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楠
( 遼寧省大連市中心醫(yī)院 , 遼寧 大連 116033 )
重型顱腦損傷具有極高的致殘率與致死率,臨床及早搶救治療和加強患者術后生活能力的恢復均能起到重要的干預作用,影響患者的傷殘結局[1]。臨床治療方案包括用藥和護理干預,其中護理對患者術后康復影響較大,而臨床護理模式多,不同護理模式對患者康復影響各不相同,所以,為患者選擇合適護理模式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中取64例患者分成2組實施不同護理模式,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1月-2018年4月我院神經(jīng)外科收治的64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知情同意分組研究,符合倫理學分組標準,隨機將64例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2例。對照組男17例,女15例;年齡18-64歲,平均(38.5±6.2)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16例,重擊傷2例,高空墜落傷2例,摔傷5例,高血壓腦病5例;觀察組男18例,女14例;年齡18-63歲,平均(37.2±6.8)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14例,重擊傷3例,高空墜落傷2例,摔傷7例,高血壓腦病4例;2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對比研究。
2 方法: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根據(jù)醫(yī)囑對患者圍術期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觀察組圍術期行優(yōu)質護理措施,以患者為護理中心,圍術期所有護理行為體現(xiàn)人本理念,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具體如:(1)手術前優(yōu)質護理措施。護理人員配合醫(yī)囑幫助患者完成術前各項檢查措施,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了解患者的病史與經(jīng)濟條件,為患者選擇合適藥物,對患者術前心理狀態(tài)、生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按患者臨床情況根據(jù)醫(yī)囑給予消腫治療、抗感染治療。護理人員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變化,和患者家屬主動積極的溝通,以此緩解患者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從而使患者可以提高依從性,順利配合完成手術治療。(2)手術中優(yōu)質護理措施。護理人員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基礎上,根據(jù)患者個體差異和手術需要選擇麻醉方式,術前通過語言交流消除患者對麻醉和手術抵觸情緒,可以順利配合麻醉師完成術前麻醉工作。術中,觀察患者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指標的變化情況,維持患者呼吸道的通暢,對輸液速度進行合理控制。(3)手術后優(yōu)質護理措施。病房責任護士要加強患者病房的管理,保持病房的整潔、干凈和舒適,調節(jié)適宜的溫濕度,結合患者術后狀態(tài),實施個性化護理指導,例如:指導患者科學飲食與康復訓練,對情緒不佳患者,要耐心傾聽患者心聲,以語言和動作撫慰患者,制定科學的康復訓練計劃,從而使患者心理上、生理上均能得到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從而提高患者自身的抵抗能力。觀察患者術后狀態(tài),若有異常要及時上報醫(yī)師處理[2]。
3 觀察指標:根據(jù)我院自擬調查問卷對2組護理滿意度進行問卷調查[3],問卷滿分為100分,以得分高表示護理滿意度高,分為非常滿意90分以上、滿意70-89分、不滿意69分以下,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統(tǒng)計記錄2組研究對象治療前后的生存質量評分與致殘率。生存質量評分以100分為滿分,以得分高表示生存質量改善理想,致殘情況統(tǒng)計分為死亡、重度殘疾、中度殘疾、恢復良好。
5 結果
5.1 2組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非常滿意18例,滿意13例,不滿意1例,護理滿意度96.88%;對照組非常滿意13例,滿意12例,不滿意7例,護理滿意度78.13%;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x2=5.1429,P=0.0233,2組護理滿意度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5.2 2組生存質量評分比較:護理前,2組生存質量評分對比無差異(P>0.05);2組護理前后對比差異顯著(P<0.05);護理后,觀察組生存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2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生存質量評分比較(n,%,分)
5.3 2組致殘率比較:觀察組致殘率21.88%,低于對照組43.75%,2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致殘率比較(n,%)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因外界的暴力作用所致,由于其致殘率與致死率極高,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臨床多選擇手術治療,圍術期護理水平會直接影響術后效果,所以,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圍術期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實施有效的手術治療方案基礎上,對患者圍術期配合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提升手術效果,從而降低患者的致殘率[4]。
臨床護理工作要充分考慮到患者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對治療方案與護理方案進一步完善,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措施,才能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本次研究中,針對圍術期護理工作,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應用優(yōu)質護理,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6.88%,高于對照組78.13%;觀察組生存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致殘率低于對照組,2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他人研究相符[5]。可見,將對照組與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生存質量、致殘率等進行對比,優(yōu)質護理服務效果更為突出,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術后恢復具有良好的干預效果。由于本次研究所取樣本較少,還需要進一步擴大樣本數(shù)量進行研究,以此保證研究結果的準確度。
綜上所述,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圍術期配合優(yōu)質護理效果理想,可以提高護理滿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降低致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