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愛軍
(圖/視覺中國)
有一種情緣會相伴永遠,有一種情結(jié)會縈繞一生,有一種情緒會矢志追隨,這就是對文字的信仰,對書香的迷戀,對筆墨的虔誠。
19歲那年,我報名參軍離開故鄉(xiāng)。生平第一次離家那么遠、那么久,對初出校門便進營門的我來說,內(nèi)心既有期待更有迷茫。好在沉重的行囊里,還帶了錢鐘書、沈從文等名家的書。訓練之余、想家的時候,翻閱幾頁與大師對話,結(jié)合部隊工作生活寫下幾段感悟,為緊張的軍營生活增添了幾許色彩,也帶給了我不少克服陌生環(huán)境和艱苦訓練的勇氣。
那時候,最值得高興與期待的,就是開飯時軍營廣播常常會采用我的投稿。每當聽到播音員念到自己的名字,連隊干部和班長們投來的贊許目光,戰(zhàn)友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誠稱贊,如明媚的陽光照亮心田,激勵著我以更大的熱情和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讀書寫稿中去。新兵連結(jié)束的時候,我一個人采用的稿件竟然趕上了一個連隊,所以當機關(guān)來挑人的時候,指導員很自然地推薦了我。
從老連隊調(diào)到機關(guān),中間過去了2個月的時間,這期間我被分配到某海防哨所。日升日落、潮漲潮跌,是執(zhí)勤時看得最多的景象,面對浩瀚無垠的萬里海天,就連望遠鏡里的點點船影都成了奢侈的風景。休息間隙,我總會泡在哨所的閱覽室,一頭扎進文學或歷史的海洋。這是我平淡生活里的甜蜜時刻,一本書看完,抬頭時常常已不覺過去好幾個小時,窗外的天色也已暗了好幾個色度。這時候,內(nèi)心是充實的,精神是滿足的。感謝閱讀,一本本好書如一道道光溫暖心田照亮前路,給我增添了無窮信心和力量,讓我在失意的時候不失落,孤獨的時候不迷茫。后來,我把哨所的生活寫成散文,并被軍區(qū)報紙刊用。這是我人生第一篇文章見報,那份報紙我一直珍藏著。
后來,我考上了軍校,從東海前哨來到江城武漢就讀。大學時期正是精力最好、牽扯最少的時候,是讀書學習的“黃金期”。在完成規(guī)定的學業(yè)之余,我常常利用休息時間學習新聞寫作,并嘗試著向《解放軍報》和當?shù)貓笊缤陡??!坝兄菊?,事竟成”,沒想到我采寫的軍校生活特寫,沒多久就被《解放軍報》刊用了。學院校園網(wǎng)在醒目位置進行了轉(zhuǎn)載,晚點名時還得到了隊長點名表揚。初戰(zhàn)告捷,極大振奮了我爬格子的信心,更堅定了我筆墨相伴的恒心。此后,我先后在《解放軍報》《長江日報》和《武漢晨報》等報紙發(fā)表文章50余篇,并被學院記三等功一次,成為同屆學員中第一個立功受獎的。
因為會寫點東西,軍校畢業(yè)分配到部隊后,我很快被選調(diào)到政治部從事宣傳工作,并被派往軍區(qū)報社學習。報社是大筆桿子們聚集的地方,在那里我系統(tǒng)地學習了新聞采寫知識,接觸到了新聞策劃與寫作技巧,學會了研究報紙和追蹤熱點?!懊罟P生花,文如其人”,報社老師們正直的人品和深厚的功底令我折服,應(yīng)當說是真正開闊了眼界、鍛煉了思維,也真切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稚嫩。這促使我下定決心從“小學生”做起,始終放低姿態(tài)和心態(tài),做到干中學、學中干。在部隊從事宣傳工作的5年時間里,我堅持用紙筆反映工作,用筆墨記錄生活,先后在中央和省部級報刊發(fā)表文章400余篇,并成為軍區(qū)報社的特約記者,連年獲得新聞質(zhì)量獎。盡管后來因工作調(diào)整離開了宣傳崗位,但不管在哪個地方、什么崗位,熱愛讀書寫作的習慣從未改變,用筆墨記錄工作生活的習慣從未改變。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边@些年經(jīng)歷了多次崗位調(diào)整,前后多次搬家,很多東西都丟棄了。但對于因?qū)懽鳙@得的厚厚一摞證書,以及發(fā)表在各類報刊上的文章剪貼本,我始終珍藏著。這是個人成長進步的一個個足跡,忠實記錄了一段心路歷程,時常翻閱可以觸摸到當時的心境,感受到往昔酸甜苦辣的一幕幕,提醒著我不忘來路再續(xù)征程。
一生一世筆墨情,筆墨情懷縈繞終生。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