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帥
羅大佑的《童年》我們“80后”這代人都會唱,里面提到的生活場景大部分也是我們小時候生活的寫照: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拼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游戲的童年。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沒有半毛錢。諸葛四郎和魔鬼黨,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
童年的我們,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游戲機,也沒有像現(xiàn)在孩子們手里五花八門的各類玩具??墒窃谀莻€物質(zhì)生活匱乏的年代,我們童年的生活一點也不比現(xiàn)在的孩子差,那是因為當年我們的那份純真、快樂與美好,是現(xiàn)在的物質(zhì)生活無可替代的。在以前的老宣武區(qū)南櫻桃園,有這么一個地方是我們這代人童年的游樂場,它的出現(xiàn),帶給了我們這代人童年難以忘懷的回憶。
這就是南櫻桃園綜合市場,而附近居民們總是親切地叫它“大棚”?!按笈铩钡臍v史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已經(jīng)無從查起,我通過多方渠道,終于在宣武區(qū)地方志里翻閱到了對它的記載,雖然志書里只有短短的一二百字,但是也可以喚醒人們對當年綜合市場的記憶:
南櫻桃園綜合市場建于1989年5月1日,由宣武區(qū)工商投資興建,貫通櫻桃園三條全街,用東、中、西三個獨立的封閉式售貨大樓相串組成,當時一般俗稱一號大棚、二號大棚和三號大棚,大棚營業(yè)面積2200平方米。整個市場的兩端入口處均為仿古式的二層門樓,建筑在當年可謂新穎獨特。門樓上設(shè)外賓接待室和工商管理所及市場管理辦公室。營業(yè)大廳內(nèi)主要經(jīng)營魚、肉、水產(chǎn)、禽、蛋、蔬菜、調(diào)料、糧食、食油、干鮮果品、服裝鞋帽、兒童玩具、漫畫、工藝品、各種小吃及花鳥魚蟲等。
如今的櫻桃園三條早已找不到原來的影子
“大棚”的出現(xiàn),最重要的功能定位,是首先解決當時南城人買菜不便的麻煩,它的親民程度,絕對可以成為大家的特殊“鄰居”。一號大棚我記得是賣調(diào)料、糧油和各類美食小吃的,三號大棚賣各種蔬菜和肉類,因為小時候我對吃的不是太感興趣,屬于那種有口吃的就樂得美滋滋的孩子,所以對第一和第三號大棚里具體都賣什么已經(jīng)記不清楚了,只記得每個月全家人的口糧都要在這里買。
二號大棚扮演的角色就是我們這代人童年的“游樂場”,它在南城孩子們心中的地位絲毫不比迪士尼樂園在現(xiàn)在孩子們心中的地位差,因為這里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無限趣味。
很多人會好奇,究竟二號大棚里有什么東西可以讓當時的孩子們對它有這么深厚的感情和親切的回憶呢?說得直白點兒,二號大棚專門售賣當時流行的玩具和漫畫,對于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這里賣的玩具和漫畫,可以說是全北京四九城最全乎、最時髦的。只要一到放學和周末的時候,不管男孩、女孩都會主動、乖乖地跟著父母到“大棚”里來買菜,買菜是假,真正目的都是想借著買菜的機會,到二號大棚里的玩具攤兒上挑上幾件自己可心的玩具。我就是二號大棚的忠實粉絲,那時候我正在上第四幼兒園,這個幼兒園正對著大棚,只要幼兒園一下課,我迫不及待地纏著父母,拉著他們的手帶我進大棚去走一圈兒,哪怕什么都不買,也要看看,然后心滿意足地再回家。
特種部隊小人。當時盒裝的賣10元,散裝的賣5元,盜版的1.5元到2元,武器2毛到5毛。真是種類繁多應(yīng)有盡有,不怕你在攤位上半天找不著,就怕你認都認不全。
變形金剛,隨時變形狀
“比斯特人”如今留著它們的都屬于有心人
童年的第四幼兒園已經(jīng)成了大工地
功能強大的不只有“特種部隊”班底,變形蛋也以其大開腦洞的功能,在玩具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它們可以變成各種動物、昆蟲和妖魔。那時候我們見到的都是盜版的,現(xiàn)在一看網(wǎng)上的市價,這么一個小玩意兒要500元以上,真后悔自己早先珍藏的那幾個蛋都扔了……
