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廣華
新課標積極倡導在語文教學中鼓勵學生的研究與探索能力,其中明確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且要求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性閱讀的能力。探究性閱讀避免學生被動接受,而強調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閱讀材料的內涵,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探究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下面以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詹天佑》一課為例,討論基于探究性閱讀策略的高年級語文課堂構建方法。
一、探究性預習,提高閱讀質量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是學生課堂學習的起點,也是探究性閱讀的起點。新課標中指出學生要“養(yǎng)成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換圖書資料”,并在五年級下冊語文中安排了一個讀寫例話“注意收集有關的資料”。探究性的預習,即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課前自主進行收集相關資料并進行自主性學習。此處需要注意的是,自主性學習并不是學生無目的的學習,而是在教師的明確任務指引下的自主學習,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保證閱讀質量。
在《詹天佑》的預習任務中,除了常規(guī)的學習生字,詞語以及閱讀課文之外,教師布置了課外收集當時修建鐵路相關資料的任務并請同學們講解。同學們查找到的代表性資料如下,南口到八達嶺的具體高度:“由南口至八達嶺,高低相距一百八十丈,每四十尺即須墊高一尺?!闭蔡煊咏o他的美國老師諾索樸夫人的信中說:“如果京張工程失敗的話,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國工程師的不幸,同時帶給中國很大損失。在我接受這一任務前后,許多外國人露骨地宣稱中國工程師不能擔當京張線的石方和山洞的艱巨工程,但是我堅持我的工程。”鐵路1905年9月4日正式開工,12月12日開始鋪軌。就在鋪軌的第一天,一列工程車的一個車鉤鏈子折斷,造成脫軌事故。這一下成了中國人不能自修鐵路的證據(jù),各種誹謗中傷紛至沓來。但詹天佑沒有驚慌失措,反倒冷靜地想到:此路坡度極大,每節(jié)車廂之間的連接性能稍有不固,事故就難避免。為此,他使用了自動掛鉤法,終于解決了這個問題。京張鐵路經費全靠關內外鐵路的贏余,而此款卻被控制在英國匯豐銀行手中,正當進入第二段工程時,匯豐銀行故意刁難,拖付款餉,造成誤工。可以看出,資料查找的過程中學生很好地發(fā)揮了主動性,并有針對性地查找了修建鐵路相關的背景資料。這些資料能夠及時地補充課文的背景,使得同學們對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面臨的困難以及詹天佑表現(xiàn)出來的愛國精神有了更具體的認識。
二、探究性解讀,突出閱讀重點
(一)語句的對比性推敲閱讀
選入語文教材的課文,都是典范的作品,語言都是經過作者的詳細推敲得到的。教學中通過對這些細節(jié)的解讀與品味,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性閱讀,進行訓練學生的語感。下面以《詹天佑》中幾個代表性的句子為例來說明:①“這是第一條完全由我國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通過去掉“第一條”和“完全”兩個詞后的句子“這是由我國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與原句的對比,引導學生體會這兩個普通詞匯在這里代表的深刻含義?!暗谝粭l”強調了開創(chuàng)性,“完全”強調了民族的獨立性。從而通過這兩個平常通俗的詞語表達出作者對詹天佑的敬佩之情。②“各國著名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至于中國人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在這個句子中,“著名”“也”“不敢”以及“輕易”四個詞語從語氣上反映了修建鐵路的艱難,后半段中的“無論如何”一詞則表達了外國人對中國工程師的蔑視。另外,前后半段中“各國”和“中國人”是似乎矛盾的說法,各國不包含中國嗎?作者這樣描寫把帝國主義根本就沒有把中國當作主權國家的態(tài)度給表現(xiàn)出來了,教學時教師可指導學生采用對比朗讀,前半句讀出外國人的狂妄、后半句讀出對中國和中國工程師的輕蔑。③“哪里要開山,哪里要架橋,哪里要把陡坡鏟平,哪里要把彎度改小,都要經過勘測,進行周密計算?!?上面的句子用了四個“哪里”,為什么?去掉行不行?“哪里”在這里指的是很多地方都需要考慮開山、架橋、鏟平陡坡、修改彎度。這是京張鐵路的特點。許許多多的地方都需要進行細致的勘測和周密的計算,這是多大的難度啊!文中用四個“哪里”和一個“都”連接起來突出了詹天佑修建鐵路極大的工作難度以及認真程度。類似的句子還有“帶著…,扛著…,背著…”,“白天…,完善…”。
(二)動手動腦,深入閱讀
在講授開鑿居庸關、八達嶺隧道時,常規(guī)做法是教師播放PPT動畫,學生根據(jù)動畫來理解兩段隧道不同的開鑿方法。采用這種直接給予的方式教學過程會比較順利,但不利于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主動研究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采用讓學生閱讀課文后畫圖,教師進行點評引導的方式。
從教學實際效果看,學生自己動手畫施工示意圖,學生的閱讀和思考積極性明顯增加,課堂不再單調刻板,在饒有興致的畫圖和討論中,理解了課文的內容,體驗了探究的樂趣,達到了探究性閱讀的目的。
三、探究性拓展,增強閱讀收獲
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時,還要進行引導性的拓展,以便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增強學生的閱讀收獲。在詹天佑一課中也可進行這樣的嘗試,在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請學生為我們心目中的英雄——詹天佑寫一段頒獎詞,要寫得樸實而真摯。
參考文獻:
[1]張萬泉.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J].西部素質教育.2017(02).
[2]馮麗.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7(06).
[3]任春梅.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5).
[4]鄧桂香,劉國華.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7(19).
[5]李立娜.如何構建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J].才智.2017(04).
[6]羅天生.對小學語文靈活教學的探究[J].江西教育.2018(06).
[7]謝彩霞.微課之于小學語文教學的作用研究[J].華夏教師.201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