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斯博(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完善的實驗室管理體系能夠有效的保障實驗室檢測和校準管理體系的建立和認可,對于實驗室管理體系的要求要能夠滿足客戶的基本需求,能夠達到實驗室規(guī)定的預期目標,能及時發(fā)現工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項問題,及時的進行糾正,防止問題再次發(fā)生。實驗室對管理體系進行檢測和校準的最終目的是檢查質量管理的相關內容是否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相關標準,能否有效的實施相關的規(guī)定和標準。通常情況下,對管理體系的而檢測包括在實驗室負責人的帶領下建立起內部審核系統(tǒng),對實驗室的硬件系統(tǒng)做出檢查,保障技術體系的有效建立,為校準實驗室的整體運行效果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實驗室管理體系的檢測和校準過程中,主要是行了能夠更有效的區(qū)分實驗室與其他場所的關系,明確的規(guī)范界限,嚴格界定崗位,明確劃分員工的各職責。在實驗室管理體系的建立過程中,首先應當核查負責人是否有具體的時間、資源和足夠的責任心,是否具有話語權,能否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有效執(zhí)行。在一個組織中,領導人員不能同時擔任沖突的工作,不能在從事產品制造的同時又承擔質量檢驗的工作。同時審查小組要有明確的分工,在檢測和校準的過程中要重點查閱各負責人的任命、工作的分工情況和日常的工作進度,從而有效的判斷出生產工作是否與質量檢驗工作分工明確,領導的權限是否進行明確的劃分。盡量避免在同一組織中存在同一人擔任多項工作的情況,要仔細核查實驗室的管理體系的負責人在負責實驗室管理體系的同時其他工作是否占用其較多時間,而且要檢查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是否達到標準。
在實驗室管理體系的檢測和校準中,對合同評審要素進行評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對合同評審要素的審核主要包括對實驗室中指定的人員進行合同評審,對他們是否能夠滿足客戶要求的能力進行評審,通過對以往合同檢驗,來評估客戶的滿意程度,以此來判斷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在檢測的過程中,工作人員一定要做好嚴格且詳細的記錄,對于各個問題已經解決措施也要做好充分的記錄,適時的檢查可能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預防。檢查人員在進行檢測時如若查到非常明顯的錯誤,可是通過模擬客戶的方式向有關部門進行投訴,然后對整個處理過程進行詳細的記錄,檢測其處理方式是否恰當,是否公平公正。
在實驗室管理體系的檢測和校準中,對于各項不符合的工作、各項預防和糾正措施要素進行審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控制實驗室管理體制的質量,對工作過程中出現的不規(guī)范、不符合的工作能夠及時的分析原因,并找出其中不恰當的地方進行改正。在預防和糾正的過程中,一定要按照相關的程序進行。比如說,在對無線電進行檢測和糾正時,就需要嚴格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操作,避免在操作過程中發(fā)生意外情況。對無線電的預防和糾正是保障無線電有序運行和對無線電進行檢查的重要保障,無線電監(jiān)測工作是實施無線電秩序監(jiān)督檢查和執(zhí)法的重要依據。對無線電進行預防和糾正可以保障無線電頻率的正常使用,而且加強對無線電的預防和糾正,可以及時的發(fā)現對此造成干擾的有害信號,及時解決問題。
對于實驗室測量不確定度的測評,一定要嚴格要求實驗室按照準則要求進行實施,及時制定相關的工作程序并將他應用到工作中。在實驗室管理體系的檢測和校準中,對于不同的實驗室其檢測類型和標準也是存在差異的,應當根據相應的計算并對測量不確定度進行評定。實驗室在進行檢測時,要嚴格按照校準項目對每個項目進行檢測,不同的校準標準一定要及時的參考指導書,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評定。
實驗室管理體系的培訓工作包括標準準則的相關體系文件,對于實驗室管理體系的培訓工作是貫穿于整個體系建立的過程中,而且在體系建立前后都要進行培訓。通常情況下,實驗室管理體系的培訓工作大致分為三個過程,首先是對于領導層的培訓,要讓領導從思想上引起重視,了解相關制度的標準的由來和實驗室管理體系的必要性以及實驗室認可的作用,熟悉和掌握實驗室認可的各項準則、組織和管理的各項制度和細節(jié),明確內部審核的各項內容;其次是對于管理的培訓,對于管理層的培訓是對各項管理專業(yè)技術的部門負責人進行培訓,他們應當對實驗室管理體系的各項準則有詳細的了解和把握,能夠自主的構建起管理體系的相關框架,明確各項標準,能夠從自身做起,以身作則,樹立優(yōu)秀的榜樣,從而實現管理的各項選擇;最后是對執(zhí)行層的培訓,對于直接執(zhí)行的各個工作人員,也就是對檢測校準過程中的所有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這部分工作人員首先應當了解自己的工作,明確與工作相關的各項文件,同時能夠明白相應的文件構成等等。
實驗室申請認可是需要滿足基本要求的,實驗室具備的基本條件需要有明確的法律地位,是一個能夠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個體,能夠按照相關的要求不斷的完善自身,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而且其運行時間至少六個月,并且其要有完善的內部審核制度和管理制度,對于各項活動的開展都要有詳細的記錄,可以接受CNAS 現場評審,具有檢測和校準的能力,同時實驗室的認定要保證其承辦過相關的實驗活動。在進行實驗室的認可申請的時候,遞交申請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嚴格按照評審辦公室要求提交的材料進行遞交,并繳齊應當繳納的費用,經過CNAS 的審查后,申請人還應當正式的遞交申請材料,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要求進行提交,符合相關要求后就可以予以正式受理,并且會在三個月內安排現場評審。 實驗室認定的評審組會根據評審的相關準則、各項規(guī)則以及對實驗室的要求和實驗室的技術等對申請的實驗室的技術能力和管理等各方面進行現場的評審?,F場評審的結果可分為三項符合、基本符合和不符合。評定結果一般情況下會有四種可能性同意認可、部分認可、不予認可和補充證據或者是信息再次進行評定。當所有的評定都符合標準時,實驗室就可以獲得CNAS 的認可,獲得由CNAS授權認可證書,以及其他的相關資料,闡明相關的要求以及認可的范圍,對授權進行簽字,就代表實驗室正式獲得資格,通常情況下,證書的有效期為五年。
實驗室管理體系在系統(tǒng)的建立前要對相關的工作進行試運行,要對實驗室的質量、各項程序文件、計劃書、記錄表以及證書等進行詳細的檢查,試估此項工作的可操作性。雖然大多數文件在運行之前已經經過了反復的試驗操作和修改,經過了多方工作人員的審核,但是在運行的過程中仍不可避免意外的發(fā)生。對于試運行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問題,要及時的按照相關的標準進行修改,致力于達到更完善的體系,獲得更好的體驗,促進實驗室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
實驗室的管理體系在經過試運營階段后,通過對各種環(huán)節(jié)的整改,然后對質量手冊以及各程序文件進行正式的發(fā)布,實驗室嚴格按照發(fā)布的文件進行操作和運轉,從而保證實驗室管理體系進入正式的運營階段。當實驗室管理體系進行正式運營階段后,對管理體系進行檢測和校準也就代表了規(guī)范化的管理體系的建成,實驗室的各項活動的記錄,也將成為參加各類獎項評審的最直接的證據。
依據《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建立了實驗室的管理體系,并對管理體系進行檢測和校準。實驗室管理體系持續(xù)運行的過程,也是檢測和校準實驗室的相關技術和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同樣也是不斷規(guī)范和整理實驗室的操作水平,提高質量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