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茍明于民之善非也,則得善人而賞之,得暴人而罰之也。善人賞而暴人罰,則國必治。”
這是《墨子﹒尚同下》中的一段話。意思是說:假若清楚百姓的善否,那么得到善人就獎賞他,得到暴人就懲罰他。善人受賞而暴人受罰,那么國家就必然治理。墨子認為,賞罰不當,則國家不然動亂。所以墨子說,為政者要明察民之善惡而賞罰適當。
墨子是我國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子創(chuàng)立了墨家學說,以兼愛為核心,以節(jié)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戰(zhàn)國時期創(chuàng)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后其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收集其語錄,完成了《墨子》一書傳世。
“道德上的進步在于,意識由利己轉向利他?!?/p>
這是泰戈爾的一句名言。泰戈爾是印度近代集偉大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于一身的著名人物,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他把印度文學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被印度人稱之為“詩圣”和“印度良心”!
泰戈爾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姓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愿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斗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藝術價值,深受人民群眾喜愛。泰戈爾是個樂觀主義者,他認為世界是朝著絕對的善發(fā)展的,堅信惡最終將轉化為善。
“姑嘗本原若眾利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惡人賊人生與?即必曰:非然也,必曰:從愛人利人生?!?/p>
這是《墨子·兼愛下》中的一段話,意思是說:現在我們姑且試著推究這些天下之利所產生的本原。天下之利從哪里產生的呢?是從憎惡人、殺害人中產生的嗎?回答肯定會說不是,肯定要說是從愛人、利人之中產生的,愛人利人是人性中的善,墨子認為它可以引發(fā)天下一切利益,所以人應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善,兼相愛而交相利。
“我們有不同的生活,但我們有相同的愛!”
廣東省珠海市香山學校學生譚超穎在《慈善讀本》讀后感的文章中寫道:我一直生活在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大城市,認為什么都該是我的,是與生俱來的。在仔細閱讀《慈善讀本》后,我發(fā)現了,愛和感恩是多么重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師……還有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們也需要我的愛。
他寫道:愛是感恩。在《慈善讀本》中我看到了很多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人故事:《記住,我愛你》《感恩的心》等等。在《記住,我愛你》之中,母親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活下去,寧愿自己被砸死。我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她為了讓我吃得好,天天費盡心思為我準備美味;我得了病,她為了治療我的病,日夜操勞為我看病,囑咐我吃藥;她見我傷心,好像比我還難過……爸爸媽媽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要好好愛他們。愛就是感恩。我要好好報答父母,多給父母捶捶腿:爸爸上班回來后給他倒杯茶;別讓他們太操心……這就是愛。
他還寫道:愛是幫助。我在《慈善讀本》中看到這樣一幅圖片:在充滿泥濘、亂七八糟的教室里,沒有椅子,沒有鞋穿,孩子們在狂風怒號中專心致志地上著課;我還看到一個偏遠山村里的個啞巴女孩,舉著一塊牌子,寫著:我想上學。這樣的事情不計其數地散布在世界的角落。看到這些觸人心底的圖片,我感慨萬分,心想:這是一群多么求知若渴的孩子,不是不去上學,而是在糟糕的環(huán)境中學習。世界上有很多這樣類似的事情,我們微不足道的一點錢或許就能讓他們像我們一樣在漂亮舒適的環(huán)境里學習;我們廢舊的生活用品或許就能讓貧窮的人家得到基本的清潔……面對這樣一群需要幫助的人,很多人都獻出自己的愛心,我們也應該貢獻出一些愛。
他在文章的結尾說:全世界的人民,不論是誰,都應該有愛,因為愛是生命的源泉。雖然我們有不同的生活,但我們有相同的愛。
“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們心里!”
這是人們對中科院院士、作物遺傳學家的評價。盧永根院士以“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的愛國情懷獻身于農業(yè)教育和科研事業(yè),為我國農業(yè)的科研、教育和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7年3月,盧永根撐著孱弱病軀,在夫人徐雪賓的陪伴下,把一生的積蓄8809446元轉入華南農業(yè)大學教育發(fā)展基金會的賬戶。他說:“黨培養(yǎng)了我,將個人財產還給國家,是做最后的貢獻。盧永根沒有將財產留給唯一的女兒,他叮囑說,這筆捐款要用于獎勵農學院貧困學生與優(yōu)秀青年教師?!板X都是老兩口一點一點省下來的。”盧永根的秘書趙杏娟說,對扶貧和教育,兩位老人卻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錢。◎
“好人一生平安,并不是金錢才能做慈善?!?/p>
蘇州吳江出租車司機倪金紅,從2009年起開始義務接送福利中心孩子上下學,每天早上送,傍晚接。孩子生病時,他也會及時趕去送醫(yī)治療,整整十年沒有間斷。倪金紅住的是經濟適用房,兒子還在上學,妻子在外面打零工,這個家庭并不富裕。但每次公司組織公益活動,倪金紅都是沖在前面的,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倪金紅的事跡傳開后,不少網友點贊了他的行為:“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好事就是真善了,好人一生平安,點贊好人!”“風雨無阻地堅持很不容易!”“這孩子們的司機爸爸好讓人感動!”“小人物大精神!”“好人一生平安,并不是金錢才能做慈善?!薄捌椒驳娜俗鲋黄椒驳氖?,做得這么久,不容易??!”……
“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
這是德國作家歌德說過的一句話。歌德是最偉大的德國作家,也是世界文學領域最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之一。他在1773年寫了一部戲劇《葛茲·馮·伯利欣根》,從此蜚聲德國文壇。1774年發(fā)表了《少年維特之煩惱》,更使他名聲大噪。歌德一生跨兩個世紀,正當歐洲社會大動蕩、大變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趨崩潰,革命力量的不斷高漲,促使歌德不斷接受先進思潮的影響。從而加深自己對于社會的認識,創(chuàng)作出當代最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
“雨中的你,真美!”
2019年8月2日下午,安徽合肥肥西縣湯口路和三崗大道,風雨交加、雷聲大作。一位五十多歲的老人,騎著三輪車在湯口路和三崗大道交口處翻倒了。正在打暑假工路上的青年學生殷華婷,目睹這一幕后立即停下電動車跑過去查看??吹嚼先藗煤苤兀笕A婷立即跑回電動車處拿手機撥打120急救電話,并向路邊的車輛和行人呼救。當時雨下得很急,一時找不到人,束手無策的殷華婷急得直哭。她跑回自己車上,拿了雨衣給老人撐著。一直撐了20多分鐘。她全身瑟瑟發(fā)抖,眼睛被雨水打得睜不開??伤琅f堅持著,直到救護車趕來。網友看到被路人發(fā)到網上的視頻,紛紛點贊說:“這樣的女孩子才值得被愛!”“為你點贊,最美女孩!”“傳播正能量,愿我們都成為有溫度的人?!薄靶拿啦攀钦婷溃@才是美女!”“雨中的你,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