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曉,河北大學政法學院
關于行政訴訟原告資格的概念問題,理論界從未停止對其的討論。通過比較分析學者的有關理論研究后,筆者認為,行政訴訟原告資格,既是一種許可,又是一種限制。簡單來說,就是誰可以成為原告一方參與到行政訴訟過程呢中來,成為原告的一種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它與原告有所不同。原告是指在行政訴訟中一種法律地位,而原告資格是一種法律能力。當合法權益受到行政行為的侵害時,即就具有了原告資格,而只有案件經(jīng)過受理后,才能真正成為事實上的原告,兩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不可相互混淆。
在現(xiàn)代社會,由于公民的法治觀念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人選擇運用訴訟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訴訟作為一種解決糾紛的方式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在實踐過程中會出現(xiàn)究竟誰可以提出訴訟的問題,如果原告的資格認定不夠明晰,會導致行政訴訟無法順利進行,導致當事人時間的浪費和金錢的消耗。因此,亟需明確行政訴訟原告資格的認定標準來更好解決糾紛,為當事人節(jié)約時間和金錢成本,促進訴訟經(jīng)濟原則的實現(xiàn)。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社會意識的不斷提高,我國社會呈現(xiàn)多元化的狀態(tài)。與此同時,經(jīng)濟發(fā)展帶來了一些社會矛盾的出現(xiàn),訴訟案件不斷增多,案情復雜。一個案件中可能會出現(xiàn)多個利害關系人提起上訴的情形,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需要明確行政訴訟原告資格,達到行政訴訟法所追求的目標價值。
當前,我國正在全面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如何處理好司法資源的嚴重缺乏與大量審判需求之間的矛盾,是我們當下亟需攻克的難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對行政訴訟原告資格的認定標準進行探討,使原告能夠按照此標準確定自己有沒有資格,減少不必要的負擔。法院也可按照此標準在司法實踐中進行操作。不但能夠能夠規(guī)范訴訟程序,引導人民群眾的訴訟行為,還能夠提高訴訟效率,維護司法權威。
從我國現(xiàn)行的法律可知,對于原告資格認定的標準散見于兩個條文之中,都有行政訴訟法和司法解釋予以支撐。因此,導致學者各抒己見,目前在我國理論界存在著“利害關系”標準和“合法權益”標準。這兩種標準的差異性,導致在實務中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不具有操作性,賦予法官較大的自由裁量權,很可能出現(xiàn)同案不同判的現(xiàn)象。
通過審查我國現(xiàn)行的法律和司法解釋對于原告訴訟資格的相關規(guī)定,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即原告的主體適用范圍較為狹窄。法律本身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不能涵蓋社會中發(fā)生的各種情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行政權力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有所涉及,法律賦予行政機關越來越多的行政裁量權。因此,在現(xiàn)實生活中,法律對原告主體范圍的規(guī)定不能滿足現(xiàn)實的需求。
我國新的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了原告資格的轉移,這是法治的一大進步。但是問題在于對原告資格轉移的限制相關表述不夠明確,范圍過于寬泛,沒有具體的實施細則 。導致有些問題解決沒有確定的途徑。如是不是所有的原告資格的都可以轉移,多位親屬在實踐中同時主張原告資格的轉移應當如何妥善解決,上訴的問題都需要行政訴訟原告資格制度來進行完善。因此,原告資格轉移制度的解釋和完善需要是我們當下亟需解決的問題。
行政訴訟原告資格的認定問題是研究行政訴訟原告不可忽視的問題,筆者在前文中已經(jīng)論述,對于如何認定原告資格,理論界存在兩種標準。綜合考慮,筆者更傾向于“利害關系”標準,并建議進一步進行完善,以便能夠更好的服務于現(xiàn)實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統(tǒng)一標準時,應該具有前瞻性,與未來的發(fā)展趨勢相一致,一些發(fā)達國家在認定原告的標準上有先進經(jīng)驗,我國可以借鑒參考,以便更好地對該標準進行細化和認定。
筆者通過查找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發(fā)現(xiàn)法律沒有明確的對行政機關的原告資格予以確認。這種把應當作為原告的行政機關排除在訴訟程序之外,不利于行政訴訟程序的完善。近些年,隨著國民整體法治觀念的提升,“民告官”的案件越來越多,亟需法律對行政機關的原告資格進行確認,以便司法機關做到有法可依。故此,筆者建議,將行政機關納入到行政訴訟原告的主體范圍之內(nèi),擴寬主體范圍。
在我國最新出臺的行政訴訟法中明確了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符合時代的發(fā)展趨勢,是法治的一大進步。但是這種制度僅僅還停留在初級階段,我國應該在現(xiàn)有的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的基礎上進行有關完善措施,明確相應的實施細則。只有這樣,當出現(xiàn)國家和社會的共同利益受損時的情形,才可以真正通過訴訟這種方式予以保護國家和社會的利益,發(fā)揮行政公益訴訟制度應有的制度優(yōu)勢。
行政訴訟原告資格制度在我國的確立滿足了社會的需要,雖然我國行政訴訟調解制度在目前的法律規(guī)定和實踐中存在一些局限性和困境,但是筆者相信隨著法治工作的推進和立法技術的提升,此制度將在實踐中進行不斷完善,并且顯示出強大的活力,發(fā)揮其應有的制度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