狀消失,能夠適應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顯效:主要癥狀明顯改善,基本適應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有效:主要癥狀有所緩解;無效,主要癥狀無明顯改善??傆行剩?)=(痊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8 統(tǒng)計學分析 運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單向有序分類變量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主要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過程中兩組均無失訪。治療前兩組患者記憶力減退、失眠抑郁、緊張焦慮癥狀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記憶力減退、失眠抑郁、緊張焦慮癥狀評分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記憶力減退、失眠抑郁、緊張焦慮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S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FS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S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F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主要狀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F-36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SF-36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SF-36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SF-36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SS評分比較
2.4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痊愈5例、顯效19例、有效17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1.1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F-36評分比較
CFS以慢性疲勞為主要特征,伴有軀體癥狀、情緒障礙或認知障礙等癥候群,多發(fā)生于女性,特別是在受教育程度高、從事腦力勞動的人群中較為多見[9]。近年來,隨著工作壓力、生活壓力不斷增加,生活方式改變,作息不規(guī)律,CFS發(fā)病率不斷增高,且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已成為21世紀困擾人類健康的主要問題之一,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目前其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西醫(yī)多認為與病毒感染、免疫功能異常、精神心理因素、遺傳易感性和神經內分泌紊亂等有關[10]。臨床上多采用類固醇藥物治療,或進行抗抑郁、抗焦慮、抗病毒、抗氧化、鎮(zhèn)靜催眠、免疫調節(jié)等對癥處理,臨床療效不一,且長期服用存在胃腸功能障礙、肝腎功能損害等弊端[11]。如何安全有效治療CFS,已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
表5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在中醫(yī)古籍中無此病名記載,根據(jù)CFS的臨床表現(xiàn),可歸屬“虛勞”“臟躁”等范疇。中醫(yī)學認為該病多因先天稟賦不足、感受外邪、七情過極、飲食不節(jié)、勞逸失度等,引起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陰陽虧虛,四肢百骸、五官九竅及皮肉筋脈失養(yǎng),從而出現(xiàn)勞倦乏力、少氣懶言、頭暈頭痛等癥狀[12]。既往調查發(fā)現(xiàn),脾腎陽虛型是CFS的主要證型[13]。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镀⑽刚摗し沃⑽柑撜摗酚涊d:“脾胃之虛,怠惰嗜臥,四肢不收……”[14]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夺t(yī)方集解·補養(yǎng)之劑》有云:“……腎精不足則志氣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盵15]正所謂,損者益之,勞者溫之,《難經》提及:“……損其脾者,調其飲食……損其腎者,益其精……”[16]故治療當以健脾益腎為主。
本研究采用隔藥灸臍治療,屬中醫(yī)外治法范疇,是結合穴位特性、藥物作用和艾灸作用的特色治療。隔藥灸臍主要作用于神闕穴,全息理論認為其是人體最大的全息元,是先天和后天的連接點,經絡之總樞,經氣之匯海,司管人體諸經百脈,可通調周身經氣,調節(jié)臟腑功能[17]?,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神闕穴皮膚筋膜直接與腹部筋膜連接,附近皮膚角質層薄弱,周圍具有豐富的動靜脈網、毛細血管、神經,各種物理刺激和藥物刺激能有效刺激相應神經末梢,通過神經反射和傳導,調節(jié)內環(huán)境[18]。艾灸亦是中醫(yī)特色治療,以艾葉為灸材。《本草從新》記載:“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以之艾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盵19]艾灸具有明顯的溫補作用?,F(xiàn)代研究表明,艾灸通過溫熱刺激,激活穴位,推動氣血運行,調節(jié)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調節(jié)臟腑功能[20]。溫補效應可通過增強胃腸血液循環(huán)和造血功能發(fā)揮作用,改善機體細胞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激發(fā)細胞活力,提高免疫力,從而達到培補元氣、調整臟腑之功[21]?!夺t(y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曰:“凡灸諸病,必火足氣到,始能求愈?!盵22]本研究采用艾條懸灸灸臍,相比傳統(tǒng)艾柱灸,溫熱刺激更直接,溫補作用更強,更有利于藥物的吸收。
本研究采用自擬健脾益腎方,方中肉豆蔻、吳茱萸溫中行氣、溫理脾胃。黃芪、黨參、白術益氣健脾,黃芪善補氣,現(xiàn)代研究表明,黃芪可通過調節(jié)T淋巴細胞亞群,改善人體免疫功能[23]。黨參健運中氣,健脾運而不燥,滋胃陰而不濕,善治虛勞內傷。動物實驗發(fā)現(xiàn),黨參有效成分黨參多糖可通過降低血清尿素氮、血乳酸含量,提高肝糖原和肌糖原水平,發(fā)揮抗疲勞作用,延長小鼠游泳時間[24]?!侗静萃ㄐ吩疲骸鞍仔g,味甘,性溫……故補脾胃之藥更無出其右者?!盵25]研究發(fā)現(xiàn),白術可改善海馬CA3區(qū)GrayⅠ型突觸結構,提高腦老化小鼠學習記憶能力[26];同時能夠促進淋巴細胞增殖,提高機體免疫力[27]。補骨脂、五味子、枸杞子、菟絲子溫腎助陽、填精益髓?!渡褶r本草經疏》談及補骨脂:“能暖水臟,陰中生陽,壯火益土之要藥也?!盵28]《景岳全書·本草正》記載:“枸杞……味重而純,故能補陰,陰中有陽,故能補氣,所以滋陰而不致陰衰,助陽而能使陽旺?!盵29]《藥品化義》論述菟絲子:“……用之入腎,善補而不峻,益陰而固陽……甘能助脾,療脾虛久瀉,飲食不化,四肢困倦。脾氣漸旺,則衛(wèi)氣自沖……”[30]《名醫(yī)別錄》論述:“五味子專補腎,兼補五臟。腎藏精,精盛則陰強,收攝則真氣歸元,而丹田暖,腐熟水谷,蒸糟粕而化精微,則精自生,精生則陰長?!盵31]冰片芳香透絡,能夠增強藥物穿透力,促進藥物吸收。
本研究顯示,隔藥灸臍療聯(lián)合普通針刺治療脾腎陽虛型CFS,不僅可以降低患者的主要癥狀評分和FSS評分,同時可以提高SF-36評分,改善臨床療效,說明隔藥灸臍療治療CFS在改善疲勞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方面,具有一定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