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wèi)宇,張生飛,王海波,谷濤,王健生,江豐
(1.南京市植保植檢站,江蘇 南京 210036; 2.江寧區(qū)植保植檢站,江蘇 南京 211100; 3.江蘇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江蘇 南京 210036; 4.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 植物保護研究所,江蘇 南京 210014)
南京地處長江下游,瀕江近海,生態(tài)資源豐富,水利條件充沛,是我國稻麥生產的主要區(qū)域之一[1]。據(jù)相關部門統(tǒng)計,2018年南京市小麥和水稻的種植面積分別約為5.07和10.20萬hm2。田間雜草通過與作物爭奪水分、養(yǎng)分、侵占生態(tài)空間以及傳播病蟲害等,直接或間接影響著糧食的產量和品質[2-5]。雜草的發(fā)生給農業(yè)生產者帶來了極大的困擾,雜草防除難的問題成為糧食高產、穩(wěn)產的主要障礙。同時,除草劑的不合理使用、耕作制度的改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減少等因素,使南京市雜草發(fā)生程度普遍加快,田間雜草草相發(fā)生變化,難防抗性雜草凸顯,雜草治理難度增加。為進一步摸清南京市雜草防治情況,有效提高南京市稻麥田雜草防治水平,對南京市主要稻麥種植區(qū)田塊雜草進行了調查統(tǒng)計,以期更為有效的指導和開展后期雜草防除工作,確保南京市稻麥連續(xù)豐產豐收。
2018年5月8—15日和9月22—27日,在高淳、溧水、江寧、浦口、六合等地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小麥區(qū)(高淳、江寧、六合)和水稻田塊,開展了田間雜草危害情況調查。所選田塊種植方式均為稻麥連作,小麥品種以寧麥、揚麥系列品種為主,水稻品種以武運粳23、鎮(zhèn)稻18、武運粳30、新兩優(yōu)6380、Y兩優(yōu)1號等品種為主,調查期小麥和水稻均處于灌漿期。小麥田以“冬前封閉為主、春季化除為輔”為除草策略,除草劑品種以異丙隆、精惡唑禾草靈、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氟氯吡啶酯、甲基碘磺隆等單劑或復配劑為主。水稻田的除草策略為“兩封一補”,所選藥劑以丁草胺、丙草胺、苯噻酰草胺、芐嘧磺隆、吡嘧磺隆等的單劑或復配劑為主。
麥田調查中,選擇高淳、江寧、六合3個區(qū)共9個街(鎮(zhèn))27個村(社區(qū))的267塊麥田,其中,高淳、江寧、六合各選擇3個街道(鎮(zhèn)),高淳區(qū)、江寧區(qū)各調查90塊麥田,六合區(qū)調查87塊麥田。
稻田調查中,5個區(qū)共選擇稻田410塊;高淳區(qū)和溧水區(qū)各選擇3個鄉(xiāng)鎮(zhèn),每個鄉(xiāng)鎮(zhèn)30塊田;江寧區(qū)和浦口區(qū)各選擇4個街道,江寧區(qū)共選80塊稻田,浦口區(qū)共選90塊稻田;六合區(qū)選擇2個街道,共60塊稻田。采取“倒置W九點取樣法”[6]調查雜草種類和數(shù)量,每個樣方0.25 m2,調查數(shù)據(jù)填入田間記載表。
采用“七級目測法”[7]對樣方進行調查。主要對各雜草田塊出現(xiàn)頻次,主要雜草的為害賦值情況進行統(tǒng)計。在麥田調查分析中,各雜草密度和多度也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
