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玲玲 宋來慶 劉美英 張學勇 張碩 唐巖 孫燕霞 姜中武*
(1 山東省煙臺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煙臺265500;2 煙臺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煙臺264005)
蘋果是多年生植株,苗木質量好壞直接關系著果園的建園成敗和經濟效益,對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1]。但是,當前我國蘋果苗木產業(yè)現(xiàn)狀卻不容樂觀,存在著苗木繁育密度過大、管理不精細、苗木質量不達標等諸多問題[2-3],導致一些具有先進的栽培模式不能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4]。歐美國家普遍采用分枝大苗進行建園,具有成形早、見效快、土地利用率高、產業(yè)轉型快速等優(yōu)點,成為蘋果建園的首要選擇[5]。結合我國國情和現(xiàn)狀,一些學者倡導采用蘋果容器大苗建園[6-11]。蘋果容器大苗是目前正在試驗和推廣的一項新的育苗技術[6]。在陜西延安、銅川等地實踐證明,容器大苗具有5 個方面的突出優(yōu)勢:①苗木不傷根系,沒有緩苗期,栽植成活率高;②苗木規(guī)格一致,栽植后果園整齊度高;③幼樹長勢好,掛果早;④可以與老樹混栽,解決新植園重茬障礙;⑤集中育苗,苗木密度大,土地利用率高,而且利用容器育苗,不用倒茬,不存在土地重茬障礙問題。本課題組針對營養(yǎng)缽分枝苗木繁育技術研究結果,提出脫毒喬化蘋果容器大苗繁育技術。
培育大苗的苗圃地優(yōu)先選用肥沃的砂質壤土,苗圃地無檢疫性病蟲害,無環(huán)境污染,地塊平整,灌溉條件良好,土層深厚肥沃,未栽植過蘋果樹或未繁育過果樹苗木的新地最好。李云[6]認為也可在已建園的幼樹行間培育營養(yǎng)缽大苗。如果沒有新地,也可選擇在連續(xù)育苗的苗圃內進行。用開溝機在苗圃地開深42 cm、寬40 cm、行距50 cm的定植溝,進行定植。
可選擇脫毒1 年生單干喬化苗木,栽植于營養(yǎng)缽內,培育營養(yǎng)缽一級標準大苗;也可選擇種植脫毒海棠喬化砧木,然后再嫁接脫毒品種,培育坐圃營養(yǎng)缽分枝大苗;所定植的1 年生單干苗木或海棠喬化砧木,均要求苗木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
可選用塑料盆、無紡布育苗袋或育苗專用容器。李云[6]認為容器高度應大于20 cm 以上。陳善美等[7]研究結果表明,容器上口徑、高度為30 cm×30 cm 營養(yǎng)缽,埋土深度為營養(yǎng)缽上沿低于地面5 cm,缽上打20~25 個孔,這樣進行蘋果營養(yǎng)缽大苗育苗具有苗木成活率高、發(fā)枝量多、新梢生長量大、側根多、生產成本低、效益好等優(yōu)點,便于在生產中推廣。張金龍等[10]認為可選用直徑40 cm、高40 cm,底部有4 個、周邊有16 個左右直徑1 cm 透氣孔的塑料軟營養(yǎng)缽。
一般選擇營養(yǎng)土的基質原則是成本低、具有較好的肥力、土壤理化性狀好、保水、保肥、透氣性良好,注意不要攜帶蟲卵、草種和病菌。李云[6]研究認為蘋果容器大苗營養(yǎng)基質配方為土壤∶腐熟有機質∶沙=5∶3∶2。張春香[11]以2年生金世紀喬化蘋果苗木為試材,研究營養(yǎng)土配方對大苗繁育的影響,認為如果進行大規(guī)模的蘋果大苗繁育,較好的營養(yǎng)土配方是土∶肥=3∶1,和土∶基質∶肥=3∶0.5∶0.5;張金龍等[10]認為可用5%山皮土(腐殖土)+0.5%磷酸二銨+1%營養(yǎng)基質肥+95%苗圃耕作層土均勻混合,作為栽植用配方營養(yǎng)土。陳善美等[8]認為可采用5%山皮土+0.5%二胺+1%營養(yǎng)基質肥+93.5%地表土作基質。
