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哲
夕陽之下。
金色沙灘上海鷗在孩子腳下奔走覓食,白鴿落在孩子肩頭,婦女們遞著食物,身材嬌小娃娃輕輕的被海風吹倒一片,叼著雪茄老人愁白了頭。
天空只剩下最后那一塊隱藏的金子,漂浮在清澈水面上,像鏡子般光滑,法羅群島漁船出海了,乘著夜色下微風離開了海灣。
岸邊的老人、婦女、孩子遠眺著船舶遠去,熒熒漁火最后消失在茫茫大海上,只留下無盡的惆悵和哀愁。
慈祥的老人習慣這漫長的守候,香煙更是燃燒殆盡更快,留守婦女期待丈夫滿載而歸,孩提更是激動萬分,期待一場盛會隆重開幕。
在這片貧瘠土地上農(nóng)作物只能種出馬鈴薯,島上居民只能靠海捕魚而賴以生存,自打這片土地上人類誕生以來,一直流傳著一項活動“駕駛鯨魚”,至今延續(xù),他們捕殺鯨魚也得到政府部門全力支持。
第四天灰蒙蒙的,岸邊再次聚齊數(shù)以千計的男女老幼,凝望著遠眺船只歸來,只為參加一場殺魚盛會。
平靜的海面上漾不起一絲漣漪,暗波洶涌的激不起千層浪,朝霞暈開了整片天空和水面,船只從遠處相繼開來,岸上人群頓時狂喊沸騰,老人們激動的熱淚盈眶,婦女們搖曳吶喊,孩童們更是高舉起鉤繩向前奔跑,似乎準備一場大屠殺而歡欣鼓舞。
湖面上突然竄出碩大的鯨魚,鯊魚,而且背上都插滿鯨魚夾和鉤繩,只能任隨船只擺布。
不諳世故的孩子手提脊椎槍像士兵一樣練習射擊,只聞得岸邊傳來數(shù)以千計的凄慘哀嚎,婦女們放聲大笑和拍手叫絕更加鼓勵他們的丈夫和孩子戰(zhàn)斗意志,老人沉默不語,依舊叼著雪茄在歡笑聲中升起認可煙圈。
靠近岸邊船上漁人更是拿著鉤繩驅(qū)趕著鯨魚上岸,鞭刺聲后盡是慘痛,整個岸邊都沉浸在地獄的折磨中。
由點連線,線交成面,寬闊的海岸上一個個鯨魚血紅小點連成大染缸,直至擴散至整個岸邊。
水面漸漸旳變成紅色海灣,而大染缸里面卻裝滿了殘忍和嬉戲。
船越來越靠近岸邊,幾百頭鯨魚全都被驅(qū)趕在一起,就像待宰羔羊,任由孩童手持脊椎墻隨意掃射,捕魚人更是群起而肆虐,用綁著繩的鉤在氣孔位置把鯨魚鉤住,將其死死地拖至岸邊,越是掙扎鉤繩扎的越深,漁人更是使勁地狂拽繩鉤,哀鳴只能令岸上老人、婦女、興奮刺激的拍手稱快,愈發(fā)鼓舞漁人拼命著魔般地戲殺。
拖到岸邊鯨魚在痛苦中扭動,呻吟,漁民以鉤繩鉤住其氣孔位置免得掙扎,用脊椎槍破壞其脊髓,然后再用鋒利的刀將其斬首,最后鯨魚只能在悲痛中緩緩的死去。
孩童看到奄奄一息的鯨魚,蜂擁般朝鯨魚群飛跑去,手里的脊椎槍早已牢牢地定在鯨魚厚厚的皮肉里,像登山一樣迅速地攀爬去,遺傳父輩強大基因,三兩下登頂鯨魚背上,使勁地拉著血繩,騎馬般馳騁在廣袤的海洋上威風凜凜,像勝利英雄大殺鯨魚種群凱旋而歸,耳畔冷風吹動發(fā)梢簌簌作響,孩子們紛紛登頂,輕輕地一拽繩,腳下一息尚存的鯨魚猛地嘶鳴一聲,細若蚊蠅地發(fā)出嘶嘶的聲音,活蹦亂跳的孩童們更是翻山越嶺的來回奔騰。
岸上老人臉上露出滿意笑容,婦女們看到丈夫收獲頗豐歸來,渾身洋溢全是幸福。
紅色海灣已經(jīng)變成血漿,在陽光下像一個碩大的熔爐,赤色血海更加的深不可測。
