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 林宗德 李省委 王文武 李和仙
摘要:在病人坐在智能化車輪上的時候,監(jiān)護人員往往需要長時間的握住后手剎結構,容易使得監(jiān)護人員手心出汗,設計一種智能化車輪椅的后手剎裝置,握把處將汗液進行吸收,解決當汗液過多時,汗液會滯留在后手剎結構外圈,造成監(jiān)護人員的不適的問題。
關鍵詞:智能化;手剎;結構設計
中圖分類號:TH78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9)09-0004-02
輪椅是裝有輪子的椅子,用于傷員、病員、殘疾人在家康復、周轉運輸、就診、外出活動的重要移動工具,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智能化車輪椅已經(jīng)進入人們的生活中,在病人坐在智能化車輪上的時候,往往需要監(jiān)護人員握住后手剎對智能化車輪的移動進行控制,在夏季高溫時,監(jiān)護人員往往需要長時間的握住后手剎結構,容易使得監(jiān)護人員手心出汗,現(xiàn)有的后手剎結構采用的是握把外包裹一層吸汗結構,將汗液進行吸收,當汗液過多時,汗液會滯留在后手剎結構外圈,造成監(jiān)護人員的不適。
1 智能化車輪椅后手剎裝置的工作原理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設計一種智能化車輪椅的后手剎裝置,以解決現(xiàn)有后手剎結構采用的是握把外包裹一層吸汗結構,將汗液進行吸收,當汗液過多時,汗液會滯留在后手剎結構外圈,造成監(jiān)護人員的不適的問題。
一種智能化車輪椅的后手剎裝置,其結構包括舒適度增加式握把、手剎扣、后手剎體、固定螺栓、連接架、驅動桿、太陽能供電環(huán),所述舒適度增加式握把固定安裝于后手剎體右端,所述后手剎體嵌入安裝于連接架右上端,所述手剎扣設于驅動桿右上端并且通過聯(lián)動的方式相連接,所述固定螺栓設于后手剎體外壁并且通過螺紋安裝的方式相連接,所述太陽能供電環(huán)嵌入安裝于舒適度增加式握把外壁,所述舒適度增加式握把包括固定連接端、螺紋移動塊、馬達開關、微型馬達、輸出轉軸、扇葉、出風口、安裝框架、通風握把體、透氣吸汗套、內(nèi)螺紋塊、定位桿、嵌入安裝塊、小型軸承,所述固定連接端設于定位桿左端并且為一體化結構,所述螺紋移動塊嵌入于定位桿右端并且通過活動的方式相連接,所述馬達開關與微型馬達采用電連接,所述輸出轉軸貫穿于扇葉中心并且通過固定安裝的方式相連接,所述出風口與安裝框架為一體化結構,所述內(nèi)螺紋塊設于通風握把體內(nèi)部并且通過焊接的方式相連接,所述透氣吸汗套嵌套于通風握把體外圈,所述內(nèi)螺紋塊與螺紋移動塊采用螺紋連接,所述嵌入安裝塊固定安裝于小型軸承外圈,所述小型軸承與定位桿位于同一軸心并且通過轉動的方式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舒適度增加式握把設于手剎扣上方。
進一步地,所述手剎扣設于后手剎體右下端并且通過活動的方式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太陽能供電環(huán)與微型馬達采用電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后手剎體設有復數(shù)個。
進一步地,所述透氣吸汗套具有吸汗功能。
進一步地,所述太陽能供電環(huán)內(nèi)部設有環(huán)形太陽能電池板并通過布于通風握把體內(nèi)的電線為微型馬達通電。
2 智能化車輪椅后手剎裝置的設計
如圖1、圖2,智能化車輪椅后手剎裝置結構包括舒適度增加式握把1、手剎扣2、后手剎體3、固定螺栓4、連接架5、驅動桿6、太陽能供電環(huán)7,所述舒適度增加式握把1固定安裝于后手剎體3右端,所述后手剎體3嵌入安裝于連接架5右上端,所述手剎扣2設于驅動桿6右上端并且通過聯(lián)動的方式相連接,所述固定螺栓4設于后手剎體3外壁并且通過螺紋安裝的方式相連接,所述太陽能供電環(huán)7嵌入安裝于舒適度增加式握把1外壁,所述舒適度增加式握把1包括固定連接端101、螺紋移動塊102、馬達開關103、微型馬達104、輸出轉軸105、扇葉106、出風口107、安裝框架108、通風握把體109、透氣吸汗套110