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雋博(洞頭區(qū)元覺義務教育學校 浙江 溫州 325000)
任何技術與動作的完成,均非單一的肌肉群參與,而是需要在肌肉協(xié)調且發(fā)力的狀態(tài)下完成。核心肌群對學生運動能力、力量傳導能力等影響較大。核心肌群訓練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更加重視學生的身體機能,為學生實施針對性的體育訓練指導,使學生能夠學會肌肉運動的方式,保證核心力量訓練的效果。但是當前很多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的核心力量訓練相對不足,未能夠充分彰顯體育教學的價值,對中小學生體育知識的學習及身體機能的提升也會產生不利影響。文章將結合當前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論述,希望能夠對相關研究活動帶來一定借鑒價值。
核心力量訓練融入于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有助于增強學生體質水平,加快肌肉群間力量傳輸;掌握運動鍛煉技巧,形成健康運動鍛煉習慣,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
核心力量訓練對中小學生身體的生長發(fā)育、體質狀態(tài)的提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近年來中小學生的體質水平不斷下降,存在著“跑不動”、“投擲沒力氣”等問題,難以承受高強度運動。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存在著身體協(xié)調能力較差的問題,消費了大量的體能,但是綜合鍛煉效果卻不夠理想。
核心力量訓練再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更好的達到科學指導效果,使學生肌肉之間的協(xié)調能力得到提升,更好的控制身體重心,加快肌肉群之間的力量傳遞,使學生能夠承受更大強度的運動訓練,對其身體素質、體能狀態(tài)的提升也能夠產生重要影響。
當前很多中小學生在運動鍛煉的過程中,存在著技巧掌握不當或者運動鍛煉姿勢不正確等問題。核心力量訓練的方式下,能夠使中小學生對運動鍛煉中的力量應用方式、重心保持狀態(tài)等進行全面分析,使學生的運動鍛煉更加科學、有效。核心力量訓練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對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也能夠產生重要影響,使學生逐步掌握鍛煉的技巧、方法,且潛移默化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能夠積極參與各項鍛煉活動,逐步增加運動的難度與強度。
科學的運動指導不僅僅包含運動鍛煉技巧的指導,同時還包含科學飲食的指導等,學生在合作探究、鍛煉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團隊合作的必要性,學會信任他人,與他人合作等,對中小學生健康生活習慣的保持、綜合素質的提升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在運動鍛煉中更加樂于與他人交流,營造積極的運動鍛煉環(huán)境。
核心力量訓練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可以通過健全訓練制度,規(guī)范學生行為;加強力量指導,提升教學質量及加強師資建設,優(yōu)化教師團隊等方式,全面提升學生身體素質與綜合素養(yǎng)。
中小學體育教學開展核心力量訓練指導,需要建立健全訓練管理制度,為運動訓練活動提供一定的指導以及及參考信息,也能夠保證其指導活動的有序化、規(guī)范化開展,對中小學生核心力量的提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
首先,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核心力量訓練活動的開展,需要強化學生的基礎訓練指導,為學生介紹自主鍛煉的重要意義,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持續(xù)提升。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核心力量訓練的方法,使更多的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其次在核心訓練制度完善的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標準、規(guī)范等展開。在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不能出現(xiàn)“言語侮辱”的問題。教師需要多鼓勵學生,不能體罰學生,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下,降低其不良問題發(fā)生率。
中小學體育教學中,需要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認知特點等實施力量指導,在多樣性的教學指導方式下,激發(fā)學生的核心力量訓練參與積極性,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
中小學生比較喜歡趣味性元素,單一灌輸的指導方式下,學生學習積極性較差,注意力難以長時間保持在集中狀態(tài)下,對其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會產生不良影響。核心力量訓練期間,教師需要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適當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的方法,引入更多趣味化元素。比如在體育教學指導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信息技術軟件,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圖畫等,以直觀呈現(xiàn)的方式,增強學生的相關運動姿勢掌握能力。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單獨練習、合作練習等方式參與核心力量訓練活動。以獨立訓練為主,主要是指導學生不通過任何器械實施鍛煉,為基礎性鍛煉方法。這種訓練方法能夠在穩(wěn)定狀態(tài)下保持靜息狀態(tài),使學生進一步清晰核心位置肌群的用力狀態(tài),進而增強學生的重心穩(wěn)定力與控制力。具體的動作包含直臂俯橋、仰橋、屈臂俯橋和側橋等,要求學生軀干從肩到髖部在一條直線上,保持靜止,但是不能憋氣。
