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
11月中旬,一項以“筑夢太空”為主題的科普工程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啟動儀式后,航天員劉洋通過網絡課堂為5所學校學生講授航天科普知識。隨后,少年航天局為學生們準備了一堂引人入勝的航天STEAM課程,學生們親手放飛了自己制作的“長征系列”火箭模型?!爸籼铡笨破展こ淌敲嫦蛉珖行W生推出的大型系列科技文化普及活動,計劃在三年內走進千所學校,惠及數十萬師生。
和孩子們一起筑夢太空,也一直是我的夢想。值得欣慰的是,我的視頻節(jié)目《太空十講》最近經常榮登知識付費節(jié)目排名的榜首,還入選了“國家廣電總局2019年度優(yōu)秀網絡視聽專題節(jié)目”。今年10月,我的新書《太空密碼——寫給孩子的天體物理學》出版了,看過的朋友們都和我說很喜歡。
于是,問題來了:為什么大家都喜愛太空?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要從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起。
大約75000年前的一天,印度尼西亞的多巴火山爆發(fā),這使很多火山灰進入了大氣的平流層,這些火山灰造成了類似小行星撞地球的“冬天”,大批植物死亡。這次災難還蔓延到我們智人祖先生活的非洲,同樣,這里的大批植物和動物也死了,包括我們祖先賴以生存的那些野生植物和動物。很多人都死了,只有極少人幸存下來。于是,這些幸存的人不斷往非洲以外遷徙,就這樣,這些無奈的冒險家成為日后布滿整個地球的智人的祖先。
2020年,我國將開啟探索火星的計劃。也許,我們每一個人的基因里都植入了對太空的向往。
這個故事來源于科學家對現代智人基因的研究??茖W家驚訝地發(fā)現,所有智人的基因差別特別小,任何兩個黑猩猩基因之間的差別大于整個人類基因之間的差別。
現在,我們可以設想,未來總有一天會出現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基地》中描寫的景象:整個銀河系布滿了智慧生命,而他們遙遠的家園正是卡爾·薩根(編者注:卡爾·薩根是美國天文學家、天體物理學家、宇宙學家、科幻作家)描述的“暗淡藍點”——地球。
終歸有一天,我們不得不離開地球。也許是因為地球火山群爆發(fā),也許是因為小行星撞地球。即使我們的科學技術發(fā)達到可以控制火山、小行星,不到50億年之后,太陽最終要成為紅巨星,這時候地球將不再適宜人類居住,所以我們要離開地球。晚離開不如早離開,所以,人類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進入航天時代。我國呢?2004年,我國開始“嫦娥”探月工程,計劃2025年將宇航員送上月球。2020年,我國將開啟探索火星的計劃。也許,我們每一個人的基因里都植入了對太空的向往。
卡爾·薩根說過:“如果我們的生存大計受到威脅,探索其他的世界將是我們的基本責任?!辈畈欢嗪退_根同時代的科幻作家拉里·尼文說過:“恐龍滅絕是因為它們沒有太空項目,如果我們因為沒有太空項目而滅絕,那就是自取滅亡?!?/p>
當然,我也會在《太空十講》里告訴大家真實的太空:它也是一個十分險惡的地方。如何在太空生存?如何進食?如何方便?宇宙真的源于一場大爆炸嗎?黑洞是怎么形成的?時空彎曲和引力波是如何形成的?人類為什么向往火星?真的有外星人嗎?別著急,在“筑夢太空”的過程中,這些問題的答案,你都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