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海洋學學報》第六屆編輯委員會(簡稱編委會)成立會議于10月31日在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成功召開。成立會議由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陳彬副所長主持。受第五屆編輯委會的委托,編輯部主任張玉生研究員首先做《應用海洋學學報》第六屆編委會成立籌備工作報告和2011—2019年編委會工作報告。第五屆編委會主編余興光研究員隨后發(fā)表講話。會議宣布主要主辦單位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聘請第六屆編委會學術(shù)顧問名單和委員名單,蔡鋒所長、陳彬和陳玉榮兩名副所長一起為新一屆編委會的顧問和委員頒發(fā)聘書。出席會議的第六屆編委會顧問和委員,以及部分第五屆編委會委員和編輯部的老領(lǐng)導圍繞著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辦好《應用海洋學學報》暢所欲言和建言獻策。最后,新任的第六屆編委會主編、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所長蔡鋒研究員致辭,在致辭中他向新一屆編委會全體委員提出要求,響應中央號召,以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為動力,共同努力促進《應用海洋學學報》早日邁入海洋類科技期刊前列,向著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方向大踏步前進。
在第六屆編委會中,顧問從5名增加到11名,委員從44名增加到51名,其中院士人數(shù)從第五屆的1名增加到3名;分布的單位由23個增加到29個;除了保持上一屆注意吸收臺灣和香港兩地區(qū)著名學者為編委外,本屆還增加吸收了外籍著名學者為新一屆的編委。總體上,新一屆的編委會政治素質(zhì)和業(yè)務水平更強,學科和單位分布更加合理,將在政治導向和學術(shù)引領(lǐng)作用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在第六屆編委會中,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所長蔡鋒研究員任主編,國家海洋衛(wèi)星應用中心蔣興偉院士、廈門大學戴民漢院士、黃邦欽教授和陳敏教授、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副所長陳彬研究員任副主編,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應用海洋學學報》編輯部主任張玉生研究員任常務副主編。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聘請《應用海洋學學報》第六屆編委會學術(shù)顧問名單和委員名單如下:
學術(shù)顧問:徐洵(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李少菁(廈門大學)、黃奕普(廈門大學)、阮五崎(福建海洋研究所)、黃宗國(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洪華生(廈門大學)、余興光(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李立(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陳立奇(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陳昌生(集美大學)、方少華(福建海洋研究所)
委員名單(以姓氏筆畫為序):
萬世明(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王大志(廈門大學)王文雄(香港科技大學)王 平(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王保棟(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王菊英(國家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方秦華(廈門大學)甘劍平(香港科技大學)石學法(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葉屬峰(自然資源部東海局)白敏冬(廈門大學)任建業(yè)(中國地質(zhì)大學)劉文華(汕頭大學)劉志飛(同濟大學)齊義泉(河海大學)孫 軍(天津科技大學)杜 巖(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李家樂(上海海洋大學)李德海(中國海洋大學)楊順良(福建海洋研究所)楊燕明(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何宜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汪冰冰(廈門大學)張玉生(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張 宇(廈門大學)陳進生(中國科學院城市環(huán)境研究所)陳建芳(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陳 彬(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陳 敏(廈門大學)陳新華(福建農(nóng)林大學)邵宗澤(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范德江(中國海洋大學)鄭國富(福建省水產(chǎn)研究所)柯才煥(廈門大學)顧海峰(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高亞輝(廈門大學)黃大吉(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黃邦欽(廈門大學)黃將修(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曹 龍(浙江大學)章曉波(浙江大學)彭世球(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蔣興偉(國家衛(wèi)星海洋應用中心)程 曉(中山大學)程 鵬(廈門大學)謝潮添(集美大學)雷 坤(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靖春生(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蔡 鋒(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蔡榕碩(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戴民漢(廈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