在合作練習方式下,則主要是在同伴協(xié)助的方式下,增強學生的核心力量控制能力。結合具體的活動性質,可以劃分為協(xié)同性練習、助力性練習和對抗性練習三種類型。練習方式包括互拉背弓、坐位體前屈拉伸、輔助體操橋等,也可以通過趣味性的推小車游戲,仰臥起坐或收腹舉腿的退讓練習等展開訓練指導活動。在同伴協(xié)助下參與練習活動,在增加練習趣味性的同時,也能夠增強學生的運動負荷能力,使軀干部位的肌肉練習效果更加顯著,對學生胸、腰、臀部位的不良姿態(tài)改善也能夠產生重要影響。長時間訓練指導的方式下,能夠使學生保持良好的體態(tài),提升學生的深層小肌肉群運動能力。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也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合作的樂趣,增加學生的課堂學習話語量,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互動型、生成性的課堂教學氛圍。
教師個人的體育專業(yè)技能掌握情況、核心力量訓練方式掌握效果等,均會直接影響中小學生核心力量訓練的整體質量。素質教育理念下,需要加強師資團隊的建設,對教師的個人專業(yè)能力、訓練方式以及工作經驗等進行認真考察,優(yōu)化教師團隊,進而滿足中小學生體育教學中核心力量指導的要求。
中小學生核心力量的訓練,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范及要求執(zhí)行,如果發(fā)生不良問題或者不足,則需要及時予以改善。教師團隊的建設,不能夠僅僅關注教師的專業(yè)能力,還需要對其職業(yè)素養(yǎng)進行考察。教師需要全面了解中小學生的性格特點、認知現(xiàn)狀及身體狀態(tài)等。在核心力量訓練中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多關心患者的情感狀態(tài)、身體狀態(tài)等,更好的達到核心運動訓練效果。
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核心力量訓練的開展,需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結合學生具體情況實施因材施教,加強對學生的營養(yǎng)健康指導,避免不良問題的發(fā)生,真正發(fā)揮核心力量訓練的價值。
急功近利是力量練習的大忌,盲目的大強度,大重量訓練往往是適得其反,且可能致使學生在運動中頻繁受傷。教師需要堅持循序漸進的思想原則,結合學生的實際身體狀態(tài)實施教學指導。當前中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教師需要遵循力量訓練的規(guī)律,由簡單向復雜逐步發(fā)生變化,使學生感受到核心肌肉群發(fā)力的感覺。
比如在指導學生參與仰臥起坐練習期間,則可以先指導學生做20次,而后根據其能力適當增加次數等。駕校指導學生仰臥起坐中正確的用力方法,使學生保持良好的運動鍛煉狀態(tài)。
中小學生由于其發(fā)育情況、家庭條件以及營養(yǎng)狀況等具有較大差異,在核心力量尋來年期間,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實施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位學生均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獲。
比如針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而言,則需要指導其參與難度較小的自重練習、靜力性練習,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融入更多富含趣味性元素的體育項目,使學生能夠對體育運動保持興趣。針對于運動愛好者,則需要引入一些難度相對較大的體育運動項目,比如負重深蹲,硬拉等動作。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甚至可以設置“極限”組,使學生能夠明確前進的目標與方向。針對于女生而言,則重點為其實施減脂、形態(tài)指導。比如指導其學習瑜伽動作、健美操動作等等,保持良好的體態(tài),滿足其學習需求與形體發(fā)展需求。
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營養(yǎng)健康指導。在核心力量訓練期間會消費大量的能量,故而需要在練習期間適當進食食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含鉀的食物,比如香蕉,面包等補充能量。練習期間需要注意補水,可以喝一些運動飲料。教師需要密切觀察學生的狀態(tài),更好的發(fā)揮核心力量訓練價值。
核心力量為人體較為特殊的力量,各類運動均離不開核心力量的配合。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入核心力量訓練,能夠使增強學生體質水平,加快肌肉群間力量傳輸,使學生的運動鍛煉更加科學、有效。教師可以通過健全訓練制度,規(guī)范學生行為;加強力量指導,提升教學質量及加強師資建設,優(yōu)化教師團隊等方式,使學生逐步掌握鍛煉的技巧、方法,且潛移默化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能夠積極參與各項鍛煉活動,彰顯體育教學的價值,對中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持續(xù)開展也能夠產生重要影響,建議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