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波
摘 要:要求學生寫一手規(guī)范的漢字,已成共識。在平時的教學中,筆者通過“起于興,承于法,轉于評,合于毅”的嘗試,將練字融入日常的各科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提筆即是練字時”的意識。做到不管是什么場合,不管什么時間,只要提起鋼筆來寫字,就要嚴格遵守正確的寫字姿勢,養(yǎng)成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關鍵詞:提筆即練字 起承轉合 習慣 意識
筆者在指導學生寫字的過程中,發(fā)現學生練字時經常只顧寫寫寫,似乎是一種機械地重復。練好字的欲望似“無源之水”即將枯竭。為此,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引入“起于興,承于法,轉于評,合于毅”的活水,將練字融入日常的各科作業(yè),促使學生養(yǎng)成“提筆即練字”的好習慣。
一、起于興,練字的激情噴薄而出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興趣”。重視學生對寫字興趣的激發(fā),發(fā)揮榜樣作用,促使練字的熱情如泉般噴薄四溢。
1、學生榜樣
在班級的展示墻上布置專屬的寫字作品展示的區(qū)域,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作業(yè),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寫好字的欲望,努力練習,盡快讓自己的作品上墻。
2、自我榜樣
每個學生定期在自己的座位旁邊張貼自己近期寫得最漂亮的字,向大家進行展示,同時也督促自己要像展示的字那樣認真書寫。
二、承于法,為規(guī)范練字保駕護航
(一)練好“雙姿”,寫好字的“登船票”
正確的握筆姿勢和端正的坐姿是寫好字的前提。筆者對學生執(zhí)筆姿勢保持情況從“一寸距、二指圓、掌心空和靠點正”四個維度進行了觀察并記錄。圖1學生的執(zhí)筆保持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均呈下降趨勢,保持最差的是一寸距,只有68%的學生堅持。對學生坐姿保持情況從“頭正、身直、臂開、腳平”四個維度進行了觀察并記錄。圖2,學生坐姿的保持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均呈下降趨勢,保持較差的是頭正和身直。
因此,在課堂上,每次寫字前,筆者必先檢查學生的“雙姿”,人人做對了,再開始寫字。
(二)寫字技巧,寫好字的“點金石”
1、基本筆畫
每個字都是由基本的筆畫構成。所以,寫好字,就應該寫好每一個基本筆畫,書寫一個筆畫都要經歷起筆、行筆、收筆這幾個過程。
(1)圖演法
以“捺”為例,見圖:
每個基本筆畫的走勢圖,把它分解成幾個小步驟,讓學生按“1、2、3……”的順序來說,邊說邊用手在自己的手心里、大腿上甚至肚子上進行筆畫練習,通過皮膚的感覺來體會筆畫的緩急輕重。
(2)實驗法
有些筆畫學生容易混淆,比如“豎彎”與“豎折”,學生把它們放到字中后,往往不是把“彎”寫成“折”就是把“彎”寫成一個鉤子狀,少了“豎彎”的感覺。這時,用一根吸管,給學生做個實驗,讓學生觀察不同點,學生很快會發(fā)現:“豎彎”是一個弧形,“豎折”是個硬角。如下圖:
2、間架結構
漢字的結構變化極多,雖方塊形是其形體特點,但偏旁的寬窄、高低變化比較多樣,提醒學生注意具體分類。
(1)輔助線定位
一個字整體位置的把握,有時需要作些輔助線。老師幫助學生分析字形時,可用粉筆作一些輔助線,如“例”字的對角線,“廬、瀑”字的“十”字線。
(2)關鍵筆畫定位
漢字里有些筆畫對整個字的重心平穩(wěn),結構舒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有了一定的寫字基礎后,學生不用每一筆去分析,只要提醒關鍵的一筆定好位置,字就漂亮了。
(三)讀好“帖”,寫好字的“助推器”
讀帖,是寫好字的重要方法。說“讀”,是“觀”其形,“會”其意。這里的“帖”指的是語文書文后方格里要求四會的字。這本字帖和學生朝夕相處,容易入帖。
1、引導學生在“范帖”中感受美
