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艷,李艷川
妊娠期高血壓(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PIH)是臨床常見的嚴重威脅孕產婦生命安全的產科并發(fā)癥,據統(tǒng)計其患病人數約占產婦總人數的3%~5%,主要發(fā)病機制為全身小動脈痙攣導致血管腔狹窄、心臟供血不足,進而增加心臟負荷,誘發(fā)心肌缺氧及心力衰竭,嚴重者甚至導致孕產婦、胎兒及新生兒死亡[1-2]。既往研究表明,新生兒不良結局可能與PIH導致母體心臟結構或功能改變有關[3]。目前臨床研究主要側重于PIH對母嬰結局的影響,而有關PIH所致母體心臟結構或功能改變對母嬰結局影響的研究報道少見[4]。本研究旨在探究PIH患者左心結構改變及其與新生兒生長發(fā)育的相關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9年3月陜西省人民醫(yī)院收治的PIH患者120例作為研究組,均符合第8版《婦產科學》[5]中的PIH診斷標準:血壓≥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另選取同期114例產檢健康孕婦作為對照組。兩組孕婦年齡、體質指數(BMI)、產次、文化程度及高血壓家族史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陜西省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單胎妊娠;(2)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妊娠前伴有高血壓、腎炎等內分泌疾病者;(2)經胎兒超聲心動圖(UCG)檢查顯示存在心血管畸形者;(3)伴有劇烈頭痛、心悸、氣促、視力模糊等癥狀者;(4)合并原發(fā)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心臟疾病者;(5)伴有中重度貧血者;(6)妊娠期間因腎上腺疾病引起高血壓者;(7)存在意識障礙或精神疾病而無法配合本研究者。
1.3 治療方法 PIH患者明確診斷后均接受常規(guī)治療,包括吸氧、補充營養(yǎng)、解痙、鎮(zhèn)靜等,同時給予鹽酸拉貝洛爾注射液(江蘇迪賽諾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2026123)50 mg+5%葡萄糖溶液250 ml靜脈滴注,1次/d,血壓控制在120~129/81~84 mm Hg后停用鹽酸拉貝洛爾注射液,改為鹽酸拉貝洛爾片(美羅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1023710)治療,100 mg/次,2~3次/d,飯后口服,所有患者連續(xù)干預至妊娠終止。
表1 兩組孕婦一般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孕婦治療前及研究組患者治療前、終止妊娠即刻左心結構指標〔包括室間隔厚度(IVS)、左心房內徑(LA)、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和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心室短軸縮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心臟結構指標及心功能指標均應用彩色超聲診斷儀(美國GE公司生產,型號:vivid E9)進行檢測,并使用成年人心臟探頭(型號:S5-2);(2)比較兩組孕婦圍產結局,包括終止妊娠方式和終止妊娠孕周;(3)比較兩組新生兒生長發(fā)育指標,包括新生兒出生時Apgar評分、頭圍、身長及出生體質量。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分析采用χ2檢驗;PIH患者左心結構指標與新生兒生長發(fā)育指標的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1 左心結構指標及心功能指標 研究組患者治療前IVS、LA及LVPW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孕婦治療前LVESD、LVEDD、LVFS及LVEF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研究組患者終止妊娠即刻IVS、LA及LVPW小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研究組患者治療前及終止妊娠即刻LVESD、LVEDD、LVFS、LVEF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2 圍產結局 兩組孕婦終止妊娠方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終止妊娠孕周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3 新生兒生長發(fā)育指標 研究組新生兒出生時Apgar評分、出生體質量低于對照組,頭圍、身長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2.4 相關性分析 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PIH患者終止妊娠即刻IVS與新生兒出生體質量呈負相關,終止妊娠即刻LA與新生兒出生時Apgar評分呈負相關(P<0.05,見表6)。
