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上海新華書店,讓營業(yè)員拿了本“講跑步最長的書”。于是,一本馬拉松的書便到了張亮友手中,意外開啟了他的馬拉松之旅。
清晨5 點,93 歲的張亮友牽著老伴的手走出家門,到公園步道上迎接新一天的陽光。這樣的習慣,他已堅持多年。
從顛沛流離的“逃荒童工”到翻身當家做主人的“工人老大哥”,從中國馬拉松“拓荒者”到北京奧運會“火炬手”,從年少的居無定所到現(xiàn)在的四世同堂……回顧一生,經(jīng)歷巨變,張亮友覺得自己是幸運的,曾經(jīng)的苦痛,讓他更懂得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
張亮友是山東棗莊人,出生于1927 年,對于童年,他只記得:“那時候真窮啊,太餓了,就想吃口飽飯?!?/p>
12 歲時,張亮友逃荒到安徽淮南,成了一名礦上“童工”?!皠硬粍泳桶ご?,手腳慢一點就要被打,每天不挨兩棍子都不行?!蹦菚r的張亮友從來不敢想,以后的生活會是什么樣。
1949 年10 月1 日那一天,張亮友下了早班就和工人們聚在一起聽廣播。一個班次的上百名礦工,因為一句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而高興、激動?!胺懋敿易鲋魅顺闪恕と死洗蟾纭 睆埩劣颜f起那天的心情,不斷重復著“高興”兩個字。
新中國成立后,提出“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zhì)”,張亮友響應號召,每天跑步上下班。1952 年,張亮友參加了淮南煤礦職工運動會,在1 萬米的賽場上落后所有選手,但還是堅持跑完了比賽,獲頒精神鼓勵獎。此后,張亮友更加堅定地練習跑步。1955 年,他獲得了安徽省的1 萬米長跑冠軍,同年在上海全民運動會1 萬米長跑比賽中獲得金牌。
獲得金牌后,張亮友被同行者“拖去了”上海新華書店,讓營業(yè)員給他拿了本“講跑步最長的書”。于是,一本馬拉松的書便到了張亮友手中,意外開啟了他的馬拉松之旅,也讓他成為中國馬拉松的“拓荒者”。
“我沒上過學不識字,就找人讀給我聽,按照書上說的,不斷增加跑步距離?!睆埩劣寻凑諘兴f的馬拉松距離,自測了成績,覺得能達到“世界前列”,便給當時的國家體委寫信,建議在中國舉辦馬拉松賽。隨后,有體育官員到淮南找到了張亮友,“我還有點害怕,生怕自己跑的距離不夠,結果他們測量完發(fā)現(xiàn)我還多跑了300米?!睆埩劣研α似饋怼?/p>
1957 年,張亮友參加了在合肥市肥東縣舉辦的安徽省馬拉松賽并獲得冠軍。后來,在由全國田徑理論研究會組織編寫的《中國田徑運動百年》中,是這樣描述:“合肥舉行安徽省馬拉松測驗,張亮友跑出2:52:34.6 的成績。”這也是中國早期有記載的馬拉松成績之一。
跑,成了張亮友之后人生的關鍵詞。1984 年,張亮友代表中國參加了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17 屆世界老年錦標賽,并獲得團體第三名,“中國人也能在國際比賽上拿牌!”張亮友說到這里十分得意。
1990 年,第11 屆亞運會在中國北京舉行,張亮友擔任火炬手,跑了三四十公里,把火炬從淮南傳到了蚌埠。2008 年,中國首次舉辦奧運會,81 歲的張亮友,經(jīng)過一個月的考試、測驗,取得了作為奧運會火炬手的資格。當火炬手前一晚,張亮友興奮到半夜都睡不著,第二天早晨7 點半集合,“我5 點就起來把衣服穿好,系好鞋帶,早早去等著?!睆埩劣颜f,他覺得自己那一天無比驕傲。
隨著中國馬拉松賽事日益發(fā)展,張亮友因參賽或被邀請,在廈門、上海、鄭州等全國多個城市留下了足跡。而全民健身,也成為中國人的共識。
張亮友不僅一直“跑”到了今天,還帶動老伴尚殿娥和他一起跑。每個不下雨的清晨,張亮友都會和老伴尚殿娥一起走出家門開始晨練。
這是張亮友1988 年參加北京國際元老馬拉松邀請賽時的資料照片
曾經(jīng)由于身體不好才開始鍛煉的尚殿娥,漸漸愛上了跑步,并參加了女子長跑比賽和馬拉松比賽。退休后,他們喜歡到各地去參加馬拉松比賽和活動?!巴诵萁鸲加脕碣I車票了,但只要站在賽場上,就有勁、就高興。”尚殿娥說。
2014 年的鄭開國際馬拉松賽,是張亮友和尚殿娥的馬拉松告別賽,他們在這里完成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全馬。主辦方根據(jù)情況,讓他們從早上5 點提前開始跑。7 小時57 分03 秒,是張亮友最后一場馬拉松的成績。
一路“跑”來,張亮友從跑步愛好者,成為奧運火炬手;從“馬拉松拓荒者”,變成“馬拉松熱”的見證者;從孤身一人,到現(xiàn)在四世同堂兒孫繞膝;從一間十平方米的平房,到住上了孩子給他買的120 多平方米的樓房……
張亮友坦言,70 年前的自己從未想過現(xiàn)在能夠擁有這樣的生活。
“以前在美國比賽時,看到小汽車特別激動,現(xiàn)在看看中國的路上,到處都是小汽車;以前沒幾個人買得起手表,現(xiàn)在手機已經(jīng)普及;以前不少人都是文盲,現(xiàn)在有的家庭能出好幾個大學生,我的重孫女還是從英國留學回國工作……”張亮友一口氣說出了好多變化。
“這70 年,真的不敢想,變化太大了!”一生執(zhí)著于跑步的張亮友,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在國家發(fā)展的“快車道”上跑出了屬于自己的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