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汝海
摘 ? ?要:近年來,我國建筑科技迅猛發(fā)展,而在橋梁建設技術中,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箱梁技術應用也更為廣泛,此類結構具有整體性好、抗扭能力強,易于施工等優(yōu)勢。但在設計過程中,其也存在一些技術上的不足和問題亟待解決,否則將對橋梁結構安全、耐久性等造成影響。為此,必須重視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箱梁結構設計研究工作。只有保證設計的合理性、科學性,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橋梁質量,保證橋梁使用性能,延長橋梁使用壽命。
關鍵詞: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箱;橋梁結構;設計
1 ?引言
在橋梁設計中,經常會面對如何選擇各構件的斷面尺寸等問題。如何將各構件斷面尺寸擬定得更合適,如何修正斷面的初始尺寸使其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又能節(jié)省材料用量,目前主要依靠設計人員的經驗及參考已有的設計實例。一個橋梁結構,經修改后的設計是否最優(yōu),缺乏理論上的依據,把結構的優(yōu)化方法引入結構設計中,它能夠給結構設計的最優(yōu)性賦予明確的科學根據。
2 ?預應力連續(xù)箱梁結構優(yōu)勢
簡支梁自身結構特點使其跨徑通常在30m以內,如果跨徑過大,一方面技術難度較高,另一方面也不經濟。就目前而言,在國內簡支梁有著重要地位的空心板,其跨徑不超過20m,若跨徑必須超過20m,則以T梁、連續(xù)箱梁或小箱梁為主。其中T梁和小箱梁通常為先簡支后連續(xù),存在難以適應線型、需要體系轉換及梁片數量過多等問題。但預應力連續(xù)箱梁采用整體澆筑,不僅跨越能力較大、受力清楚合理,而且適應線型能力強,造型良好,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經濟水平日益提高的情況下,橋梁設計重心逐漸由經濟性上轉向保證美觀和舒適上,這使得預應力連續(xù)箱梁在諸多設計方案中脫穎而出,成為首選方案。城市橋梁、對美觀有著較高要求的公路橋梁、曲線半徑相對較小的橋梁,都建議優(yōu)先考慮預應力連續(xù)箱梁結構。
3 ?預應力連續(xù)箱梁優(yōu)化設計常量選定的基本原則
3.1 ?合理布置橋跨
由于預應力連續(xù)箱梁結構連續(xù)變形的特點,邊跨與中跨之比是否合適將直接影響結構的受力合理性。若邊跨與中跨之比太大,邊跨結構的縱向剛度偏小,與中跨結構的剛度不匹配,在恒載與活載作用下,邊跨會出現較大的主拉應力。同時,若邊跨與中跨之比過小,會使中跨跨中彎矩過大,而邊跨支點可能會出現向上的負反力。一般情況下,等高度預應力連續(xù)箱梁邊跨與中跨之比可采用0.6~0.8,條件受限時也可采用等跨徑;變高度預應力連續(xù)箱梁邊跨與中跨之比可采用0.55~0.6。
3.2 ?腹板、頂板及底板厚度
(1)腹板。腹板的最小厚度首先要滿足構造需要,并最終取決于受力要求。美國和歐洲規(guī)范也只給出預應力管道間的最小凈距、保護層厚度,未明確腹板的最小厚度。因此,對于中等以上跨徑的預應力混凝土箱梁結構,隨著跨徑的不同、構造要求和受力需要,跨中腹板的厚度一般為40cm~60cm,支點腹板厚度一般為60cm~80cm。
(2)頂板與底板。對于頂板,其厚度既要滿足橋面橫向彎矩的要求又要滿足布置縱、橫向預應力鋼筋的要求。腹板間距在3.5~7之間時,頂板厚度一般為20cm~30cm。對于底板, 其厚度需滿足縱向抗彎及板內配置預應力鋼筋和普通鋼筋的要求。在等高度預應力連續(xù)箱梁中,底板厚度一般為20cm~25cm;在變高度預應力連續(xù)箱梁中,其厚度隨負彎矩的增大而從跨中至支點逐漸加厚,支點底板厚度一般為支點梁高的1/10~1/12;跨中底板厚度一般為25cm~30cm。
3.3 ?懸臂板長度與厚度
懸臂板長度和腹板間距是調節(jié)橋面板彎矩的主要手段。懸臂板長度一般為2.0cm~4.5m,懸臂端部厚度一般為16cm~20cm,懸臂根部厚度與懸臂長度相適應,一般為40cm~60cm。
3.4 ?橫隔梁的配置
