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利明
每天午后總要去池塘邊散步,因此對于那泓池水的變化了然于胸。最深刻的記憶是立春前的那一天,我沿著梨樹一棵棵走過去,望著池里一片衰敗,枯黃的荷梗頗有風(fēng)骨地立在水中央,蓮蓬東一個西一個橫七豎八被冰凍著,整個景象猶如善雕刻的工者隨意而作,卻極有韻味。大自然的美永遠值得人膜拜,并非仰視高山茂林才會使人受到震撼。我在這田野里安享一草一木的歡喜,感染于天地萬物傳遞于心間的清新美好,整個人身心通透。從岸上下到河邊,凝凍的冰面離我越來越近,仿若一塊清澈的碧玉,點綴著形態(tài)各異的荷葉和蓮蓬。玉以無瑕為貴,我卻以為最美的玉是夾雜著一絲絲自然而然的紋路,才顯珍奇,它是一段故事的路過,蘊含了時光的深意。暖陽當(dāng)空,清風(fēng)拂面仍寒,但少了冬季狂號的戾氣,池水被禁錮了一冬依舊默然無言,物候的腳步在悄無聲息地靠近春天。
第二天,媽媽煮了果蔬水端給家里人喝,瓷碗里青白相間的蘿卜和蔥白還有薄薄的雪梨片,搖曳如畫,媽媽燉煮了一整個春天滋潤親人的心脾肺腑。愛本平凡溫暖,融于一粥一飯,許多情感都是這般不著重彩,清淺無痕,身在其中的人并無知覺。吃蘿卜咬春的說法,明代的《酌中志》有記載:“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卜,曰咬春?!贝簹w大地,發(fā)陳更新,大字不識一籮筐的媽媽是一本閱盡人間的老書,銘刻了許多先人深究后才得出的智慧。媽媽這輩子,從不涂脂抹粉,戴金飾銀,是真正的素心人,最愛看她坐在陽光里做針線,一抬腕一垂首,美如草舞花搖。餐桌上,一家人吃著粗茶淡飯,鬧春一般,你一言我一語,說著瑣碎的話?!敖裉炝⒋耗亍!薄班?,我翻了翻老黃歷是農(nóng)歷臘月十九早上5點28分?!薄笆茄剑霞胰嗽诮裉於紩描F火柱往泥土里捅個深孔,插根雞毛進去,到了時辰陽氣從地底下涌上來,雞毛就能瞬間漂浮起來一飛沖天,好看著呢。春來了,哪兒哪兒都是好看的,草兒,花兒,葉子,樹木都襲了生氣,天藍如水彩,云白得更加飄逸,一天一地的生靈萬物被大自然擁在懷里寵溺?!蔽覀兣d味盎然地嘆,春天真好,呆呆地望著春光,幸福得像孩子。
池塘從西北角漸漸開始融化,大約是東南面的圍墻遮擋住了陽光,靠里的冰面還未解凍,太陽和地氣齊心合力在暖化冰冷。荷葉似冬天遺留的陰影,擋不住春的腳步,圓圓的周邊鑲上一抹綠色,散落的蓮蓬漂浮在水上,生動輕靈。幾塊堅硬厚厚的冰塊被春水托著,晶瑩剔透,如一塊塊溫潤的玉,在一片春色里最為耀眼。眼前就浮現(xiàn)出一串項鏈,是曹文軒先生筆下的哥哥青銅做給妹妹葵花的。生活的清貧難不倒樂觀聰穎的少年,為了讓主持校會的妹妹不遜色于任何一個女生,哥哥掰下冰溜子細心打磨制作成形態(tài)各異的冰珠子,串成一串冰項鏈。那夜的燈光下葵花脖頸間佩戴的冰項鏈,璀璨潤澤,舉世無雙。世態(tài)雖炎涼,但生活并非冰冷寒玉,雖說人生長恨水長東,但只要細心盤磨,感染了自身的溫和之氣終會柔潤溫良。賈寶玉銜玉而生,在污濁的世間走一遭,從浮華回歸平淡,最后才悟出寶玉上鐫刻的“通靈”含義。人生苦短,關(guān)山路遙,不如把這一生的時光永恒地凈化清澈,將自己養(yǎng)在其間,歲月愈久,愈加瑩澈通透,直到老成一塊玉,是為生命真諦。
極愛清凈的環(huán)境,亦鐘情收藏純凈之物。曾遇見一位賣玉人,他告訴我,玉原是有生命的,平時取下時要用清水養(yǎng)起來,玉便會越來越通透清靈。古文里曾說,玉,石之美者。也就是說,一個并不出色的人,只要具備樸實的本質(zhì),其實就是一枚尚未雕琢的玉石,隨著世事歷練和人生的深度積累,不斷反省勉勵自己,就會越來越晶瑩透亮。
我的爺爺是個農(nóng)民,耕種之余常讀古卷,習(xí)墨書,眉目間的氣息不同于旁人。他埋頭伏案的時候,小小的我站在書桌旁,猶如沐浴天地清明的恩澤,想來今日我能摒棄世俗紛擾,靜心讀書寫作也是從幼時熏陶出的安寧。時光的吉光片羽,在我的一生里匯成潺潺清水,浸潤身心。我最敬愛的楊絳先生將一生都養(yǎng)在書香里,蟄居時光角落,無聲無息,啃噬書山字海,飽蠹如蟲,打磨出一本本傳世佳作。曾看過先生的百歲照,眉目溫婉,苦難艱辛的磨礪將滄桑都一一打磨成齏粉,時光深處先生如玉。
案頭的白瓷盞中蓄滿清水,水仙花盈盈綻放,扶壓在根須上的石塊飽滿水潤,水里養(yǎng)久了,早已褪掉灰暗浮塵。一如曾經(jīng)的每個人,混沌又青澀,追逐著虛幻的時光徒勞半生,才愛上清水里養(yǎng)玉,識得人間好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