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在西安舉行的WCG世界電子競技大賽GANKER ARENA機器人格斗大賽上,隨著倒計時歸零,場地中一個紅黃配色的機器人高高舉起了雙臂,它的操縱者伍浩名也振臂高呼。他成功以一敵三,擊敗了兩名日本隊員以及自己的隊友,代表中國隊拿下單人混戰(zhàn)組的冠軍。
拿到人生中第一個世界冠軍,伍浩名認為要歸功于自己“學過詠春”。此次比賽中使用的機器人GANKER EX采用全新的“人機一體”控制技術,因此他將自幼學習的詠春拳法融入到動作中,并且發(fā)揮動手能力,使用自己制作的武器進行格斗對戰(zhàn),最終克敵制勝。
其實,除了參加機器人格斗比賽,伍浩名還有一個身份:原型師。比起操縱機器人,他平時更多是在“制造機器人”。
小時候,伍浩名想要成為一名機器人駕駛員,當看到了姿態(tài)同步機器人時,這不切實際的幻想終于有了實現(xiàn)的可能。
為了實現(xiàn)夢想,他多數(shù)時間都在用灰泥、泡沫塑料甚至是喝空的飲料瓶子,做各種稀奇古怪的模型、雕塑和機器人。他解釋說:“我們原型師一般面向某一工廠或者品牌等等,設計、創(chuàng)作出最初的模種?!痹蛶煵粌H需要具備機械物理學、人體解剖學等知識和模型塑型能力,對美術功底要求也很高,更強調(diào)創(chuàng)意的獨特性。
對于伍浩名而言,畫畫、泥塑、雕刻乃至3D建模都是實現(xiàn)他腦海中想法的一種手段。他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將智能制造和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結合起來,制作出一部屬于自己的機器人上戰(zhàn)場。他創(chuàng)作的很多模型大多帶有奇幻詭譎的神話色彩,比如模型“龍巖”,就取材于古代神話中人首蛇身的女媧和伏羲,一左一右盤踞巨磐之上,妖嬈多姿,爭妍斗麗。鐘愛奇幻題材的同時,他善于在奇幻題材模型中融入自己對現(xiàn)代社會現(xiàn)況的思考,深化作品內(nèi)涵。
現(xiàn)在,伍浩名在創(chuàng)作之余,也會到廣州美術學院教雕塑基礎課。他上課的方式沿襲了一貫的“想象至上”。拿一本《幻獸物語》,找一名學生來隨機翻開一頁,翻到哪一個幻獸,就讓學生們在四周時間內(nèi)重新設計這個幻獸,并完成模型制作。學生們都用“大不透”來形容他的孩子氣和沖動,伍浩名對這個評價并不反感。對事物始終能有熱血的回應,是他從小到大保持前進的重要動力。
伍浩名這些看似“不務正業(yè)”的愛好,一直沒有得到父親的支持。他喜歡畫畫,父親會把他的畫一條條撕爛。后來他迷上了四驅(qū)車,父親又把他的四驅(qū)車拆開,甚至每一個部件都要砸爛扔掉。但他并沒有想太多,自始至終只是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不是真的愛它?”既然答案是肯定的,那就不顧后果地繼續(xù)前進下去。
拿了世界冠軍后,伍浩名回家,難得和父親同桌吃飯。父親問他:“為什么不把獎牌拿回來?”伍浩名抬頭看了一眼父親,答:“忘記了?!?/p>
飯桌上沒說出口的話是,伍浩名其實清楚,自己無論拿不拿這個冠軍,對父親而言,自己已是一個“挺好的孩子”了,“我爸的微信頭像還是我做的模型呢!”
(熹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