定植前,對已經定干的砧木或成品苗木進行根系修剪,能快速促發(fā)新根,還能使整體根系輕松放入容器。修剪后將根系在清水中浸泡24 h,然后用毒死蜱1 500 倍液+多菌靈800 倍液+生根粉蘸根后栽植于營養(yǎng)缽。栽植前首先在營養(yǎng)缽內裝入1/5 苗圃地表土,將苗木放入營養(yǎng)缽中央,再裝滿營養(yǎng)配方土,壓實,扶正苗木。將營養(yǎng)缽放入定植溝內,苗間距40~50cm。營養(yǎng)缽放好后,向定植溝內回填土,不要高出容器,踏實后澆水,使苗木與營養(yǎng)缽內土壤及營養(yǎng)缽與定植溝內土壤接觸緊密。
1 年生單干脫毒苗木,定干高度一般為80~100 cm,張春香[11]認為80 cm 和100 cm 定干苗木生物量和植株大小均優(yōu)于不定干植株,因此可選用80 cm 或100 cm 定干;而李云[6]認為定干高度不應高于50 cm。如定植的海棠砧木,在3 月底4月初進行嫁接,嫁接前將砧木距離地面約15 cm平茬,在砧木上方縱剪,剪口深度為2 cm 左右,將接穗的下方兩面剪成楔形,剪口長度與砧木剪口深度相當,只留一個芽剪下接穗,然后把剪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用厚度為0.04 mm 或者0.06 mm 的地膜將接穗全包綁好。嫁接后10 d 左右檢查成活情況,若接芽未成活,應立即進行補接。
如果定植的單干苗,在定植當年從定干口第1 芽開始數(shù),每隔2~3 芽刻1 芽,直到距離地面60 cm 處為止。當新梢萌發(fā)后,注意保護新梢,防止新梢遭到損壞[12],并及時抹除60 cm 以下萌蘗。注意開張側枝的角度,在6 月中旬至8 月中旬,將當年發(fā)出的主枝全部拉平[13],可用牙簽、拉枝器等工具協(xié)助進行。同時,及時剪除萌發(fā)的并生枝,減少營養(yǎng)損耗。第2 年,為保持主枝和側枝的粗度比,可對植株進行再次清干,疏除時留1 cm 左右的馬耳樁,對中央領導干長勢較弱的苗木在飽滿芽處短截,并及時進行刻芽。8 月中旬至9 月中旬,用拉枝器進行拉枝,可控制背上枝生長。如果春季拉枝,由于此時新梢正處于旺盛生長期,枝條開角后,頂端優(yōu)勢易轉化為枝背優(yōu)勢,極易出現(xiàn)冒條現(xiàn)象,因此春季拉枝時,可邊拉枝邊抹除背上芽,以減少冒條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如果是定植的砧木苗,在嫁接當年可成長為單干苗,第2 年春季,在60 cm 左右處定干,發(fā)芽后保持第1 芽直立生長,將其它萌芽抹掉,使短截處以下保持光滑。剪口芽新梢長至20 cm 時,抽生第1 個二次梢。6 月中旬前后,對第1 個二次枝以上每隔5 cm 的芽涂抹抽枝寶,促其萌發(fā)。保證所有側枝都是二次枝,出自當年的直立新梢上。在生長季對促發(fā)的二次新梢要隨時注意開張角度,以控制側枝的生長粗度,促進部分當年成花。最終形成3 年生根系、2 年生主干、1 年生中心干著生6~12 個二次側枝的蘋果帶分枝苗木。這樣的苗木在果園定植后的2 年中基本不用修剪,幾乎所有的側枝都可用于結果。
及時噴藥、澆水和施肥,防治病蟲害,保持營養(yǎng)缽內土壤濕度。及時清除營養(yǎng)缽中雜草,及時清除一些品種不純或帶病毒苗木。苗木管理包括抹芽、施肥、澆水、除草、打藥、解綁;注意脫毒苗木管理過程中,嫁接工具和苗木修剪工具要單獨使用,否則應用75%酒精消毒。為滿足苗木的生長需要,從5 月中下旬到8 月中旬開始施肥,每半個月施肥1 次,施肥后立即澆水。苗木速長期,隨著打藥,配上葉面肥,增加葉片光合作用。8 月下旬停止施肥,并減少澆水,使苗木適時停長,促使養(yǎng)分回流。主要防治蚜蟲、卷葉蟲、褐斑病、紅蜘蛛等,防治藥劑包括吡蟲啉、甲維鹽、高效氯氰菊酯、多錳鋅、新靈、三唑錫等,混加葉面肥包括磷酸二氫鉀、尿素等。有條件的果園,可安裝水肥一體化設施,每個營養(yǎng)缽安裝一個滴頭,可有效保障營養(yǎng)缽內水肥需求。
營養(yǎng)缽大苗在苗圃地生長2 年后,即可出圃銷售。起苗時從溝的一端開始,逐個把容器挖出,確保營養(yǎng)缽內土球完整,無破損。同時剔除發(fā)育不良、枝葉短小及有病蟲害的苗木。選用脫毒營養(yǎng)缽帶分枝大苗建園,基本可以實現(xiàn)2 年開花、3 年豐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