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古代平民子弟習字無紙筆可用,甚至一些官宦之家也缺紙少筆。但是為了習字,古人再窮也能想到辦法。
手指為筆,手掌為紙。齊高帝蕭道成原是劉宋鎮(zhèn)軍將軍,生活節(jié)儉,居處甚貧。其第五子蕭曄好學,但家里無紙可用,無筆可使,便常以手指于空中畫字,亦以手指為筆、手掌為紙,畫掌學字,練習書寫動作,后來“工篆法”(《南史·齊高帝諸子下》)。
灰塵當紙。齊高帝第十二子蕭鋒,為避禍,四歲住生母張氏家,好學字,而張家亦無紙。晨起,他先在窗臺的灰塵上畫字,然后拭去塵土。及長,工于書,齊高帝評其為宗室藩王第一(《南史·齊高帝諸子下》)。
植物葉片代紙。南齊徐伯珍,其祖與父皆為本郡掾吏。他少時孤貧,無紙習字,常用竹箭葉、箬葉、甘蕉葉習字(《南史·隱逸下》)。唐朝鄭虔,早年習字則以柿葉代紙(《新唐書·鄭虔傳》)。
地為紙,植物莖干為筆。梁朝書法家陶弘景,四五歲時“恒以荻為筆,畫灰中學書”(《南史·陶弘景傳》)。北宋歐陽修四歲喪父,家貧,母親鄭氏教其讀書,亦以荻畫地練習寫字(《宋史·歐陽修傳》)。
漆盤方板代紙。唐朝懷素草書與張旭齊名,早年家貧,無紙可書,種芭蕉萬余株,取蕉葉代紙,猶嫌不足,乃備一漆盤作書,仍不足,又漆一方板,寫罷漆盤寫方板,反復書之,盤板皆穿(陸羽《僧懷素傳》)。
(小 雙摘自《讀書》201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