將數(shù)據(jù)統(tǒng)一匯總后發(fā)現(xiàn),本次調查中,南京市麥田雜草有32科148種,主要包括看麥娘、日本看麥娘、菵草、硬草、早熟禾、野燕麥、雀麥、棒頭草、黑麥草、多花黑麥草等22種禾本科雜草,小飛蓬、一年篷、蘇門白酒草、續(xù)斷菊、黃鵪菜、小薊、大薊、山萵苣、豚草、泥糊菜等28種菊科雜草,播娘蒿、薺菜、碎米薺、小花糖芥等10種十字花科雜草,扁蓄、酸模葉蓼、羊蹄、齒果酸模等10種蓼科雜草。除了以上雜草外,還包括來自于豆科(9種)、石竹科(8種)、玄參科(6種)、毛茛科(5種)、薔薇科(5種)、傘形科(4種)、紫草科(4種)、旋花科(4種)、藜科(3種)、唇形科(3種)、茜草科(2種)、大戟科(2種)、莧科(2種)、木賊科(2種)、堇菜科(2種)、報春花科(2種)、車前科(2種)、???2種)、百合科(2種)、酢漿草科(1種)、鴨跖草科(1種)、葡萄科(1種)、桔???1種)、景天科(1種)、蘿摩科(1種)、牻牛兒苗科(1種)、燈芯草科(1種)、莎草科(1種)等科的雜草。
南京市稻田雜草有24科65種。主要包括稗、千金子、亂草、牛筋草、馬唐、狗尾草等16種禾本科雜草,異型莎草、碎米莎草、水莎草、日照飄拂草、香附子、銀藺等11種莎草科雜草。除以上兩科雜草外,還包括十字花科(碎米薺)、蓼科(水蓼)、豆科(合萌、大巢菜)、石竹科(牛繁縷)、玄參科(陌上菜、通泉草)、毛茛科(石龍芮、毛茛)、菊科(醴腸、三葉鬼針草、稻槎菜)、柳葉菜科(丁香蓼、水龍、草龍)、傘形科(水芹)、千屈菜科(節(jié)節(jié)菜、水莧、耳葉水莧)、雨久花科(雨久花、鴨舌草)、澤瀉科(矮慈姑、野慈姑、澤瀉)、茜草科(豬殃殃)、大戟科(鐵莧)、莧科(青葙、水花生、蓮子草)、眼子菜科(眼子菜)、浮萍科(青萍、紫背浮萍)、萍科(田字萍)、槐葉萍科(槐葉萍)、鴨跖草科(鴨跖草、水竹葉)、桔???半邊蓮)、牻牛兒苗科(野老鸛草)等科的雜草。
對各雜草出現(xiàn)的田塊進行統(tǒng)計(表1、2)發(fā)現(xiàn),麥田常見雜草依次為日本看麥娘、菵草、豬殃殃、看麥娘、大巢菜、野老鸛草、牛繁縷7種(田塊頻度>20%)。水稻田主要惡性雜草—稗在高淳、溧水、江寧、浦口、六合5個地區(qū)出現(xiàn)的頻度分別為70%、61.1%、67.5%、61.1%、75%,平均出現(xiàn)的頻次為66.3%;千金子在5個地區(qū)出現(xiàn)的平均頻度為64.4%,其他常見雜草也均有出現(xiàn)。最終統(tǒng)計結果表明,南京市稻田中最常見的雜草有稗、千金子、丁香蓼3種(雜草出現(xiàn)田塊頻度大于50%),常見雜草有旱稗、無芒稗、碎米莎草、通泉草、鴨舌草和水花生6種(頻度20%~50%),較常見雜草有禾本科的馬唐、雙穗雀稗和雜草稻,莎草科的異型莎草、日照飄拂草和野荸薺,闊葉類雜草有醴腸、合萌、水莧和矮慈姑(頻度10%~20%)10種。同時還發(fā)現(xiàn),江北地區(qū)的馬唐和雜草稻比江南更為普遍,鴨舌草則比江南少見。
表1 麥田中各雜草田塊的出現(xiàn)頻度
注:-表示沒有雜草發(fā)生或發(fā)生量極少。表2~4同。
表2 稻田中各雜草田塊的出現(xiàn)頻度
田間雜草和作物共生,影響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對南京市幾個地區(qū)麥田雜草的密度和多度進行了統(tǒng)計,結果(表3)表明,雜草密度越大,說明雜草的防控越差,雜草對水稻產生的影響越大。同時,在雜草對水稻的為害調查中,主要通過“七級目測法”對不同雜草的為害程度進行了賦值(表4),通過賦值大小來反應各雜草的為害情況。調查結果表明,麥田中,全市各區(qū)普遍分布、后期多度在5%以上的雜草有日本看麥娘、菵草、豬殃殃3種,個別地區(qū)嚴重、后期多度在5%的雜草有江寧看麥娘、大巢菜;防治后各地后期麥田野老鸛草、稻茬菜、牛繁縷、泥糊菜等雜草密度相仿。稻田中,從不同雜草的賦值情況來看,危害最重的雜草為千金子,其次為稗、丁香蓼、旱稗,危害較重的雜草還包括鴨舌草、通泉草、野荸薺、馬唐、雙穗雀稗、無芒稗和雜草稻,其他常見雜草危害較輕。
