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江偉 袁芳麗 肖景紅 劉亞民
摘 要:本文通過進出口數據統(tǒng)計,分析了中國陶瓷發(fā)展現狀,闡述了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提出鼓勵陶瓷進口,倒逼陶瓷產業(yè)轉型升級,將中國打造成為全球陶瓷生產、交易和展示中心的發(fā)展思路。探討從陶瓷大國向陶瓷強國發(fā)展之路。
關鍵詞:陶瓷;進出口貿易;陶瓷大國;陶瓷強國
1 前 言
中國是陶瓷生產和出口大國,陶瓷也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從古代“絲綢之路”到現在“一帶一路”倡議,陶瓷一直見證著中國與各國經貿發(fā)展。近年來,全球經濟的持續(xù)低迷,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抬頭,部分國家為保護本國陶瓷產業(yè)利益,通過不同方式限制中國陶瓷產品出口[1]。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以建筑衛(wèi)生陶瓷為代表的中國陶瓷頻頻遭受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說明中國還算不上陶瓷強國。筆者以建筑衛(wèi)生陶瓷(HS編碼:6907、6910)為例,通過進出口數據統(tǒng)計,探討中國陶瓷從陶瓷大國向陶瓷強國發(fā)展之路。
2 出口現狀
中國建筑衛(wèi)生陶瓷年產量占全球產量的70%,出口量占全球消費總量的50%。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間,中國建筑衛(wèi)生陶瓷共遭受來自歐盟等12個國家和地區(qū)出臺的技術性貿易措施24次[2](詳見表1)。2019年2月,沙特標準局(SASO)向WTO發(fā)出G/TBT/N/SAU/993Rev.1號通報,擬更新陶瓷磚進口技術法規(guī),通過中國WTO/TBT-SPS國家通報咨詢中心陶瓷產品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的研究與評估,預計新法規(guī)對企業(yè)及相關配套產業(yè)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500萬美元,間接經濟損失將超過100萬美元。與此同時,美國等16個國家及地區(qū)先后對中國建筑衛(wèi)生陶瓷產品實施反傾銷、反補貼調查。[3]2019年4月,美國陶瓷磚公平貿易聯盟(FTCT)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對原產于中國的陶瓷磚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這也是中國陶瓷產品首例雙反調查案件,輸美陶瓷磚企業(yè)面臨嚴峻考驗。
根據海關數據統(tǒng)計,2018年,中國建筑衛(wèi)生陶瓷產品出口2260萬噸,同比下降4%,價值約212.1億美元,同比增長9%,平均價格938.7美元/噸,同比上漲13.4%,其中建筑陶瓷出口貿易額43.0億美元,同下降3%,[2]2019年上半年,中國建筑衛(wèi)生陶瓷出口量為1008萬噸,同比下降3.9%,出口貿易額約53.7億美元,同比增長24.9%,繼續(xù)延續(xù)2017年量減價增的態(tài)勢,說明了我國陶瓷出口產業(yè)面臨較大困難。
3 出口現狀分析
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內容和反傾銷、反補貼的影響研究,中國陶瓷出口面臨以下挑戰(zhàn):
(1)傳統(tǒng)強國和新興國家步步蠶食,中國陶瓷在國際市場份額正在逐漸下降。歐洲陶瓷傳統(tǒng)強國的高端陶瓷品牌為搶占市場采取降價措施;以印度、泰國等為代表的新興勢力開始崛起,我國陶瓷低端產品在國際市場喪失過去的價格優(yōu)勢。
(2)產品質量存在較大安全風險。近幾年,我國拋光磚出口總額下降超過五成,主要原因是拋光磚防滑性能差,不能滿足發(fā)達國家對公共場所的安全要求。
(3)頻發(fā)的貿易壁壘嚴重影響了我國對外貿易發(fā)展。一是技術性貿易壁壘成為制約我國陶瓷出口首要因素,歐盟、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和沙特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出臺認證、符合性評定要求,要求高造成的經濟損失大,應對成本激增,導致企業(yè)難以應對;二是非技術性貿易壁壘嚴重影響中國陶瓷出口。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時間跨度大,影響范圍廣、處罰金額高,出口企業(yè)應對困難重重;三是關稅壁壘開始影響中國陶瓷出口。目前,馬來西亞、印尼和印度對我國衛(wèi)生陶瓷產品提高進口關稅。中美貿易摩擦期間,對我衛(wèi)生陶瓷產品提高關稅政策,個別衛(wèi)生陶瓷企業(yè)出口下滑達到30%。
4 進口現狀
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中國主導“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深入,中國商品走出國門的同時,國外進口商品也越來越多的進入中國市場。根據海關數據統(tǒng)計,2018年,我國建筑衛(wèi)生陶瓷進口貿易額約2.53億美元,同比增長28.6%。2019年1 ~ 6月,我國建筑衛(wèi)生陶瓷進口約1.29億美元,同比增長13.6%。[4]
根據表2可知,我國進口量最大是商品代碼為69072190的陶瓷磚,占進口總額的42.4%;其次是商品代碼為69101000(瓷質固定衛(wèi)生設備),占進口總額的38.1%。