感受美的重要途徑是觀察。語文書上每一課文后方格里的范字,就是學生手里最好的字帖。觀察范字,可以優(yōu)化學生的注意品質,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更是寫好字的必要準備。觀察范字,一定要強調順序:先觀察筆畫形態(tài),感受漢字的筆畫形態(tài)美;接著觀察結構,它是由哪幾部分構成,看看筆畫順序和位置后進行寫字練習,做到正確書寫;最后區(qū)別對待,獨體字重點觀察筆畫,合體字著重觀察各部分大小、高矮、寬窄等。
2、指導學生在“摹臨”時實踐美
南宋姜夔《續(xù)書譜》稱:“初學書不得不摹,亦以節(jié)度其手,易于成就。”學生觀察后,教師進行范寫,配上生動簡要的講解,讓學生在實踐美的時候,給予最切實、最直觀、最形象地指導。學生在示范中感受到漢字筆態(tài)美,用筆的輕重之分、快慢之別,體會到在關鍵部件的書寫上擺好位置,才能使整個字的結構美觀。 “摹臨”實現了學生從領悟美到踐行美的飛躍,緩減了教學的坡度,增強了“我能寫好字”的信念,臨寫就能做到“成字在胸”。
三、轉于評,為練好字順勢推舟
除一句充滿人文關懷、充滿愛意的溫馨的鼓勵性評價外,引入競爭機制和多方評價是見效快,易操作的方法,可以起到順勢推舟的效果。
(一)激勵機制,取長補短
1、爭得五星
批改學生作業(yè)時,對于完成作業(yè)不潦草的,可以得一顆星;字結構正確端正的,得兩顆星;起筆、頓筆、收筆掌握良好的,得三顆星;把字寫得很漂亮的,得四顆星;書簿平整無折角的,得五顆星等,培養(yǎng)學生的上進心,攀登精神,讓他們知道習字是永無止境的。
2、舉辦作業(yè)展
充分利用教室里的“童心妙筆”欄定期將寫得好的學生作品或字跡端正,本子整潔的《課堂》、《同步》等作業(yè)本展示出來。讓學生看到自身的價值,欣賞到優(yōu)秀的作業(yè)。以精美的藝術環(huán)境,熏陶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他們對寫字的興趣,取長補短,形成良好的班級寫字氛圍。
(二)多方評價,共同督促
筆者積極爭取任課老師和家長的配合和鼓勵,讓孩子在其他課上,在家中也能聽到“贊許”和“鼓勵”。這樣,“提筆即練字”才能細水長流。
四、合于毅,為提筆即練字推波助瀾
書寫練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書寫能力并非是直線上升的,此時讓學生明白練字的作用,更意識到:練字,要用毅力去克服,才能始終做到“提筆即練字”。
(一)“練”以育德
通過練字,學生明白美的字須有美的心靈,正如好的書品要配上有好的人品一樣。李瑞懷曾對小學生寫字與做人提出要求:“要讓孩子們規(guī)規(guī)矩矩寫字,堂堂正正做人?!边@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做起來卻很難。在練字的過程中,要更堅韌、更刻苦、更上進,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和道德品質,暗示學生:練字,練就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
(二)“字”以啟智
“漢字是中國的第五大發(fā)明,是世界上最具智能性和簡約性的文字?!苯虒W生筆畫的形態(tài)、筆道的運行、部首的搭配、結構的組成、行款的安排、格式的安排時,不僅要有結構的科學性,而且要講究藝術性、畫面感,甚至可以發(fā)揮漢字的圖象識別聯想、空間想象等。學生在“提、按、頓、挫”中練就靈巧的雙手,告訴學生:練字,練就更聰明睿智的自己!
寫字教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養(yǎng)成一個好的寫字習慣更是不易。在“起于興,承于法,轉于評,合于毅”的實踐中,嚴格要求,循序漸進,才能讓學生擁有“提筆即練字”的良好意識和習慣,練字熱情,也似一江春水向東奔流,流向寫字教學的真歸宿——端端正正寫字,實實在在做人。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2]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
[3]楊獻榮.《小學寫字教學理論與實踐》
(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中心學校? ?浙江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