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杰(宣城市宣州區(qū)金壩中心小學,安徽 宣城 242035)
新課標改革要求一體化教學,體育教師要積極貫徹學科融合的教學思想,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合理地融入音樂學科,以此為載體改善課堂氛圍,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增強課堂整體的藝術性,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氛圍下,感受到體育學科的趣味性,從而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習質量。
眾所周知,音樂作為一門重要的藝術型學科,所呈現(xiàn)的藝術特征十分顯著。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合理融入音樂學科,能夠對以往的課堂氣氛進行改良。在音樂意境的渲染下,整個課堂氣氛會呈現(xiàn)出較強的藝術性,讓學生在良好氛圍的渲染和帶動下,產生深入學習體育項目和積極參與訓練活動的熱情。最重要的是,在音樂的渲染下,教師可以合理地創(chuàng)設體育情境,為學生提供更加直觀的參與體驗,讓學生在思維上、情感上,上升到一個更高的高度,實現(xiàn)學生素質綜合建設。
興趣對學生學習體育、學好體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新時期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興趣。在學生主體觀的思想支撐下,以激趣教學為目標,對課程體系進行合理設計。而音樂是一門藝術內涵十分豐富的學科,音樂作品具有較強的節(jié)奏性、韻律性,將其與體育課程相結合,能夠轉變課堂形態(tài),實現(xiàn)動態(tài)課堂的有效構建。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音樂的帶動下,產生深入?yún)⑴c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完成體育訓練,讓學生在學科融合的教學新環(huán)境下感受兩大學科的魅力。
構建高效課堂,是素質改革的重點目標,也是每個體育教師需要奮斗的要素。而音樂學科的藝術性特征和節(jié)奏性特征,能夠有效地改善體育課堂整體教學環(huán)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音樂節(jié)奏的引領下,快速地掌握體育運動技巧??梢哉f,音樂不僅能夠改善體育課的氛圍,增強藝術性,還能夠為學生高效掌握體育運動要領,提升運動素養(yǎng)而提供助力。因此,體育教師應該高度重視教學改革,根據(jù)素質改革標準,綜合考慮學生個性發(fā)展需求,將音樂與體育兩大學科進行有效融合,進一步健全體育課程功能體系,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在體育課上,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自我控制能力較弱。教師通常需要實施口令教學,對學生的體育運動和訓練進行組織和秩序維持。但是,長此以往,將導致體育課整體氣氛比較枯燥,不利于學生興趣培養(yǎng)。在學科融合的全新教學背景下,教師可以引入音樂學科,借助音樂的節(jié)奏性特征,對學生的運動行為進行規(guī)范性指導和教學,從而有效調整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重要的是,能夠改善課堂氣氛,讓體育課更具有藝術性。比如說,教師可以借助《健康歌》《中國功夫》等音樂作品,組織學生進行運動訓練,讓學生根據(jù)音樂節(jié)奏和歌詞內容,進行“手臂伸直、踢腿”等動作訓練。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音樂節(jié)奏進行隊列教學,讓學生在節(jié)奏的帶動下,進行隊列糾錯、保持。
小學生對情景性、直觀性較強的活動,具有較強的參與興趣。因此,體育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合理引入音樂作品,并以此為載體進行情景渲染和氣氛營造,為學生提供直觀性的感知情境,增強學生體育活動的參與體驗。也能夠讓學生在聆聽和實踐的過程中,對課堂的藝術氛圍形成正確的認知,從而有效陶冶小學生的情操。比如說,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節(jié)奏性、韻律性較強等音樂作品,如《數(shù)鴨子》《兩只老虎》等,讓學生跟隨歌曲歌詞所傳遞的含義進行動作規(guī)范的執(zhí)行。比如說,《兩只老虎》中的“兩只老虎,兩只老虎,跑得快……”,學生據(jù)此做出奔跑的動作,強化學生的運動素養(yǎng)。同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自主搜集和檢索感興趣的音樂歌曲,如《猜拳歌》《采蘑菇的小姑娘》等,讓學生在音樂節(jié)奏的帶動下,進行運動、跳動,以此來增強學生的體能素質,也能夠讓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律動意識,提高學生的節(jié)奏感,以及身體的反應能力和靈敏能力。
在小學體育課上,教師要利用音樂學科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選擇節(jié)奏性強且比較動感的音樂,讓學生跟隨特定的音樂節(jié)奏進行旋轉、跳躍,讓學生對體育活動產生強烈的興趣,并且在亢奮的情緒下,做出相關的動作,來達到體能方面的訓練目標。比如說,在體育課上,教師可以設置運動游戲。將學生按照運動能力均衡分配成若干個小組,播放相關的背景音樂,以此為載體對學生的運動行為做出指令,也能夠調動體育游戲氣氛,讓學生產生一定的競爭意識。比如說,教師播放《加油歌》《向前沖》等歌曲,讓整個體育課環(huán)境氣氛更加緊張,競爭氛圍更加顯著,促使學生認真對待體育訓練,端正運動態(tài)度,提高參與的積極性。
