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是著名的革命老區(qū),紅色文化遺址數(shù)量多且分布廣,據(jù)有關部門初步統(tǒng)計,紅色文化遺址約有3400余處。但在山西省紅色文化遺址保護利用工作中,紅色文化遺址大多分布在太行、呂梁等邊遠山區(qū),點多面廣、保護利用難度大;紅色文化遺址底數(shù)不清、認定標準不統(tǒng)一;經費投入不足,基礎設施落后,保護機構和人員嚴重短缺等問題比較突出。針對上述問題,為了給紅色文化遺址的保護利用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山西省及時出臺《山西省紅色文化遺址保護利用條例》 。這是中國首部該領域的省級地方性法規(guī)。
《山西省紅色文化遺址保護利用條例》 共6章38條,第一章總則,第二章調查和認定,第三章保護和管理,第四章合理利用,第五章法律責任,最后一章附則。該《條例》 建立了分級保護、社會力量參與保護利用等制度,具有先行性、創(chuàng)新性;明確規(guī)定了對太行精神、呂梁精神等為代表的山西省紅色文化的挖掘弘揚。
《山西省紅色文化遺址保護利用條例》 經山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于2019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
(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