預應力連續(xù)箱梁結構中橫隔梁的基本作用是增加截面的橫向剛度,限制畸變應力。由于箱梁截面具有很大的抗扭剛度,所以目前很多國家認為可減少或不設置中間橫隔板,而僅在支點處設置橫隔梁以利于減小支點附近的主拉應力。因此,一般在箱梁每個支點部位設置橫隔梁,若為彎箱梁,當內半徑在240m以內時,需進行跨間橫隔板的設置,它的間距需通過結構分析而定。位于邊支點上的橫隔梁,其厚度在0.8m~1.2m的范圍內取值,而位于中支點的橫隔梁,其厚度以支座所在位置等為依據通過受力計算而定,一般要達到1.2m以上,并且還要適應構造方面的要求。
4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箱梁橋梁結構設計要點分析
4.1 ?預應力連續(xù)箱梁構造設計要求
(1)梁高設計要求。對于等高度預應力連續(xù)箱梁,梁高一般選用主跨跨徑1/15~1/20。對于變高度預應力連續(xù)箱梁,支點梁高通常選用主跨跨徑的1/15~1/18,而跨中梁高為主跨跨徑的1/30~1/50。(2)梁底曲線設計要求。對于變高度連續(xù)箱梁,一般選取圓曲線、拋物線及折線等作為梁底曲線,但通常選用拋物線居多。采用拋物線時,需擬定多個拋物線指數,對其結構影響程度進行分析,梁底拋物線指數變化過程中,支點彎矩影響較小,基本沒有變化。受影響較大的指標為跨中撓度、截面上緣應力,在不斷增大拋物線指數的過程中,跨中撓度也隨之增大。通常需要經過反復試算,最終確定最優(yōu)拋物線指數。
4.2 ?預應力連續(xù)箱梁鋼束配置設計
對于預應力連續(xù)箱梁,其鋼束配置可以分為三種,即縱向、橫向與豎向。在中等跨徑中,僅配置縱向鋼束即可;在大跨徑中,需要配置縱向和豎向鋼束。豎向鋼束作用在于提高抗剪能力,改善支點的主應力;橫向鋼束一般在懸臂超過2.5m的情況下配置,能提高懸臂板自身抗彎能力。為預應力連續(xù)箱梁進行鋼束配置時,需要嚴格遵循以下原則:(1)避免設置反向連續(xù)束,這樣將會造成摩阻損失,使預應力施加的效益大幅降低;(2)鋼束的布置除了要滿足受力條件,由于它處在超靜定體系,還要防止結構次內力產生;(3)對材料經濟指標是否先進進行考慮,這主要和橋梁結構體系、規(guī)格尺寸及施工方法等有關;(4)鋼束的配置要便于施工,不可隨意將其切斷,否則結構中將存在很多錨具。
4.3 ?預應力連續(xù)箱梁普通鋼筋配置設計
結合過去的經驗,對于預應力連續(xù)箱梁結構,通常按正常使用狀態(tài)下的截面應力來設計,根據構造要求對普通鋼筋進行配置即可,僅腹板的箍筋在某些時候需要按照計算進行配置。在順橋與橫橋向的上、下緣都按照10cm~15cm的間距配置φ12~φ16鋼筋;在腹板的側面,以10cm~15cm的間距配置防裂筋;對于腹板箍筋,需根據抗剪計算結果確定數量和間距。但要注意,橫隔梁上的配筋通常較多,同時所用鋼筋的直徑還很大,在布置的過程中要注意防止和鋼束發(fā)生沖突。盡管普通鋼筋按照構造要求進行配置即可,但在實際的設計工作中也不可輕視,保證配筋合理性,除了能為施工提供方便,還能對結構的受力予以改善,有效減少運營過程中病害的發(fā)生,進而提高結構的耐久性。
5 ?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橋梁中最常見的結構類型之一,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箱梁具有良好穩(wěn)定性、承載力較大、不會產生較大變形量,同時其還具備極強的抗震性能。于橋梁設計而言,為提高結構整體受力,確保結構安全,必須重視結構設計,并不斷的進行完善和更新。在設計過程中應對多方面條件綜合考慮,只有保證結構設計合理,才能提高橋梁的承載能力和使用性能,從而延長橋梁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 邱明紅,邵旭東,甘屹東.單向預應力UHPC連續(xù)箱梁橋面體系優(yōu)化設計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17(11):91~101.
[2] 呂熙.預應力橋梁現澆連續(xù)箱梁上部結構施工工藝[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7 (4):100~101.
[3] 張鵬.預應力橋梁現澆連續(xù)箱梁上部結構的施工技術[J].四川建材,2018(11):122~12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