表2 兩組孕婦治療前左心結構指標及心功能指標比較(x±s)Table 2 Comparison of index of left cardiac structure and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表3 研究組患者治療前及終止妊娠即刻左心結構指標及心功能指標比較(x±s,n=120)Table 3 Comparison of index of left cardiac structure and function before treatment and immediately after ending pregnancy in study group
表4 兩組孕婦圍產結局比較Table 4 Comparison of perinatal outco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5 兩組新生兒生長發(fā)育指標比較(x±s)Table 5 Comparison of growth parameters of newbor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6 PIH患者終止妊娠即刻左心結構指標與新生兒生長發(fā)育指標的相關性分析Table 6 Correlations of index of left cardiac structure immediately after ending pregnancy with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of neonates in patients with PIH
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PIH多發(fā)生于妊娠20周及以上,主要臨床表現為水腫、蛋白尿、高血壓等,嚴重者甚至出現昏迷、抽搐及死亡[6]。PIH早期表現為左心室擴大,左心結構及功能改變初期表現為舒張功能障礙[7-9];隨著PIH病情加重患者低排高阻加劇,血液凝固性增加,臟器血流灌注量下降,心臟缺氧、缺血加重,進而導致PIH患者心臟病發(fā)生風險明顯升高[10-15]。
既往有學者提出,左心室結構異常對左心功能具有重要影響[16-17]。劉小燕等[18]研究結果顯示,與正常孕婦相比,PIH患者室間隔舒張末期厚度(IVSTd)、左心室后壁舒張期厚度(LVPWTd)、LVEDD及左心房收縮末期內徑明顯增大,提示PIH患者存在左心室擴大、左心室壁增厚等改變。另有研究報道,隨著PIH病情加重患者血漿及血清去甲腎上腺素水平明顯升高,進而導致心肌蛋白合成增多、誘發(fā)心肌肥厚[19-20]。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療前IVS、LA及LVPW大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終止妊娠即刻IVS、LA及LVPW小于治療前,提示PIH患者存在左心結構改變,而早期干預可有效緩解左心結構改變。
近年來隨著國民優(yōu)生優(yōu)育觀念逐漸增強,產前檢查成為保障母體與胎兒健康的必要檢查之一。UCG作為產科常見篩查與診斷方法,有助于及早發(fā)現PIH,更好地了解并掌握胎兒心臟功能改變及成熟過程,評估高危妊娠、病理狀態(tài)下胎兒心功能改變,預測新生兒結局。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終止妊娠孕周、新生兒頭圍及身長小于對照組,新生兒出生時Apgar評分、出生體質量低于對照組,提示PIH可延長終止妊娠孕周及影響胎兒生長發(fā)育,分析其原因主要如下:PIH可加重心臟缺氧、缺血癥狀,胎兒為保護重要臟器而重新分配血流,即增加上腔靜脈血回流量,進而增加左心室負荷,降低收縮功能,影響新生兒正常發(fā)育[21-22]。因此,臨床應加強育齡期女性與孕產婦產前宣教及孕期保健宣傳,提高孕產婦孕期基礎衛(wèi)生知識,做到早預防、早發(fā)現、早治療PIH;同時指導孕婦攝入充足的維生素、蛋白質、鈣及葉酸,減少低蛋白血癥與貧血的發(fā)生,進而預防PIH;此外,PIH患者終止妊娠過程中應繼續(xù)進行降壓治療,將血壓控制在160/110 mm Hg以下,以改善圍產結局。
LA增大是PIH患者早期心臟表現之一,可反映患者心臟損傷程度,而Apgar評分有助于評估環(huán)境改變下新生兒窒息程度[23-24]。本研究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PIH患者終止妊娠即刻IVS與新生兒出生體質量呈負相關,終止妊娠即刻LA與新生兒出生時Apgar評分呈負相關,提示PIH患者左心結構改變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新生兒出生體質量及窒息程度,究其原因主要如下:母體血壓持續(xù)升高可經胎盤直接損傷胎兒心功能,進而影響胎兒正常發(fā)育[25-26]。因此,有效控制PIH患者血壓對保障新生兒正常生長發(fā)育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PIH患者存在左心結構改變,且其左心結構改變與新生兒出生體質量及窒息程度有關,因此積極控制血壓對延緩PIH患者心臟結構改變、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貢獻:鄧小艷進行文章的構思與設計,進行研究的實施與可行性分析,結果分析與解釋,負責撰寫論文,進行論文的修訂,負責文章的質量控制及審校,對文章整體負責,監(jiān)督管理;鄧小艷、李艷川進行數據收集、整理、分析。
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