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青
多媒體技術應用在語文教學中,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突破教學重難點,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質量等多方面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激發(fā)興趣,集中注意力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弊⒁饬κ侵橇Φ闹匾M成部分。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怎樣把學生不集中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呢?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示一幅含義深刻的課題圖,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學習高爾基的《海燕》,有位教師向學生展示一幅“海燕在烏云翻滾、電閃雷鳴的天空中搏擊”的課題圖,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又如筆者制作的《理想的階梯》的課題畫,形象直觀的階梯通向那象征理想的藍天、白云,這使枯燥的議論文變得生動有趣了。多媒體課件以其聲形并茂的優(yōu)點,營造了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有了最佳的求知態(tài)度,能積極主動地把興趣、注意力投入到學習中。
二、易于理解課文,降低教學難度
“多媒體課件”制作的過程蘊含著教師創(chuàng)作的心靈之火、智慧之花,它的使用正是教師博采名師之長,創(chuàng)自己之優(yōu)的勞動結晶,在課件制作中,教師充分利用作品中“意趣”這一內蘊力,催動學生在領會和接受活動中,由“入乎其內”到“出乎其外”,使學生能更深一層地理解課文的“意”,讓學生從感情的體會過渡到理智的接受,使學生理智地產生“悅態(tài)悅神”的審美領悟效應,同時也降低了教學的難度。如華僑中學王少芳的《故鄉(xiāng)》的課件,少年閏土的英俊、機智通過動感的捕鳥、刺猹的圖畫來體現(xiàn),與中年閏土的木偶人的刻板畫相對比,如此生動形象,學生自然易于領會作品中的對比手法。再如僑光中學吳志恭老師的《有的人》的課件,用簡筆漫畫式的圖像展現(xiàn)出騎在人民頭上的“我多偉大”與“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的兩種人的對比,同樣讓學生自覺地領會了作品中兩種人的對比寫作方法。還有筆者《理想的階梯》課件中,名人頭像與三個分論點一一對應,也讓學生看出了以生動事例作論據的論證方法。以上的多媒體課件無不在語文的課堂教學中起了突出重點、降低教學難度的作用,使學生易于理解。
三、使思想教育更直接、形象
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是寓思想教育于課堂,使思想教育貫穿于整個學校教育之中。學生往往討厭刻板的說教式教育,厭煩教師的嚴肅面孔,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則使教學方式得到了改變。如筆者在《理想的階梯》課件中貫串整個課堂中的理想教育,通過配畫詩《理想》的朗讀,同時結合保爾的形象,插入雜文《保爾不朽》的朗讀來完成理想教育的,整個課堂沒有一句說教式的語言,而是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應用來完成的,但卻叫學生心服口服。這樣就使思想教育更直接、形象。
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能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其設備的各種功能與優(yōu)點,不僅擴大了知識的容量,而且激活了語文課堂,優(yōu)化了課堂結構,降低了教學的難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綜上所述,這種種好處,其他教師比筆者更有體會,拙筆拋引,以就教于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