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珊
在現(xiàn)代都市中,我們每天被迫接受瞬息萬變的節(jié)奏,繁雜的碎片化信息經(jīng)常會讓人沉浸在一種浮躁的狀態(tài)中無法自拔。面對喧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冥想來回歸平靜。這種可以深度改善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正開始為更多人所認知,成為當下一個健身的新趨勢。
冥想不是神奇玄學
冥想,英文是meditation,起源于東方,是瑜伽中最珍貴的一項技法,是實現(xiàn)入定的途徑。瑜伽冥想的真義是把心、意、靈完全專注在原始之初之中。一切真實的瑜伽冥想術的最終目的都在于把人引導到解脫的境界。
而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冥想在現(xiàn)代卻興盛于西方。1970年代,美國麻省理工大學醫(yī)生卡巴金博士,結合冥想和心理學,將冥想應用到他的重癥病人身上,發(fā)現(xiàn)冥想竟然能夠幫助大家緩解痛苦,釋放壓力。隨后西方對冥想體系進行了進一步的挖掘,使其告別過去晦澀神化的背景,通過簡單的練習,即可幫助人們告別負面情緒,重新掌控生活。
因此,冥想,對于不熟悉的人來說,是一種近乎玄學的神秘存在。而實際上,它就是一種對心、大腦和靈魂的鍛煉工具。
一位資深冥想療愈師為此給出了形象的解釋:我們每個人就像一部大型計算機,大腦是我們的CPU。有時候忙碌了太久,我們就需要給自己“清理內(nèi)存”。這個大腦恢復術,就是初階冥想。
中階冥想如同我們的手機系統(tǒng)出了問題,無論我們?nèi)绾稳ナ褂茫愃频膯栴}總會反復出現(xiàn)。這就好比,生活中有些人無論換了怎樣的工作環(huán)境,類似的問題總是反復出現(xiàn)一樣。
這很可能不是外界的原因,而是我們內(nèi)在的運作體系出了問題。手機需要深入后臺,找到問題進行編程修復。而我們自己出了問題,就要深入靈魂代碼,進行系統(tǒng)升級。
而高階冥想就是需要我們明白,生命的本質就和一部電影一樣。電影看似連貫,其實是一幀一幀完成的。高階冥想可以看見這個本質,并且可以從幀與幀之間的空隙穿過去,這就是“入定”,里面有各種愉悅體驗。另外,高階冥想也可以看見這一幀一幀的體驗都是稍縱即逝的,并不存在一個聯(lián)系不斷的東西構成“我”(內(nèi)觀)。于是,“我”就能用新的理解看待“我”的生活和世界,能使我們活得更自由和豁達。
冥想一年年輕一歲
冥想與其他許多健身方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寧靜,然而,這種看似靜止的寧靜卻蘊含著驚人的力量,它展現(xiàn)出的好處更是一般身體鍛煉所無法比擬的。
美國哈佛醫(yī)學院博士Sara Lazar,在Ted演講上就提出:冥想對于人的大腦在記憶力、延緩衰老和減輕壓力方面都提供了重要幫助。冥想者——能延緩,甚至防止腦皮質結構縮小(延緩衰老);大腦中的海馬體變大(增強記憶力);聶頂葉連接處發(fā)生改變(觀點建構、同理心、慈悲心養(yǎng)成);大腦中的杏仁核變?。偨鈮毫Γ?。
近幾年以哈佛大學或麻省理工大學為首的一流大學中,神經(jīng)學學者們更是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冥想是對腦部網(wǎng)絡的一種刻意訓練,若能專注于當下時刻,長期堅持、持續(xù)刺激,大腦會變得更活躍、更高效。核磁共振掃描顯示,冥想可以使大腦中至少有8個不同區(qū)域的效率得以提升,包括眼窩、前額和海馬區(qū)等,這些都是保持專注力、培養(yǎng)積極情緒、保持穩(wěn)定情緒的部位。
因此,國際權威期刊《神經(jīng)影像》報告顯示,50歲以上人群,每冥想1年,大腦就會年輕1歲。
此外,冥想對于睡眠質量、減輕壓力和焦慮感、記憶力和專注力、免疫力,以及人體的心血管健康也都會有很好的提升效果。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醫(yī)學院就曾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保持兩次、每次20分鐘冥想打坐者,患心血管病的發(fā)病率將下降48%之多。
超80%世界領軍人物首選冥想
隨著腦電波科學的發(fā)展,原本虛無縹緲的情緒、大腦活動,竟可以被追蹤記錄量化。隨之冥想的效果,也不再是神話,而是科學可見的、可衡量的參數(shù)。因此,全球中無論是商界、政界,還是體育界的名人,如Kobe Briant、Steve Jobs、福特汽車的老總都在推崇冥想,有的還是長期練習者。
