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增霞,李韻青
(青島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yī)院,山東 青島 266071)
腎臟生化檢查可為臨床腎臟疾病的診斷、治療、預后判斷等提供可靠的數(shù)據(jù)化信息,是臨床基礎檢測手段。常用的檢測項目包括Scr(內生肌酐)、BUN(血尿素氮)、CysC(胱抑素C)等。各項目有一定獨立性但又互相關聯(lián)[1],為全面、準確認知病情,臨床常采用拉網(wǎng)式全項目的生化檢驗,檢測項目較多,檢驗成本高,不僅增加醫(yī)療成本,且操作繁瑣,不利于急性患者的快速診斷。分級檢驗法采用逐層遞進方式,針對性更強、結果更準確、操作更簡單、可靠性更強[2]。本文對分級檢驗法在腎臟生化檢驗中的臨床價值進行分析。
選擇從2019年1~7月在我院行腎臟生化檢驗的患者282例,所有患者均對檢查方法知情同意,檢驗前均未服用影響腎功能的藥物。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41例。觀察組141例中,男性83例,女性58例,年齡19~73歲,平均(46.51±4.62)歲,其中腎小球腎炎51例、腎功能衰竭31例、糖尿病腎病19例、腎盂腎炎29例、其他腎臟疾病11例;對照組141例中,男性84例,女性57例,年齡18~74歲,平均(45.87±4.59)歲,其中腎小球腎炎49例、腎功能衰竭32例、糖尿病腎病21例、腎盂腎炎27例、其他腎臟疾病1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采集兩組受試對象空腹靜脈血,采用AU5400 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奧林巴斯) 及其配套試劑進行腎臟生化檢驗,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Scr、BUN、CysC檢驗,觀察組給予分級檢驗法生化檢驗,即一級檢測CysC 水平,對CysC 水平> 4 mg/L者,行二級檢測,檢測BUN、Scr 水平。
所有數(shù)據(jù)輸入SPSS 17.0軟件包,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x2檢驗。
觀察組 Scr、BUN、CysC檢驗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各指標檢測水平比較
觀察組 Scr、BUN、CysC陽性檢出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各指標檢測陽性率比較
腎小球的過濾功能在腎臟疾病的檢測中具有重要意義指標,各種原因的腎臟疾病均可對腎小球的濾過功能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導致其功能減低,導致肌酐等毒素的聚集。肌酐是肌肉代謝產(chǎn)物,也經(jīng)腎小球排出。通常情況下肌酐的生成比較恒定,不易被腎小球重吸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腎小球的過濾功能,但該指標易受腎小球濃縮功能、肌肉量等的影響[2]。
本研究中,觀察組 Scr、BUN、CysC陽性檢出率、檢出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與資料報道相似。提示分級檢驗法可提高Scr、BUN、CysC的檢出陽性率和準確率,并可減低醫(yī)療成本,是檢測腎臟生化指標的有效且經(jīng)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