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松
古寺新塑一尊佛像。廟宇依山而建,一側(cè)有一巨石,住持想在石頭上塑佛像。廟雖大,但每月的花費不少,經(jīng)費有限,付不起高工錢。找來過幾個工匠,但因為造像難度較大,報酬低,都拒絕了住持的要求。
這天,一個工匠帶著徒弟過來,準備接下這活。古寺住持提出的條件,他一一答應,對于報酬不那么計較。徒弟在心里暗暗盤算,會花多少時間,做下來會虧多少。但師父正在談,他不好當面提出來。
下山途中,徒弟問師父怎么會做虧本的買賣。工匠說:“別人丟下不做的事情,才是最應該做的事情?!蓖降苷f:“師父,你沒有聽說,不少同行看了后說這個價格沒人會攬下,除非是傻子,出力后賺不到錢么?”工匠說:“你沒有看到,正因為不做的人多,才會引起人們的關注。假如我們做好了,是不是會得到很多人的肯定呢?”
徒弟點了點頭,心想師父所言有道理。他們的技術(shù)不差,但知名度并不高。如果能夠做好這活,自然會受到更多人關注,將來不愁沒有事情做。
跟住持商討好細節(jié)后,工匠和徒弟來到古寺,開始了工作。他們做得非常仔細,不留任何瑕疵。
一段時間以后,佛像順利完成。這一尊佛像外形逼真,惟妙惟肖,看過的人都紛紛夸贊師徒的手藝。由于古寺處于淡季,前來燒香的香客不多,本來說好的工錢又打了折扣。工匠師徒并沒太計較,拿到報酬后就下山了。師徒算了算,按照市場行情,他們虧了不少,但后來,他們卻接到了更大的訂單。
愚者向錢看,智者向前看。做別人不愿做的事情,看似有些愚笨,但從長遠來看,會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