目前,全球 200 位世界級領軍人物中,超過 80% 都有每天做冥想練習的習慣。冥想培訓也已經(jīng)成為硅谷最受歡迎的培訓課程。谷歌、臉書、Linkedin、 Salesforce都利用冥想課程來幫助企業(yè)和員工獲得更好的效率、創(chuàng)意和工作幸福指數(shù)。冥想除了受到美國西岸的科技企業(yè)的追捧之外,在美國東岸的金融界,也是飽受歡迎。世界對沖基金巨頭橋水基金的創(chuàng)辦者達里奧就公開宣稱,冥想是他致富的最關鍵的因素之一。
蘋果電腦創(chuàng)始人史蒂夫·喬布斯也是禪修冥想的長期練習者。2004年喬布斯被確診患上胰腺癌,醫(yī)生宣布他只有3-6個月的生命,可半年后卻奇跡般生還,他把這次“與死神擦肩而過”視為信奉佛教禪修冥想的結果。多年來,在他20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里面幾乎什么都沒有,但房間中間他打坐的坐墊卻是他最重要的東西之一。作為CEO,喬布斯的重要工作是決策,但每次決策前,他都會先閉目靜坐,冥想是他每日的必修功課。
美國知名女星Heather Graham(海瑟·格拉漢姆)每天在起床后和下午也會各練習20分鐘冥想,她說:“過去我時常因為一些小事情而長期擔心憂慮,其實這都毫無意義。冥想讓我懂得,內(nèi)心的平靜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擁有了這份平靜,就擁有了所有的東西?!?/p>
冥想,就是這樣的工具,幫助我們深度地了解自己,釋放自己,活出真我,收獲更多的幸福感。
與瑜珈大師踏上冥想之路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將我們的大腦比作牢籠:我們的想法像鳥兒,在大腦的牢籠里飛來飛去。為了讓鳥兒安定下來,有時,我們需要的恰恰是一段漫無目的的平靜時光。
而冥想則是讓我們獲得平靜時光的最佳方式。通過冥想,紛繁雜亂的思緒可以安靜下來,讓大腦休息片刻,獲得深度的寧靜。
“一個人越接近內(nèi)心深處,就越接近永恒真理”,而“冥想讓你認識真正的自我,它帶來的變化是別的任何事物都無法給予你的”。這是20世紀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瑜伽冥想大師之一斯瓦米·拉瑪對于冥想的認識。或許跟隨他的足跡,你也可以開啟自己的冥想之旅,找到久違的寧靜與快樂。
冥想的地點可以是家里、鄉(xiāng)村、城市、海邊、山里,如果這個地方相對安靜、整潔、祥和、舒適更為有利。辦公室則不太適合,因為那里總會有事務讓你分心。也不建議在床上冥想,因為那里會讓你聯(lián)想到睡眠。你可以選擇坐在椅子上或是地板上,有一個專門用來冥想的空間。
冥想最佳時段是清晨和深夜,因為這時周圍都安靜了下來,不容易被打擾。清晨則是最適合的,除了安靜,還因為身體已經(jīng)消化了前一天的食物,變得清新而輕盈。每天在固定時間冥想會取得最快的進步。
冥想的姿勢是必須將頭部、頸部和上半身軀干保持在一條直線上,以便自由的使用橫膈膜進行呼吸。相比而言,手臂和雙腿的擺放就顯得無關緊要了。
比起雙腿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擺正頭部、頸部和軀干的位置,保持脊柱垂直。此外,在臀部下方放個墊子會更舒適一些。但無論選擇了什么樣的坐姿,都要經(jīng)常進行練習,不能總是半途而廢去嘗試新的姿勢。持之以恒地使用一種坐姿,日積月累,你會發(fā)現(xiàn)越來越穩(wěn)定和舒適。
冥想的呼吸是必須有意識的重建正常的呼吸模式——平穩(wěn)的橫膈膜呼吸。使用橫膈膜進行均勻呼吸時,呼吸會變得更高效,而頻率則會緩慢許多,因為每次呼吸都帶來了更多氧氣。
練習橫膈膜呼吸的方法:平躺在地板上放松,然后將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肚臍上,這時你很容易就能分辨出自己是否是橫膈膜呼吸:吸氣,腹部上升,呼氣腹部下降,你能感覺到肚臍區(qū)域在輕微運動,在橫膈膜呼吸狀態(tài)下胸部不會產(chǎn)生很大起伏。很重要的一點:在吸氣和呼氣之間不要停頓憋氣。大約需要4周的練習,掌握橫膈膜呼吸后,才能進行其他的冥想練習。
冥想時我們是思考特定的事物還是完全清空大腦?或者是讓注意力隨波逐流?都不是。最好的辦法是不要給自己任何壓力。你越是減少與自己的對抗和壓迫,就越容易放松和安靜下來,而真正的冥想進步就會在這個層面體現(xiàn)。我們賦予意念一個焦點,也就是一些詞匯、聲音或短語,讓它安靜下來。
當意識偏離的時候,你要允許自己目睹或不帶評價的觀察大腦中的聯(lián)想,然后輕柔地將意識重新帶回來。重要的是,不要在這一過程中引發(fā)思想上的斗爭。
總之,冥想的實際操作很簡單:靜坐,將呼吸調整均勻,讓意念平息下來;關注身體內(nèi)部,當意識游離的時候將它帶回。這個過程聽起來很簡單,但是要完成還是有挑戰(zhàn)的,因為意念很靈活,總是保持一定程度的內(nèi)在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