圖1所示,從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建筑衛(wèi)生陶瓷產品進口貿易額呈不斷增長的態(tài)勢,進口貿易額僅占進出口貿易的2.4%,說明建筑衛(wèi)生陶瓷進口并未對我國陶瓷產業(yè)造成沖擊。
5 進口現狀分析
習近平主席曾指出“我們在有序開展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逐步開放國內資本市場的同時,我們將繼續(xù)推動人民幣走出去,提高金融業(yè)國際化水平?!盵5]中國必將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進口陶瓷產業(yè)悄然興起,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美元匯率不斷上升,促進進口貿易額上漲。目前,1美元兌換人民幣基本維持在6.8元左右,已創(chuàng)去年7月以來的歷史新高,這無疑是進口貿易重大利好;
(2)進口關稅下調,進一步刺激陶瓷進口貿易增長。自2018年7月1日起,國務院降低部分進口日用消費品的最惠國稅率,其中建筑陶瓷(HS編碼:6907)稅率從原來的12% ~ 17%全面下調至7%,陶瓷進口貿易或將進入高速發(fā)展階段;
(3)國內消費者注重產品高品質,進口高端產品受青睞。根據數據分析,是意大利、西班牙、印度、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亞依然排列在2018年建筑衛(wèi)生陶瓷進口國家前5位,其中來自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高端產品進口額占進口總額的88.1%。
6 結論與建議
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深入,以及各國多邊合作,越來越多的國家從中受益,中國的國際形象和地位的不斷提升,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中國陶瓷應以此為契機,結合“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zhàn)略規(guī)劃,落實國家綠色發(fā)展理念,推進“三個轉變”,加快陶瓷產業(yè)轉型升級,實現從“陶瓷大國”向“陶瓷強國”的轉變。
建議:一是鼓勵企業(yè)通過陶瓷產品和裝備進口,了解國外陶瓷產品新技術和設計趨勢,提升中國陶瓷產業(yè)集群創(chuàng)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二是鼓勵企業(yè)參與國際技術法規(guī)、標準的評議工作,積極輸出“中國陶瓷標準”,增強中國陶瓷的國際話語權;三是發(fā)揮政府部門、行業(yè)協(xié)會和企業(yè)多方力量,全力將中國打造為全球最大的進出口陶瓷集散中心和全球陶瓷品牌總部運營中心,通過舉辦國際性展會、高峰論壇和研討會等形式,提升中國陶瓷產業(yè)的地位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 趙江偉. 沖出重圍 提升自身是關鍵--關于我國陶瓷產業(yè)遭受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的分析[J]. 技術性貿易措施導刊,2018,(4);52-53.
[2] 技術性貿易措施網[EB/OL]. http://www.tbt-sps.gov.cn,2019-4-20/2019-7-25.
[3] 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EB/OL].http://cacs.mofcom.gov.cn/index.shtml,2019-4-20/2019-7-25.
[4] 海關統(tǒng)計數據在線查詢平臺[EB/OL]. http://43. 248. 49. 97.2019-4-20/2019-7-26.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Transition from Major Ceramic Country to Leading Ceramic Country
ZHAO Jiang-wei, YUAN Fang-li, XIAO Jing-hong, LIU Ya-ming
(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Center of Foshan Customs, Foshan, 528000 )
Abstract: Through the statistics of import and export dat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era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expounds the problems existing at the present stage,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encouraging ceramic import, forc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eramic industry. Making China the global center for ceramic production, Trade, Exhibition. And it explores the way of development from ceramic major country to ceramic powerful country.
Keywords: Ceramic;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Ceramic major country; Ceramic powerful cou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