麥田草害調查中,無草害或基本無草害的田塊占57.4%,中等草害田塊占26.1%,嚴重草害田塊占比16.5%;構成中等以上草害面積最多的雜草分別是菵草、日本看麥娘、豬殃殃、牛繁縷、粘毛蓼、小飛蓬和稻槎菜。稻田草害調查中,410塊田中無草害或基本無草害的有400塊,占97.6%;中等草害(七級目測法賦值2~3)的6塊,占1.5%,其中以千金子危害為主的3塊,以雙穗雀稗、雜草稻和通泉草危害為主的各1塊;重度草害(七級目測法賦值4~5)的有4塊,占1.0%,其中以千金子、馬唐、稗草和野荸薺危害為主的各1塊。
表3 南京地區(qū)不同麥田雜草的密度與多度
注:平均密度=全部樣方的某一物種數(shù)量/全部樣方數(shù)量,多度=全部樣方中的某一物種數(shù)量/全部樣方總物種數(shù)量。
表4 稻田主要雜草的“七級目測法”總賦值
此次調查基本上涵蓋了南京市所有地區(qū),范圍廣,代表強。同時針對南京市稻麥連作實際情況,對稻麥田雜草均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麥田中主要雜草有32科148種,主要包括看麥娘、日本看麥娘、菵草等22種禾本科雜草,小飛蓬、豚草、泥糊菜等28種菊科雜草,播娘蒿、薺菜、碎米薺等10種十字花科雜草,扁蓄、酸模葉蓼、齒果酸模等10種蓼科雜草,以及一些其他科常見雜草,其中優(yōu)勢雜草為日本看麥娘、看麥娘、菵草、豬殃殃、大巢菜、野老鸛草、牛繁縷7種。稻田中雜草有24科65種,主要包括稗、千金子、亂草等16種禾本科雜草,異型莎草、碎米莎草、日照飄拂草等11種莎草科雜草,以及一些其他科常見雜草。其中,最常見的雜草有稗、千金子、丁香蓼三種,常見的雜草有旱稗、無芒稗、碎米莎草、通泉草、鴨舌草和水花生6種,較常見的雜草有馬唐、雙穗雀稗、雜草稻、莎草、日照飄拂草、野荸薺、醴腸、合萌、水莧和矮慈姑等10種。
麥田中主要殘留雜草為日本看麥娘、菵草、豬殃殃,這與文獻中報道的這幾種雜草目前抗藥性比較嚴重的情況相吻合[8-10]。部分地區(qū)防控難度增大,殘留雜草增加,因此,有必要對這一地區(qū)殘留雜草進行抗藥性鑒定,診斷其抗性情況,依據(jù)其抗性特征,輪換防控藥劑,壓制雜草基數(shù),這部分工作目前正在進行中。稻田中的主要殘留雜草為稗草,說明稻田稗草的防除需進一步加強。
從調查賦值情況來看,千金子在稻田中出現(xiàn)的頻度與稗草相當,但其為害程度卻高于稗草,說明千金子已經成為稻田中難于防除、為害顯著的另一惡性雜草。目前,市面上對千金子的防除主要依靠氰氟草酯,但生產中氰氟草酯的用量在節(jié)節(jié)攀升,千金子對氰氟草酯產生抗藥性的案例屢有報道[11-12],因此,尋求控制千金子新途徑、新方法,已刻不容緩。
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南京市稻麥田后期雜草,草相復雜,種類繁多,這必然給來年雜草的防治工作帶來難度。通過草相調查,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制定雜草防除策略,能有效提高雜草的防治效果,改善盲目用藥的不良習慣。對稻田中主要殘留雜草的種類和數(shù)量進行調查,有利于分析該田塊雜草抗藥性的發(fā)生、發(fā)展趨勢,從而指導除草劑的科學輪換使用,減少抗性雜草的發(fā)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