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春鳳何銀鶯 陳金龍孫 甜 金航標鞠志新
(1.吉林農(nóng)業(yè)科技學院 吉林·吉林 132101 2.福建農(nóng)林大學 福建·福州350002 3.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 河北·保定 071001)
大字杜鵑(Rhododendron schlippenbachiiMaxim.)杜鵑花科杜鵑屬的落葉灌木,株高1~4.5m;枝近輪生;葉紙質常5枚集生枝頂,上面深綠色,秋后變成黃色或深紅色,下面蒼白色;傘形花序頂生,花3~6朵,先花后葉或與葉同時開放;花冠薔薇色或白色至粉紅色,輻狀漏斗形;花期5月,果期6~9月;產(chǎn)于中國吉林、遼寧、朝鮮、日本等,野生分布的數(shù)量十分稀少,是北方地區(qū)很好的觀姿、觀花植物[1-3]。
大字杜鵑是淺根系植物,生于含有較多石礫的低海拔山地陰山闊葉林下或灌叢中,喜酸性濕潤環(huán)境,引種下山成活率極低[4-6],很少在園林綠化中應用。播種繁殖大字杜鵑實生苗成苗慢,開花結實需要5~6 年,扦插成活率低[5-6]。
扦插繁殖是木本植物最經(jīng)濟、快捷的育苗方式,扦插繁殖對推廣種植大字杜鵑,豐富北方園林綠化樹種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旨在通過研究基質配比對大字杜鵑扦插生根的影響,選擇適合大字杜鵑的扦插基質,從而為大字杜鵑扦插繁殖提供依據(jù)。
吉林農(nóng)業(yè)科技學院園藝場馴化3年的野生大字杜鵑植株。采集生長健康、發(fā)育優(yōu)良、無病蟲害的母株,選取粗細均勻、芽飽滿的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作為插穗。
選取珍珠巖、河沙、草炭、苔蘚為基質,按照一定體積比配制,設置 A(河沙)、B(珍珠巖∶草炭=1∶1)、C(珍珠巖∶草炭=1∶2)、D(珍珠巖∶河沙=1∶1)和E(苔蘚)5組扦插基質,并以園土為對照組?;|用0.3%的KMnO4溶液消毒后用塑料膜覆蓋備用?;|置于高15.0 cm的育苗盤中,基質高度12cm。插穗長8-10cm,下端斜剪45°,保留頂芽和頂部葉2~3片,再剪去葉片的1/2-2/3,減少水分蒸發(fā)。插穗下端1cm于50mg/L IBA溶液中浸泡 30min,以5.0cm×5.0cm的行間距扦插,深度為插條的1/3~1/2。每個處理3次重復,樣本數(shù)25。
扦插后搭建拱棚,棚上覆塑料膜和遮蔭網(wǎng)。插床與拱棚之間懸掛溫濕度計監(jiān)測棚內的溫濕度。保持溫度在20~25℃,相對濕度在80%以上,并根據(jù)環(huán)境條件進行適當噴水和通風。扦插后每7d用多菌靈500倍液噴灑插床,減少病害發(fā)生。
野生杜鵑扦插成活率低,生根速度慢,一般要2個月后才可生根[3]。因此本試驗生根指標測定選擇在扦插4個月后進行,統(tǒng)計插穗生根率、根數(shù)和平均根長,計算生根力指數(shù)。數(shù)據(jù)用Excel 2010進行整理,并用SPSS 25.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較分析。
表2-1 不同基質對大字杜鵑扦插結果方差分析
將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進行方差分析,結果如表2-1所示,通過不同基質處理后的大字杜鵑插穗,生根率、根數(shù)和平均根長3個指標F值分別為146.550、28.139和157.600,顯著性為0.000,3個指標在0.05水平上差異達到了顯著。
不同基質處理多重比較的結果見表2-2,各種基質之間的生根率、根數(shù)、平均根長差異顯著。
(1)不同基質對大字杜鵑生根率的影響結果為:A、B、C、D、E、CK對應的生根率分別是 53.33%、64.00%、64.00%、60.00%、73.33%、9.33%,其中 E 基質的生根率最佳(73.33%),與 A、B、C、D相比,分別高20%、9.33%、9.33%、13.33%,區(qū)別顯著(P<0.05)。B、C和D這3個基質處理之間生根率相近表現(xiàn)較好,區(qū)別不顯著(P>0.05)。生根率效果表現(xiàn)最差的是A,生根率僅為53.33%。CK的生根率遠低于其他組。
