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琳琳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核心。一個人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與個人的智商、情商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息息相關的,但更有賴于后天的不懈努力以及“名師”的點撥。下面我就談談自己作文教學的一些做法:
一、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發(fā)揮學生個性
學生是活生生的個體,有思想、有見解、有主張,對多彩的生活的描述也應該是多角度、多層次的,這就是生活的魅力所在,體現(xiàn)個性的文章才是好的,才是真正的佳文。個性鮮明的學生,才能寫出體現(xiàn)自我觀點的文章,這樣的作文才能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我文述我情”。學生未真正進入社會,加之經(jīng)驗、知識的限制與不足,觀點難免有不當?shù)牡胤?,老師應該有大度之心,容忍學生觀點的不當之處,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真誠指出,順勢引導,在與學生的思想碰撞中指導學生如何作文,如何生活。學生的個性寫作需要老師發(fā)現(xiàn)、認可,并加以著力培養(yǎng)、引導。而我們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只重視了共性,忽視了個性。為了應付考試,為了短期的成績,教師在教學習作中只給學生一些作文“模式”。即“開頭怎么寫”“結(jié)尾怎么寫”“中間怎么寫”。更有甚者還為學生準備了“萬能文”,讓學生在考試中去“套”,去“仿”。久而久之,這樣的做法只能造就千篇一律的假、大、空的作文。學生的個性被抹殺,能力并未增加。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老師應該練就“伯樂”一樣的慧眼,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中的“千里馬”,只要方法對頭,每位學生都能成為“千里馬”。對于學生的優(yōu)點應用放大鏡來觀察,以優(yōu)改劣,舉一發(fā)而動全身。讓生始終看到前進的希望,獲得成功的動力,隨時注意引導他們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創(chuàng)作,只要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東西,就應表揚,在發(fā)展學習中逐步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寫作觀、學習觀與人生觀,去除糟粕,留存精華,不斷完善,這樣也就不會出現(xiàn)“人云亦云”的“鸚鵡學舌”似的文章了。
二、減少命題限制,提倡自主抒情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
其實作文就是表達自己的思想,表達自己對外在事物的看法,把自己的話用文字進行書面表達。奇怪的是,會思想、會說話、會寫字的人,卻在寫作文這一環(huán)節(jié)卡了殼。原因何在?我認為一方面就是從古至今世代相傳,固循守舊的作文教學老觀念、老方法禁錮了學生的思維。另一方面是老師沒能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深入生活,“生活是唯一的創(chuàng)作源泉”。不研究生活,怎能寫出鮮活的讓人動情的文章來呢?因此我在教學中,總是放權給學生,讓他們依據(jù)自己的生活進行寫作,回憶、現(xiàn)實、未來的內(nèi)容均可,空間容量的增大,寫作主題的多樣,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以及寫作的靈感,學生的寫作興趣高漲,由原先害怕作文,到主動完成作文,針對學生的社會經(jīng)驗少,生活閱歷淺的現(xiàn)狀,我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知、體驗生活、學習領悟?qū)懽?。我曾?jīng)在班內(nèi)舉行過一次“孝心活動”——周日讓學生回去每人做一件令父母高興的事情,返校后分別向全班同學書面匯報各自的“孝心活動”,結(jié)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全班學生不但每個人都能如期向同學們匯報,而且均能真實地敘寫自己的整個“孝心活動”的行為心理過程,我為他們描述的親情所感動。通過活動,既提高了學生寫作能力,又對他們進行了一次親情教育。
三、佳文引路,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的靈感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葉曾說過:“要上語文課,要指導學生寫好作文,語文教師應當動動筆,寫寫‘下水作文。”我們教師如果經(jīng)常寫“下水”作文,不但對教師本人大有裨益,對學生寫好作文更是妙處無窮。
老師還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邊的實例,對書寫好、表意妙的學生佳文要及時點評,積極鼓勵,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越是離學生的生活近的現(xiàn)象,示范影響的作用越大,普通學生被表揚,被認可,其他學生的學習動力就更強了。
四、利用現(xiàn)代科技,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指導學生作文,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手段,使學生能夠及時獲取鮮活的作文材料?,F(xiàn)在,相機、錄音機、攝像機,電腦大多已進入尋常家庭,而且每學期學校都要組織學生參加各項活動,如:農(nóng)訓、春游、參觀、興趣小組等,這不僅為學生接觸生活提供了廣泛的機會。也讓學生可以在活動中獲取自己所需的各種素材,運用這些設備加以記錄、整理,要比他們在任何書本上或課堂上獲取的要新鮮形象得多。而學生根據(jù)自己所獲得的材料作文,要比他們死坐在課堂里苦思冥想要來得快而生動感人。這些記錄起初也許價值不大,但隨著積累及時間的推移一旦翻閱時,就會激發(fā)他們寫作的靈感。
一篇篇文章在配上音樂、圖畫、聲音的情況下,讓學生閱讀、欣賞,調(diào)動了學生眼、耳、嘴等多種感官,在如此美妙的情景中,學生的寫作興趣怎么不會被調(diào)動起來?不僅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立體、高效、和諧,也使學生得到美的熏陶,學生的寫作興趣也有了提高。
五、注意作文評改,生生相互促進
學生完成作文后,對作文也應進行及時的評改,作文評改中應重視學生的主體活動,可以讓學生互改,改錯別字,改病句;也可以讓學生分別宣讀自己的作文,師生共同評改。學生宣讀,師生評改,這樣教師可及時聯(lián)系作文中的優(yōu)缺點,進行寫作知識和技巧的傳授,同時也可以縮短學生作文訓練的周期。當堂評改,不僅可以使學生的主體活動得以體現(xiàn),也使教師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增取了時間,讓教師好學習新的知識,研究新的教學方法,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賞析能力,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使師生始終處于良性互動之中。
我們的時代日新月異,我們的生活蒸蒸日上,這是一個充滿幻想和創(chuàng)造的時代,是一個令人精神激發(fā),渾身充滿力量的時代。作文教學更應該順應時代的要求,樹立教學新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使其綻放出它應有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