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海浩
(南寧市保障住房建設管理服務中心,廣西 南寧 530000)
目前,隨著南寧市社會經濟發(fā)展速度逐漸加快,住房建設規(guī)模不斷擴大。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能夠促進南寧市經濟社會發(fā)展,改善民生,還能確保社會穩(wěn)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文章主要論述了南寧市保障性住房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有效的解決策略,希望起到參考作用。
作為廣西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最早的城市,南寧市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成果顯著。南寧市先后推出了一系列保障性住房的管理辦法和相關意見,構建了完善的保障性住房制度,例如《南寧市公共租賃住房管理暫行辦法》《南寧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等,使保障性住房建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從1994年-2010年,南寧市先后推出經濟適用房建設、廉租房建設、限價普通商品房建設、危舊房改造、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根據統(tǒng)計,到去年為止,南寧市建設保障類住房二十萬套以上,解決了十幾萬住戶的住房困難問題,是廣西建設保障性住房最大的城市。
雖然南寧市保障性住房建設取得了很多成果,獲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但在建設管理期間也發(fā)現了很多不足,對這項民生工程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造成了限制,主要問題包括下面幾點:
由于保障性住房建設規(guī)模的擴大,對土地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因為保障性住房面向的對象是低收入人群,一些建設部門對于保障性住房建設選址缺乏考慮,使居民生活非常不方便,還產生了貧富差別的現象。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第一,地方政府過于重視財政收入增加。由于商品房價格的上升,政府部門把地理位置好的地段高價出讓,從而增加財政收入,因此保障性住房的用地只能選擇城市邊緣地帶,這樣就成為了低收入者聚集的地區(qū)。另外,在城市邊緣地帶缺乏完善的交通、醫(yī)療和教育等基礎設施,給居民生活造成不便。第二,土地資源儲備不足。當前,南寧市很多地塊都進行了商品房建設,因此導致土地儲備總量存在不足,為了完成保障房征地拆遷的任務目標,南寧市許多城區(qū)都選擇非常偏僻的地段進行保障性住房建設,這樣就造成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2]。
由于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眾對于住房不再滿足于居住的基本要求,而是追求生活的舒適性,所以做好房屋的合理設計是非常必要的。當前,南寧市部分保障房社區(qū)因為設計不合理導致居民生活非常不方便。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為:第一,設計單位的原因。參與保障房設計的建筑設計單位,以前主要設計面積比較大的商品房,對于中小戶型設計經驗普遍不足。調查發(fā)現,一部分保障房社區(qū)房間結構設計不合理,具有設計缺陷。第二,對保障房建設面積控制不合理,導致不能滿足使用功能。我國對于保障性住房面積有嚴格規(guī)定,廉租房控制在50平方米以內,公租房控制在60平方米以內。很多保障房在這個要求下不斷縮小建設面積,為了更多的建設房屋,很多小區(qū)還出現了20平方米以下的保障房,導致居民生活非常不方便。
保障性住房建設是政府投資建設,因此建設項目必須開展招投標,但因為保障性住房面向低收入家庭,因此項目招投標面臨很多困難。
由于投資比較少,南寧市保障性住房主要選擇最低評標法。最低評標法是指以價格高低作為選擇供應商的方法,因此在滿足招標前提下選擇最低報價的投標人作為供應商。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部門受資金限制一味追求低價,因此很多建設單位為了減少成本而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選擇不符合要求的施工隊開展施工,對保障房建設工程質量造成影響,還有的因為投資比較少,導致工程延期。
建設資金的充足關系到保障性住房建設能否順利實施。目前,南寧市保障房建設面臨的資金問題主要有兩個:第一,建設資金不足。南寧市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主要途徑包括財政補給、銀行貸款、土地出讓金等。根據財政部門的統(tǒng)計,2012年-2015年南寧市保障性住房建設需要資金67.75億元,最后籌集到資金58.75億元,還有9億元的缺口不能解決,第二,投融資機制不完備。隨著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推進,后期需要大量的建設資金,政府面臨很大的融資壓力。但因為保障房建設融資成本高、利潤低,不能有效吸引社會資本,因此融資面臨很大困難,需要進行完善[3]。
針對目前南寧市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中出現的問題,總結了下面幾點對策,目的的促進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持續(xù)健康的發(fā)展。
政府部門,特別是住房、國土和規(guī)劃建設部門,要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做到以人為本,要使保障性住房滿足地段成熟、交通便利、設施配套齊全的要求,選擇最佳的保障性住房地址。建設部門要提出合理的項目供地選址意見,通過審批后做好征地建設。要避免保障性工程選址地段處于城市邊緣的情況,合理規(guī)劃項目布局,從而使居民生活更加方便。
保障性住房建設因為各方面原因,普遍建設面積比較小,因此在控制面積的前提下,更要體現出高超的設計水平。在開展保障性住房規(guī)劃設計的時候,要制定設計競賽機制,評選參賽設計單位的方案,可以借助網絡、電視等媒體舉行公開投票,選擇符合美觀、實用的保障性住房的方案。采取競爭機制,可以做到優(yōu)中選優(yōu),選擇最佳的建設方案,增強大眾參與保障房的積極性,提升建設單位知名度,獲得最好的社會效益,避免戶型不符合大眾的要求。
在開展項目建設招投標期間,只有選擇恰當的施工企業(yè),才能使保障性住房建設順利開展,對于工程項目質量和后期管理維護都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可以對其他地區(qū)項目招投標方式進行借鑒,選擇綜合評分法具有非常明顯的優(yōu)勢。綜合評分法指的是,在滿足招標文件要求的基礎上,依據招標文件的不同因素開展綜合評審,將分數最高的投標人作為中標的供應商。目前,綜合評分法在全國很多城市都得到了普遍應用,可以在南寧市加以推廣。保障性住房工程是一項政府民生工程,既要考慮建設的投入產出,還要保證工程建設質量符合要求。只有選擇科學招投標,合理選擇設計方和施工方,才能使保障性住房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
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設還面臨的一個比較大的難題,那就是缺乏建設資金,因此需要多個渠道籌集建設資金。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首府,南寧市可以選擇“四位一體”的方法籌集建設資金。主要包括:第一,爭取上級部門的資金補助。可以提出申報手續(xù),爭取中央的投資以及自治區(qū)補助資金。第二,增加財政資金投入。
在政府財政預算資金中規(guī)劃出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相關資金,還要把廉租房建設資金進行年度預算安排。在保證廉租房任務前提下,可以從土地出讓收益中分出相應比例的資金,以及把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作為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資金,從而用于公共租房建設;還可以從城市維護稅、基礎設施費用中計提相應的資金,作為保障性住房項目的資金[4]。第三,要積極吸引社會資金的投入??梢赃x擇BT建設模式,或進行稅費減免等優(yōu)惠政策,吸引社會資金進入保障性住房建設領域。第四,完善融資平臺建設。可以將保障性住房建設中心作為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融資平臺,這樣一來,就可以向社會機構進行融資,還能發(fā)放債券,從而增加融資渠道。
保障性住房是一項惠民工程,也是我國政府比較關注的民生工程,關系到社會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能否很好的解決,必須加以重視。文章分析了南寧市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目的是加快保障性住房更好的發(fā)展,獲得滿意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