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領域,教師需要高度重視體育訓練,并合理借助音樂開展輔助性教學。進一步優(yōu)化訓練條件,為學生的自主訓練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條件,從而保證學生的運動訓練更加科學、有效。比如說,耐久跑是小學體育的重點訓練項目,教師為了讓學生在跑步的過程中自主調節(jié)呼吸節(jié)奏,需要合理地引入音樂,利用作品特定的旋律進行呼吸節(jié)奏等的調整和控制,從而全面提高學生跑步的耐久力和持久力。同時,教師也可以播放一些比較動感的音樂,刺激學生的大腦神經,讓學生在跑步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興奮,減少疲憊感,全面提高學生的耐久跑能力。再比如說,教師在開展籃球運動訓練時,則可以適當?shù)夭シ乓魳?,渲染體育課藝術氛圍。讓學生將籃球與音樂融為一體,按照一定的節(jié)奏進行拍球、轉球訓練。如此一來,不僅能夠訓練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運動水平。
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領域,教師要在運動訓練結束之后為學生提供舒展練習,讓學生的肌肉、精神等各方面狀態(tài)得到放松,有效緩解學生的疲勞感。因此,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可以適當播放音樂,渲染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藝術的熏陶下,陶冶情操,放松身心。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規(guī)范音樂類型的選擇,盡可能地選擇舒緩的音樂,比如說《雪絨花》《感恩的心》等,并指導學生完成相關的舒緩運動,如拉伸、延展性訓練等,讓學生的肌肉得到放松,避免運動之后產生肌肉酸痛等不良現(xiàn)象。
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活動中,為貫徹學科融合思想,引入音樂學科,增強課堂藝術性,體育教師要做好音樂素材的合理規(guī)劃和選擇。首先,明確課程目標以及體育訓練的具體類型。之后,根據(jù)教學的節(jié)奏合理選擇音樂作品,保證兩者節(jié)奏、氛圍相映襯,從而構建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音樂情境下,得到合理的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比如說,當組織學生參與節(jié)奏性較強的運動訓練時,如彈跳訓練、拔河以及跑步訓練時,則可以播放一些頗具動感的音樂,以此來帶動學生的運動節(jié)奏,也能夠讓學生的運動注意力更加集中,緩解疲勞等不良現(xiàn)象,提升學生的運動素養(yǎng)。
在音、體學科融合的教學背景下,教師需要嚴格遵循體育教學標準,對融入尺度進行合理控制。首先,教師需要樹立正確的融合理念,深入分析體育課程目標,以及具體的教學要求,準確認識哪些環(huán)節(jié)需要滲透音樂,哪些環(huán)節(jié)則需要按照常規(guī)的方式展開教學。比如說,在進行運動技巧重難點教學時,則不需要引入音樂歌曲,而是要向學生集中滲透運動動作和要點,以便學生能夠扎實掌握。而在體育游戲和自由訓練環(huán)節(jié),則可以適當播放音樂,以此來調整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興趣。因此,教師以做好尺度掌控、力度掌控,避免過猶不及,以此來保障體育教學更加有效。
在音、體學科融合的教學背景下,體育教師需要合理借助音樂學科,豐富課堂藝術內涵,借助音樂作品的節(jié)奏性,以及韻律美,直觀呈現(xiàn)體育運動動作的藝術魅力,讓學生能夠在體育活動自主參與的過程中,對運動項目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從而建立起深入學習的動力和熱情。比如說,教師在籃球教學的過程中,融入一些節(jié)奏感較強的音樂,之后鼓勵學生在節(jié)奏的帶動下,進行籃球運動自主創(chuàng)新。比如說跟隨節(jié)奏進行籃球旋轉舞蹈展示,將籃球運動以舞蹈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思維,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體育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在特定的音樂節(jié)奏下,進行體育運動動作的自主創(chuàng)編,將舞蹈和體育運動相結合,來增強課堂整體的藝術性。
綜上,在小學階段的教學工作領域,體育是一門決定學生體能等各方面素質訓練的重點學科。為保證教學質量,教師需要積極地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而學科融合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思想,所呈現(xiàn)的效果比較突出。因此,體育教師可以將音樂和體育學科相融合,增強課堂整體藝術氛圍。利用音樂教學情境、方法和課堂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能夠快速接受體育課程要點,全面提高學生運動水平。同時,體育教師引入音樂學科的過程中,需要對音樂素材、尺度以及藝術內涵進行規(guī)范處理,從而全面提升小學生音樂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