漁人手起刀落,鯨魚被迅速斬殺,開膛破肚、挖腸剖腹、割鰭砍尾、削皮劈骨、一整塊生肉被切割的隨處可見,不甘落寞的婦女更是嚴陣以待,像饑腸轆轆狼群瘋狂地飛奔來,瘦弱的身軀扛起厚厚的肉塊又奔回岸邊,扔到車上又折返回來繼續(xù)扛肉。
婦女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夸父逐日的速度,精衛(wèi)填海般意志裝車,一瞬間岸邊龐大的肉山被三兩下搬的空空如也。
司空見慣的老人早已看淡了這一切,最后頭也不回的走遠了,一路上好生竊喜,過冬食物足矣,臉上釋放出笑容溫暖了整個寒冬饑餓,嘴里的雪茄自始至終未曾停止片刻,無限哀愁驀然變得舒心萬分。
岸邊的水里漁人和孩子們身上滿是血腥味、魚腥味,還有鯨魚身體內(nèi)被逼無奈排出的甲烷氣體,一雙雙猩紅眼睛如著魔大殺一片后,拖著疲憊身體高興的離開了。
上陣父子兵,漁人們踏上岸邊那一刻,整個水面上死一般的靜謐,就連漣漪也不敢皺起半點,仿佛死神棲息之地無人敢擅闖,血云密布似乎醞釀著更加無情的可怕屠戮。
又在夕陽下蒙上一層血霧,那道埋藏了金子海岸被血水淹沒,水面上隱約中傳來鬼一般的凄慘嚎叫,夜夜哀鳴,直到血水消失干凈,又恢復往日的安寧和平靜,而岸邊海鳥再也未敢出現(xiàn)半點蹤影。
鯨魚是海洋中的巨無霸,天生無敵,站在食物鏈頂端,海洋一切生物都是其盤中餐,萬物對其更是畏而遠之,就連死亡也是那般神奇。
鯨魚死亡之時身體仍舊進行反應,產(chǎn)生大量甲烷氣體儲藏在體內(nèi),使之漂浮在海面之上,形成一個巨大的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生大爆炸,之后會在海底產(chǎn)生海洋雪,維持上百種無脊椎動物生存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成為孤獨海洋里最溫暖的綠洲。
鯨落十里,一念成魔,一年成仁。
富士山下的櫻花爛漫,在最美的時刻開始凋零,名古屋的清酒飄香,生魚片配上綠色芥末和醬油感受海洋中的魚肉的原汁原味,一種美食藝術(shù)的享受,也是最原始的品嘗之法。四島環(huán)水而居,魚成為了人們的最愛,而考究古典吃法以活魚為主,活魚以鯨魚為首,每年會定期去南極捕獲鯊魚、鯨魚等珍惜物種魚類,并且在南極建立基地,以便更加運輸暢通,自《南極條約》簽訂后,那廢舊漁場基地依舊飄著死亡的味道。
魚活著也是不能瞑目,死后更是不能瞑目看著慘死自己身軀被剝削,腐蝕的鐵銹案板泛黃,上面沾滿了刀與血的殘痕,整體透著死亡氣息,風聲之中夾雜著死不足惜的慘叫,一直在南極冷風中久久地回蕩,白茫茫的冰天雪地愈發(fā)寒冷,一紙書憑終究抵不過時間考驗。
人間最美,不過鯨落十里,海洋雪又創(chuàng)造了一片嶄新的生機。
金色沙灘上埋藏著無數(shù)血案,宇宙白色和平鴿銜著橄欖枝飛向了浩如煙海的黑暗,探尋另一片世界未知的和平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