(2)不同基質對大字杜鵑生根數(shù)的影響結果為:E、C、B、D、A、CK 的根數(shù)依次減少,分別為 15.67、13.33、12.33、9.67、8.33、6.00條;其中基質E的根數(shù)最多,在0.05水平E處理的根數(shù)與其他基質處理存在顯著差異。與C相比,多2.34根;與B相比,多3.34根;與D相比,多6根;與A相比,多7.34根。在0.05水平上,D和A基質的根數(shù)差異不顯著,C和B基質的根數(shù)差異不顯著。
(3)不同基質對大字杜鵑平均根長的影響結果為:CK、A、D、B、C、E 的平均根長依次增加,分別為 2.29、2.51、3.64、4.18、4.33、4.58cm。基質E的平均根長最長,與其他基質處理的平均根長存在顯著差距(P<0.05);比 C長 0.25cm,比 B長 0.40cm,比 D長0.94cm,比A長2.07cm。B和C基質的平均根長差距不顯著(P>0.05),但是C的平均根長比B長0.15cm。
表2-2 不同基質對大字杜鵑扦插生根指標的多重比較
圖2-1 不同基質處理后大字杜鵑插條的生根力指數(shù)
生根力指數(shù)可以綜合反應不同基質處理下,大字杜鵑生根情況,其計算公式:生根力指數(shù)=(根數(shù)×平均根長)/插條數(shù)。插穗在各個基質中生根力指數(shù)見圖2-1。由圖2-1可知,各個處理中生根力指數(shù)由高到低依次為E、C、B、D、A、CK。大字杜鵑生根力指數(shù)最高的基質是E,達到了2.87,表明大字杜鵑插條在此基質中生根情況最佳?;|C中插穗的生根力指數(shù)為2.31,表明大字杜鵑在此基質下生根效果較好?;|A中插穗的生根力指數(shù)為0.84,說明此基質不利于插穗達到最佳生根狀態(tài)。CK的生根力指數(shù)最低為0.54,說明園土不適合大字杜鵑扦插生根。
以大字杜鵑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為插穗,珍珠巖、河沙、草炭、苔蘚按照一定體積配比為基質,插穗用50mg/L IBA溶液中浸泡30min,綜合扦插基質對大字杜鵑生根率、根數(shù)、平均根長指標的影響可得出以下結論:不同基質對大字杜鵑枝條扦插生根的影響不同,園土不適合應用于大字杜鵑扦插;大字杜鵑插穗在苔蘚基質中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73.33%、根數(shù)15.67根、平均根長4.58cm、生根力指數(shù)2.87;基質珍珠巖∶草炭=1∶1和珍珠巖∶草炭=1∶2在所有指標中的表現(xiàn)相似,扦插生根效果較好;珍珠巖∶河沙=1∶1基質扦插效果次之;扦插效果表現(xiàn)最差的基質為河沙。
扦插生根環(huán)境由栽培基質的組成成分與其物理性狀所決定的,理想的扦插基質應有良好的透氣性、排水性和豐富的營養(yǎng)[6,7]。容易生根和較易生根的樹種所需土壤肥沃、保水性和通氣性好的要求,壤土及沙質壤土就可以滿足。但對于不容易生根或生根時間長的樹種而言,在進行扦插育苗時就需要配制特殊的基質[8]。
本次研究中河沙顆粒之間有較大的空隙,其通氣和排水性能好,氧易擴散及促進不定根形成,但扦插時間過長,澆水時基質受水牽引力的影響向下沉淀,空隙變小以及河沙不保水、不保肥,致使其生根率、根數(shù)和平均根長指標差。與王書勝[9]等對云錦杜鵑(Rh.fortunei)扦插研究結果略有不同。珍珠巖具有獨特的毛細管作用,可提高基質的孔隙度,改善其通氣、排水性,具有良好的保溫、保水、保肥的功能,所以珍珠巖∶河沙=1∶1基質中插穗的生根率高于河沙基質。大字杜鵑扦插生根慢,生根周期長達4個月之久,插穗自身存儲的營養(yǎng)物質易無法滿足其生根所需。珍珠巖和草炭組合的生根效果較好,但草炭粘性大,易積水,容易使插穗下端因缺氧造成死亡。苔蘚材料中雜質少,消毒后能降低病害的發(fā)生,其保水性強,透氣性好,偏弱酸性,是本文中生根效果最好的扦插基質,符合大字杜鵑喜酸性土壤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