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琦
指導專家·慕彰磊(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皮膚性病科主治醫(yī)師) 祝捷(中日友好醫(yī)院中醫(yī)院糖尿病科副主任醫(yī)師)
2019年3月5日,曾經的“中國煙草大王”、褚橙創(chuàng)始人褚時健先生因糖尿病并發(fā)癥離世。褚時健先生這么堅韌不倒的一個人,卻“倒”在了糖尿病并發(fā)癥上,很多人不禁驚呼:糖尿病并發(fā)癥猛于虎!那么,為什么糖尿病如此可怕?
糖尿病真正可怕之處在于由他引起的并發(fā)癥。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計,糖尿病是目前已知并發(fā)癥較多的一種疾病,并發(fā)癥高達100多種。長期血糖升高(一般5~10年),就會損害全身各個器官,主要表現在神經系統、腎臟、視網膜、心血管系統等出現異常。
糖尿病的并發(fā)癥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對糖尿病患者造成主要傷害的就是慢性并發(fā)癥。其中,糖尿病心血管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眼病及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危害較大的四大并發(fā)癥。
心血管并發(fā)癥:常見的心血管并發(fā)癥有冠心病、心臟擴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跳過速、心絞痛、心肌梗死等。據統計,糖尿病患者一半以上死于心腦血管疾病,現在國際上已經將糖尿病視為冠心病的等同病癥,糖尿病病人發(fā)生冠心病的機會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3倍,死亡風險達到3~5倍。目前女性患心血管病危險性增高尤為明顯。絕經前女性的抗動脈粥樣硬化保護作用在糖尿病女患者中幾乎完全喪失。
糖尿病腎?。阂卜Q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癥,是糖尿病常見而難治的微血管并發(fā)癥,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表現為尿蛋白、腎炎、腎衰、尿毒癥等病變。糖尿病腎病屬于微血管病變,約30%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20%~5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會發(fā)生,是我國、美國、歐洲慢性腎病最常見的單一病因。1型糖尿病確診15~20年,以及2型糖尿病確診5年以上就容易發(fā)生糖尿病腎病4期,如果管理不善,進展到5期就會加重成尿毒癥。據統計,糖尿病患者中有10%死于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眼?。禾悄虿』颊哐劬Ω鞑课痪沙霈F病變,屬于微血管病變,如角膜異常、虹膜新生血管、視神經病變、虹膜炎、青光眼、白內障等。在美國,糖尿病眼病是成年人致盲的首要原因。糖尿病患者致盲概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5倍。
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神經病變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結果,出現足部疼痛、潰瘍、肢端壞疽等病變,嚴重者甚至截肢。全球約15%的糖尿病患者會在某個時間發(fā)生足部潰瘍或壞疽,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5~40倍。
除此之外,據調查發(fā)現,糖尿病患者比較容易患帶狀皰疹。大概13%的2型糖尿病患者得過帶狀皰疹,該并發(fā)癥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發(fā)病率比較高。帶狀皰疹最明顯的一個癥狀就是神經痛。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潛伏在神經節(jié)中,當病毒被激活時,就會沿著感覺神經下行到達神經所支配的皮膚,并引起感覺異常,出現各種神經疼痛,比如針刺痛、刀割痛、灼燒痛等。在臨床中有不少患者常因疼痛劇烈而無法忍受,因此帶狀皰疹也被稱為是糖尿病最痛的并發(fā)癥。
糖尿病并發(fā)癥的治療,主要包括三高指標檢測、生活方式改變、藥物治療等3個方面。
第一,關注三大指標。血壓:糖友血壓須降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老年患者要降到150/90毫米汞柱以下。如能耐受,可降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下。血糖:包括空腹、餐前、餐后2小時、睡前等時間點的血糖。血糖控制穩(wěn)定的病人,挑幾個點測就可以了;血糖控制較差者,應增加監(jiān)測頻率。每3~6個月到醫(yī)院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可以了解長期的血糖控制情況。需要注意的是,血糖不是越低越好,過高的血糖和頻繁的低血糖都會促進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所以控制血糖需要因人而異。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低于2.6毫摩爾/升,有冠心病史的糖友應低于1.8毫摩爾/升。建議2型糖友至少每年全面評估一次心血管病變的危險因素。
第二,改善生活方式。一是飲食調整,控制總熱量,不可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二是戒煙限酒,愛喝酒的人要控制量,平均每天不超過25克酒精(約為50克白酒)。三是堅持鍛煉,消耗多余的熱量和血糖。每周鍛煉不少于5次,每次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以微微出汗為宜。改善生活方式是所有治療的基礎,否則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都會大打折扣。
第三,合理選擇藥物。專家建議,2型糖尿病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血糖管理的總原則是兼顧降糖有效性和心血管安全性,且優(yōu)先考慮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的降糖藥,如二甲雙胍、GLP-1類藥物、SGLT-2抑制劑等。有些降糖藥和心血管藥物之間存在相互作用,有某些并發(fā)癥的糖友選擇藥物也應謹慎。糖友治療中要堅持定期復查,請內分泌科和心內科醫(yī)生綜合判斷病情。
老糖友面臨的“心”風險會隨年齡增長和病程延長而增加
英國著名醫(yī)學雜志《柳葉刀》曾發(fā)出過一句警告:“人類可以打贏降血糖的戰(zhàn)役,卻可能輸掉征服糖尿病的戰(zhàn)爭?!逼渖顚雍x是:以往過于追求降糖效果,嚴格控制降糖目標,而忽視了這一過程中的低血糖、心血管風險等問題,以致降糖帶來的獲益大打折扣,患者的各種并發(fā)癥風險依然存在。
研究發(fā)展,2型糖友的心血管病死亡風險比一般人群高2~4倍。在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72%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合并血脂紊亂、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據我國糖尿病預防領域中“大慶研究”數據顯示:不論男性還是女性糖尿病患者,均有約一半死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心血管并發(fā)癥已成為糖尿病管理的巨大挑戰(zhàn)之一。因此積極控制和消除各種影響心血管的危險因素,對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十分重要。目前,2型糖尿病的治療仍以降糖及減輕癥狀為主要目標,但這是遠遠不夠的。
糖友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隨糖友年齡增長和病程延長而增加。如果糖友長期有高血糖、血脂紊亂、高血壓、肥胖(特別是腹型肥胖)等癥狀,也容易患上心腦血管病等并發(fā)癥。專家建議糖友要在控糖的同時,全面管理好危險因素,包括降壓、調脂、減重等。這些措施能將患心血管病風險降低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