動畫片無論在何種年齡的孩子心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以動畫片帶動的玩具市場,勢必會人氣爆棚,想想這應(yīng)該算是“衍生商品”行業(yè)的鼻祖了。
當時每天回家都要看動畫片《忍者神龜》,于是“網(wǎng)紅同款”應(yīng)運而生,記得當時大棚里是賣4元一個。
動畫片《圣斗士》相信不少人還記得,天馬流星拳、廬山升龍霸、鉆石星辰拳、鳳翼天翔,這些名字不僅是在當時,就算是到現(xiàn)在,好多人都耳熟能詳。為玩具中的主人公戴上裝備,化身動畫角色,它們?nèi)A麗變身的同時,也一定會成為主人各自戰(zhàn)營中的得力戰(zhàn)將,這些圣斗士們一直陪伴著我們,走過了童年的美好時光。
基本上當時的孩子都能喊出幾句“變形金剛,隨時變形狀”“汽車人出發(fā)”的臺詞。沒錯!當時的男女老幼,誰沒見過、玩兒過變形金剛啊。事實證明,這么幾十年下來,變形金剛依舊是最紅、最有生命力的大IP,幾乎無“人”可及,金剛們在改編、升級的道路上越走越寬敞了,而變形金剛玩具則以其尊重原創(chuàng)的不變原則,堅守著幾代人的童年記憶。
當年的動畫片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忍者神龜》《變形金剛》屬于歐美派經(jīng)典作品,而日本動畫也占有半壁江山。如《超時空要塞》,最著名的科幻動畫片之一,三段式飛機變形,多少孩子夢想得到一架。女主角林明美,一首《可曾記得愛》我到現(xiàn)在每晚睡覺的時候都會聽一遍。那曾經(jīng)的美好記憶和感覺,不僅只是童年的鎏金片段,更是貫穿半生的珍貴典藏,歷久彌新。七龍珠則帶著不少風趣的調(diào)皮與英雄蛻變的驚喜,為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每周我們都要到書攤上看看有沒有更新,大多數(shù)的時候我們身上都沒有錢,只能厚著臉皮去書攤上蹭書看,經(jīng)常是看著看著就被書攤老板拿著雞毛撣子趕,“小孩兒,不買別看!”我們只能灰頭土臉、依依不舍地離開?,F(xiàn)在的孩子們恐怕再也沒有蹭書看這種故事了吧。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歷史,有一個時代的特色,作為過來人再看,我們那時候真是有種匱乏中滿溢的充實和幸福……
別以為小小的玩具不值什么錢,在當時也有玩具中的貴族。當年“大棚”里賣得很火的小人——比斯特人,我記得是兩元錢一個?,F(xiàn)在隨便一個小人,在著名的易趣網(wǎng)上標價合成人民幣都是幾百幾千元,真是物以稀為貴。而當時連小姑娘都喜歡看的《神龍斗士》,我們的救世主瓦塔諾、西米果和施巴拉古大師。當時的大棚里,一小盒就要50“大洋”,家長可不是誰都會給我們買這么貴的玩具,相信擱現(xiàn)在,這樣的玩具肯定也會身價倍增。
上面的內(nèi)容其實只是當時流行玩具的冰山一角,正是這些玩具陪伴著我們度過了難忘的童年。大棚里除了這些玩具,還有這么一件事至今讓我記憶猶新,發(fā)生的時間大概是我上小學的時候。那是一個周日,老爸竟然主動要帶著我去大棚逛逛,這可是破天荒的事情,以前都是我求著、纏著才答應(yīng)的。到了大棚才知道,原來是要給媽媽買一件生日禮物(二號大棚里還賣各種工藝品和小禮品),這也是我第一次給媽媽選禮物,對于當時的我來說,這是一件無上光榮的任務(wù)。為了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wù),我們走遍了一個個工藝禮品的攤位,認真挑選著禮物,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終把目光落到了一架紅色三角鋼琴造型的八音盒上。它精美的外形,擰滿發(fā)條后一首優(yōu)雅的《致愛麗絲》鋼琴曲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和老板一番討價還價后,最終以40塊的價格成交。隨后選了自己稱心的包裝紙,心滿意足地把這架小鋼琴帶回了家,這是我有生以來送給媽媽的第一個禮物,就是因為這個禮物,讓我以后和真正的鋼琴結(jié)了緣分,從此踏上了學琴路,這一學就是十年,現(xiàn)在我家里還有一架鋼琴。
雖然南櫻桃園大棚早已隨著北京城的升級改造不復存在,但是它帶給我們“80后”孩子童年的快樂和幸福,永遠留在我們記憶的深處。此文獻給已經(jīng)為人父為人母的“80后”們。
(編輯·郎永)
332178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