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佩玉
晨讀,對于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增加積累,提高學習效果具有促進作用。但晨讀效率不夠令人滿意卻也是事實,大多數情況是教師布置完朗讀、背誦任務后對學生關注甚少。學生以完成背誦任務為目標,以連珠炮似的速度完成,在余下的時間里靜坐、發(fā)呆、說閑話、做作業(yè)、看書等,隨后課堂上讀書聲越來越小,早晨的課堂變得沉悶與安靜,有些學生則昏昏欲睡。這是晨讀效率低下的表現,早上的課堂里缺少瑯瑯的書聲,實在是一種遺憾。通過調查研究,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種策略提高小學語文晨讀效率。
一、整體把握目標,制訂晨讀計劃
新學期開始后,語文教師應制訂本班本學期的晨讀計劃,對晨讀的內容、要求、形式、檢查等作全局性安排。教師在熟悉全冊教材的基礎上,梳理出本學期需要識記、熟讀、背誦的相關內容;按照教學進度安排的要求,合理安排好晨讀內容;制訂好晨讀要求,設置不同層次的要求并向學生公布。
二、豐富晨讀形式,拓展晨讀內容
學生晨讀讀不起勁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形式單一,大多數為放任自流的朗讀和背誦。在這樣的形式下,學生的晨讀熱情不易保持。如果對晨讀的形式和內容進行適度豐富與拓展,將大大鼓舞學生的晨讀熱情。一是豐富晨讀形式,在教師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的基礎上,把演講、講故事、讀報等形式適時引入晨讀課堂,對要求完成的內容,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并熟讀、背誦,達到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的目的。二是拓展晨讀內容,在教科書上明確要求熟讀、背誦的名人名言、熟語、優(yōu)美的段落、篇章之外,教師可以圍繞主題適度拓展一些內容:1.與語文相關的資料(語文常識、故事、笑話,成語故事等);2.與小學生思想、學習、生活相關的信息(學習方法、心理咨詢輔導、衛(wèi)生常識等);3.小學生應適當了解的一些國家大事(方針政策、重大事件、活動等)。
三、師生共讀互動,激發(fā)晨讀興趣
晨讀中,很少見到教師與學生一起朗讀、背誦,教師更多的是坐在講臺上看看書報,批改作業(yè)或是做些雜活,偶爾下去轉兩圈或是檢查幾個學生。朗朗的讀書聲中沒有來自教師的聲音,總覺得不夠和諧,好像少了點什么。
教師積極參與晨讀,既可以進一步融洽師生關系,使學生倍感親切,覺得教師是“自己人”,贏得更多的尊重,提高自身的威信,又可以充分利用晨讀時間進一步熟悉教材,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語言表達水平。
師生共讀互動中,教師可與學生一道朗讀優(yōu)美的文章,背誦精彩的段落;與學生交流讀書的感受,撰寫書評,向學生推薦好書;與學生就共同關心的話題發(fā)表看法甚至辯論。這些措施必將調動學生參與晨讀,激發(fā)學生的晨讀興趣,提高晨讀效率。
四、建立激勵機制,培養(yǎng)晨讀習慣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當學生把晨讀作為一種習慣后,將會受益終身。晨讀中大多數時間應用于讀,教師不應指導過多。要解決學生在晨讀時間里無所事事的問題,教師必須建立激勵機制,先扶后放,引導學生逐步養(yǎng)成根據要求自主確定晨讀目標的習慣。
晨讀中,教師首先要向學生明確晨讀要求,朗讀、背誦、演講等應達到什么樣的要求,如速度、語調等;設立不同層次的標準,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確定學生不同的起步層次,使學生明確自己的晨讀目標及在以后的學習中需要確定什么目標。其次要采取措施扎實推進晨讀,嚴格遵守作息時間,盡可能不改變或浪費晨讀時間,端正學習態(tài)度,加強示范讀(背)、比賽讀(背)、檢查讀(背)、展示讀(背)等形式的練習,安排專人負責等。第三要定期小結評比,如兩周一次,對一段時間以來學生的表現進行集體評議,提出意見,對表現好、進步大的學生提出表揚或獎勵,并將其結果放入個人成長檔案袋;對未完成的學生提出批評并分析原因,必要時采取懲罰措施,促其進步。
細節(jié)決定成敗,晨讀效率低下折射出的是教師的工作狀態(tài)、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校的管理狀態(tài),切實提高小學語文晨讀效率,端正學生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扎實訓練學生語感,必然會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