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們的主要任務除了要引導學生開展一些體能訓練活動之外,同時也包括對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思想道德教育,促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但是,由于大部分高職體育教師都沒有較強的教學素養(yǎng),導致這一教學任務無法得到合理的開展,進而對學生的發(fā)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首先,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大部分體育教師都會將注意力集中在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體育活動能力上,甚至部分教師根本沒有意識到體育教育與德育教育之間的關聯(lián),影響了德育滲透的效果;其次,在高職教學中,大部分體育教師都是體育院校的應屆畢業(yè)生或者是職業(yè)院校的留校人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缺乏一定的教學能力以及教學經(jīng)驗。在這種模式下,教師自身就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德育素養(yǎng)以及德育意識,自然也無法對學生形成帶動作用,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德育發(fā)展[1]。
在高職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開展一些實踐性的體育活動,另一方面教師也需要結合教材內(nèi)容引導學生進行理論學習,而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們就可以適當?shù)剡M行德育知識的滲透。此外,在開展德育教育之前,完善的備課工作是保障活動質量的關鍵標準。
首先,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們應該設計好德育滲透的時機。例如在剛上課的時候,教師對學生進行隊列調(diào)整,并接受學生的問好,在此階段,教師就可以進行德育滲透,促使學生形成禮貌待人的意識。再比如,在引導學生對籃球的理論知識進行學習了解時,教師們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籃球精神的滲透,比如不放棄、團結協(xié)作等等,完善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
其次,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們應該對教學的問題進行合理的預判。例如,當教師在進行德育滲透時,倘若有學生心不在焉應該如何處理,或者有學生故意與自己叫板應該如何應對等等,對這些問題進行合理的預防,以保證教學任務的穩(wěn)定推進[2]。
在高職教學階段,引導學生進行體育訓練,能夠有效加強學生的肢體和諧能力以及反映能力,對于學生專業(yè)學習質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調(diào)動學生的體育學習意識已經(jīng)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倘若加上德育教育,那么教師的教學難度就會更大。所以,為了保障教學的效果,有效完善學生的德育意識,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們就需要對教學的手段進行創(chuàng)新。
例如,在引導學生進行體育熱身活動時,教師們可以組織學生形成不同的小分隊,并鼓勵學生進行分隊比賽,在比賽中加強學生的競爭意識以及合作能力,促使學生德育思想的形成;或者,在教學中,教師們可以引導學生開展一些體能性的游戲活動,比如“兩人三足”、“拔河”以及“團體跳繩”等等,在游戲中滲透德育教育,促使學生形成分享意識以及“友誼第一”的意識,同時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們也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凝聚力,促使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們通常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對教師進行模仿。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們一定要注重自身的教學方式以及言行,為學生做好帶頭作用,促使學生德育意識的發(fā)展。
比如,在完成體育活動后,體育教師應該主動地對器材進行整理,將其擺放回原有的位置,以此對學生形成調(diào)動,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在冬天教學時,體育教師應保持較高的活躍性,積極地組織學生開展室外活動,在加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形成“克服困難”的意識,完善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3]。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體育領域,規(guī)則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內(nèi)容。不同的活動有不同的制度以及標準,對其進行遵守,也是對對手的尊重。所以,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們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對活動的規(guī)則形成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尊重意識以及規(guī)則意識,促使學生尊重體育、尊重對手,以此加強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 提升學生的體育精神。
綜上所述,在高職教學中,專業(yè)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德育教育也是無法被忽視的一項內(nèi)容。由于學生專業(yè)任務的繁重以及專業(yè)壓力過高,為德育教育專門創(chuàng)建一門學科并不現(xiàn)實,并且也不會引起學生的興趣。所以教師們就可以將體育教育與德育教育進行結合,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促使學生身心的共同發(fā)展,以此完善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