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芳
(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qū)城關第一小學,浙江 溫州 325000)
浙美版一二年級美術教材中,根據(jù)學生學齡及心理發(fā)展水平不同,精心安排了不同難易程度的線描內容。
低段美術教育線描所占的比例非常大,而線條是兒童知覺生活后表現(xiàn)造型最重要的美術學科要素。1例如浙美版美術教材一年級第2冊第1課《五彩的煙花》中,目標提示“讓學生嘗試用油畫棒或水彩畫煙花”,但煙花自身的構成其實就是點加線,學生在理解了煙花的結構后,用油畫棒或者水彩去創(chuàng)作心中美麗的煙花,避免了“色彩打架”的畫面效果。我選用了水粉顏料以及油畫棒來讓學生完成本課的練習。學生用油畫棒直接進行創(chuàng)作,采用曲直不一、粗細不同、疏密有致的線條來表現(xiàn)煙花,深色水粉打底襯托出煙花的燦爛,色彩對比非常強烈,一朵朵煙花在紙上大放異彩。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學生不僅體驗到線條對物象的表達,還感受到色彩的魅力,從而了解用線條表達事物的技巧和成功經驗。
縱覽小學低年級的線描課程,可以看出編寫者精心的安排。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繪畫手法,都有一定的針對性。通過對這些內容的探究,學生在這些內容的基礎上對繪畫有自己的一番理解,從而對生活的感覺會更真實。
有些一、二年級的孩子在繪畫時過于注重細節(jié),不看整體。有時,一條線畫不直,線條不夠流暢,他們會反復修改,對于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這條線很難有自己的預期效果。結果,在擦除和修改的過程中,迷失了最初的想法,再次提筆區(qū)畫時,興趣已經減了大半。
低段學生喜歡豐富多變的色彩,為了方便,學生一般以素描紙和勾線筆作為載體,反復練習很容易使人厭煩。在一年級第2冊第15課《熱帶魚樂園》一課中,我在一、二年級不同的班級里用四種不同的形式完成了“你最喜歡的熱帶魚”的任務。熱帶魚有豐富的顏色和多變的形狀,所以無論運用什么形式的作業(yè),都很好看。但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僅用黑白線描的方式來創(chuàng)作,一開始學生的態(tài)度比較認真,但不能持續(xù),到最后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去畫;用刮畫的形式來創(chuàng)作,用剪貼畫的方式來創(chuàng)作,用綜合材料輕粘土的方式,學生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式五完成線描,非常感興趣。這由此可見,單一的繪畫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也慢慢侵蝕了孩子對繪畫的熱情,從而興趣大減。
范畫本身是為了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以促進教學。線描教學主要運用不同的線條排列組合去表現(xiàn)畫面,掌握線描的技法,而不是一味模仿范畫。教師演示一般從畫面的構圖、形狀和黑白灰效果來解釋,而低段孩子隨心所欲,信手拈來,只要能表現(xiàn)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很不錯了。
線描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等。常態(tài)課線描教學應從現(xiàn)狀出發(fā),因材施教。下面是我校低年級學生對于線描課程的培訓策略。
在幼兒的繪畫中,你經??梢钥吹剑禾柺翘枺剖窃?,花是花,不多加修飾,小孩子的想象里都是充滿童話般的爛漫。孩子會把他所看到的記憶畫出來,用抽象的涂鴉來表達。即使構圖不完美,線條也不夠流暢,孩子喜歡表現(xiàn)這些物體,在教學中也應該以此基礎進行引導——太陽、云朵和其他物體可以有所變化。因此,線描畫應該保留孩子原有的想法,不要勉強,適當引導變化。
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生活,觀察能力是靠后天培養(yǎng)的,選擇他們感興趣的東西,盡可能地觀察不同的事物。在觀察事物時,如何去觀察,觀察物象的基本結構,抓住特征,由大到小。例如二年級第4冊第3課《田園風光》這課,課前準備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田地,田園有很多類型,如何去觀察呢,可以提示學生,由田園——不同視角的田園風光——仔細觀察田園的形狀——田園里的植物色彩——田園里勞動的人物以及他們的動作,在觀察和感知過程中,總結觀察的方法和規(guī)律。低年級學生學習線描不同于學習其他知識技能,是學生自己在觀察之后才進行進一步的裝飾表現(xiàn),這需要孩子反復去觀察以及實踐。
很多孩子上課到自己創(chuàng)作的環(huán)節(jié),會說“老師,我不會畫畫”。這種缺乏自信的現(xiàn)象主要是由于成人對孩子幼時繪畫打擊造成的。對這樣的孩子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鼓勵。“相信自己,我能行”“試試看,大膽些,你會發(fā)現(xiàn)你很棒”久而久之,潛移默化,這一切都是從肯定開始的!
除了口頭上的鼓勵外,在實際教學中,行動的支持對孩子來說更為重要,有時甚至超過千言萬語的贊賞。因此我對學生的工作安排如下:
1.適當進行獎勵。對于仔細觀察、認真繪畫的孩子進行貼紙鼓勵,每學期末集齊5顆以上貼紙的孩子,都能兌換小禮物。孩子會因為教師的重視而重視,從而在作畫過程中積極性得到提高,期末領取小禮物時更是心花怒放,更加期待下一學期的美術課。
2.勤于展示。除了獎勵機制,作品完成好的孩子,或者有進步的孩子,把他們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板報中,學校的走廊上 ,這正是二年級第3冊第3課《船兒出航》,每個孩子的線條都有所不同,他們所勾勒的船兒也各有風采。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得到肯定,對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展示自己的作品是一件特別自豪的事情。
點成線,線成面,美術是一種美的藝術,無論是從欣賞者的角度還是從畫家的角度來看,我們都應該有欣賞美的能力。畫家畢加索曾經說過:“我14歲就能畫得像拉斐爾一樣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學習像小孩子那樣畫畫?!彼非蟮氖呛⒆訜o拘無束的線條,和簡單純樸的情感!因此,在低年級美術教學中,我們應該以引導為主,不應過度要求孩子追求畫面效果,告訴孩子和家長,不要急,一點一線都在慢慢成長,孩子們最終會開出屬于自己與眾不同的那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