、內(nèi)螺紋塊111、定位桿112、嵌入安裝塊113、小型軸承114,所述固定連接端101設于定位桿112左端并且為一體化結構,所述螺紋移動塊102嵌入于定位桿112右端并且通過活動的方式相連接,所述馬達開關103與微型馬達104采用電連接,所述輸出轉軸105貫穿于扇葉106中心并且通過固定安裝的方式相連接,所述出風口107與安裝框架108為一體化結構,所述內(nèi)螺紋塊111設于通風握把體109內(nèi)部并且通過焊接的方式相連接,所述透氣吸汗套110嵌套于通風握把體109外圈,所述內(nèi)螺紋塊111與螺紋移動塊102采用螺紋連接,所述嵌入安裝塊113固定安裝于小型軸承114外圈,所述小型軸承114與定位桿112位于同一軸心并且通過轉動的方式相連接,所述舒適度增加式握把1設于手剎扣2上方,所述手剎扣2設于后手剎體3右下端并且通過活動的方式相連接,所述太陽能供電環(huán)7與微型馬達104采用電連接,所述后手剎體3設有復數(shù)個,所述透氣吸汗套110具有吸汗功能,所述所述太陽能供電環(huán)7內(nèi)部設有環(huán)形太陽能電池板并通過布于通風握把體109內(nèi)的電線為微型馬達104通電。
在監(jiān)護人員手心出汗過多感覺較為不適時,順時針轉動透氣吸汗套110,透氣吸汗套110帶動相連接的通風握把體109進行轉動,通風握把體109帶動內(nèi)螺紋塊111,內(nèi)螺紋塊111的轉動使得相嚙合的螺紋移動塊102進行移動,在移動過程中,螺紋移動塊102與馬達開關103發(fā)生接觸,微型馬達104進行運轉,微型馬達104將轉動的機械能通過輸出轉軸105傳遞給扇葉106,扇葉106的轉動產(chǎn)生風力,由出風口107排出,透過通風握把體109,進入透氣吸汗套110,將透氣吸汗套110內(nèi)的汗液進行風干,并使得監(jiān)護人員在夏季高溫的時候手心感到舒服,逆時針轉動透氣吸汗套110,即可使得螺紋移動塊102與馬達開關103斷開連接。
3 結語
在監(jiān)護人員手心出汗過多感覺較為不適時,順時針轉動透氣吸汗套,透氣吸汗套帶動相連接的通風握把體進行轉動,通風握把體帶動內(nèi)螺紋塊,內(nèi)螺紋塊的轉動使得相嚙合的螺紋移動塊進行移動,在移動過程中,螺紋移動塊與馬達開關發(fā)生接觸,微型馬達進行運轉,微型馬達將轉動的機械能通過輸出轉軸傳遞給扇葉,扇葉的轉動產(chǎn)生風力,由出風口排出,透過通風握把體,進入透氣吸汗套,將透氣吸汗套內(nèi)的汗液進行風干,并使得監(jiān)護人員在夏季高溫的時候手心感到舒服,逆時針轉動透氣吸汗套,即可使得螺紋移動塊與馬達開關斷開連接,內(nèi)部設有增加舒適度的結構,有助于防止汗液滯留在后手剎結構外圈,造成監(jiān)護人員的不適。
參考文獻
[1] 陳建楓,周丹,董祖陽.多功能助殘專用輪椅的設計與有限元分析[J].機械研究與應用,2018,31(06):74-76+79.
[2] 姚繼蔚,曹東興,孫寬.一種座椅位姿調(diào)節(jié)機構減速裝置的構型與復雜性分析[J].機械設計,2018,35(08):73-77.
[3] 陳文.線切割自動緊絲裝置的研究設計[J].裝備制造技術,2016(09):21-22+28.
Abstract:When patients are sitting on Intelligent wheels, guardians often need to hold the rear brake structure for a long time, which makes the guardian's palms sweat easily. An intelligent rear brake device for wheelchair is designed to absorb sweat at at the grip,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when sweat is too much, sweat will stay outside the rear brake structure. Circle, cause the discomfort of guardian.
Key words:Intelligent; Handbrake; Structural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