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雅怡
摘要: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內容在近年教材改革中增設占比逐年增大,其中古詩詞部分是關鍵一環(huán)。然而在體校生普遍存在的語文基礎薄弱,閱讀積累量低等背景下,如何調動學生去積極學習古詩詞一向是教學難點。本文試闡釋語文課堂的教學創(chuàng)新,采用課題式綜合研究方法學習傳統(tǒng)詩歌。
關鍵詞:中專語文;古詩詞教學;體育學校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31-0094-01
古往今來,我國古詩詞經典以其優(yōu)美文辭和深邃意蘊滋養(yǎng)了代代中國人的靈魂,這些美妙華章能穿越時空,給予我們智慧與希望。掌握良好的古詩詞閱讀、理解與賞析能力,對于學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體校生文化課學習時間相對較短,比賽訓練導致身心疲憊,加上古詩詞學習需要一定語文積累量和閱讀功底,基礎薄弱的體校生便容易感到學習困難,繼而產生厭學不學的情緒。本文試以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一課為例,談一談課題式學習古詩詞的教學方法。
1.課前準備,激蕩學習熱情
新課改要求突出“以生為本,以師為輔”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在課堂設置一開始便讓學生參與其中。首先需要布置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分小組資料搜集工作。在規(guī)定每小組大致人數(shù)后,鼓勵全班學生自行組編詩歌學習小組,每組要準備3-5分鐘的背景介紹,下節(jié)課輪流上臺演示并參與評分。教師可先給出所要介紹的課題方向供小組選擇,如白居易的生平經歷、白居易的詩歌風格及其代表作、《琵琶行(并序)》的創(chuàng)作背景等,明確引路。根據(jù)教學經驗,學生可能會按訓練隊伍搭配或交情親疏程度進行組隊攻關,相比以往教師事先編組,積極性有了很大提高,這便是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主動學,在競爭中充分發(fā)揮體育生特有的爭強好勝心理,營造一種熱火朝天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把干勁用到學習上來。對比上一節(jié)教師傳統(tǒng)授課《將進酒》時學生那種昏昏欲睡的態(tài)度,課題式學習《琵琶行(并序)》的教學方式一開始便激發(fā)了學生極大的好奇心,有利于后續(xù)教學任務的開展。
2.分享展示,積極升華評價
課上分小組展示,主要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檢查他們的自學成果,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讓學生先行對白居易作者其人和詩歌有大概把握。參考其他小組的展示資料不僅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加深交流,也比教師傳統(tǒng)演示更加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如今,中專生運用電子媒體的能力很強,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圖文并茂,其中更有配上剪輯好的背景音樂、自制字幕視頻等豐富內容。教師要注重鼓勵性點評,著重發(fā)掘各生優(yōu)點潛質,肯定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快樂。
3.吟誦悟情,連結古今時空
古詩詞中大量的古代漢語是現(xiàn)代漢語的基礎,是“源”。因此,大量誦讀古詩詞,有利于夯實古詩文學習基礎,貫通常見成語、典故理解,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習古詩詞,反復誦讀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早讀的課文朗讀外,筆者還要求語文課上課鈴響后,全班便齊讀古詩詞內容,待教師示意上課后,再抽查古詩詞背誦。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一種文字轉為有聲語言的閱讀方式,其中可分組朗讀、分角色朗讀,讓學生體會趣味而不是感到枯燥。而古詩詞朗讀更可以轉為誦詠的形式,即用高低抑揚的腔調念讀。教師需要營造出誦詠氛圍,如播放多媒體配樂誦詠、教師誦詠示范,師生合作劃分節(jié)奏嘗試齊誦。筆者多次執(zhí)書大聲誦詠,搖頭晃腦沉浸狀動情示范,起初總令學生忍俊不禁,后來全班也被帶動起來,爭相模仿,在深情吟誦間感受詩意。在中專語文課堂上,筆者常認為讓學生笑是好事,“笑”證明學生在專注聽課、給予了互動反饋,一堂好課就應該是要讓學生在輕松中學習知識。此外,還可通過吟唱古詩來豐富詩歌誦讀的形式。教師可活用豐富的互聯(lián)網資源,播放相應的古詩詞新編音樂,增強趣味性,鼓勵學生多角度鑒賞詩歌之美,如高考背書系列歌曲便收錄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課后學生爭相分享好聽的古詩詞新編歌曲,也是一種古詩詞的延伸學習。
4.延伸討論,終生感悟魅力
古詩詞經典滋潤中華民族的精神,向我們展現(xiàn)了生命的激情和力量,時而奔放磅礴,時而婉約哀愁。不同的年齡閱歷拾卷再讀,總能有不同的闡發(fā)。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樹立一種終生學習的理念,古詩詞的益處無窮無盡,要在這中華傳統(tǒng)文化寶庫里積極去挖、深入去挖。如學習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并不是停滯的、一時的,而是流動的、散發(fā)的。學生在完成該詩的學習任務后,可整合整個詩歌單元,對照李白《將進酒》的異同、淺談唐宋名人古詩詞背景風格,進行多種小課題的研究學習;教師也可多搜集今人的白居易詩歌賞析視頻,讓學生除了用口誦讀學古詩、動手預習學古詩之外,還能視聽結合欣賞更多的古詩,體會傳統(tǒng)之美,傳承中華精神內核。
如何勾起中專生學習看似艱澀難懂的古詩詞,一直是中專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筆者認為,不能把古詩詞課文看成單一的死記硬背和填鴨式理解,應該想方設法設立課題式學習,引導學生由易到難自主學習,最終達到把古詩詞學習看作是終生課題的教學目標。而想要古詩詞課堂上充滿趣味,教師便不能過分古板嚴肅,不能對學生進行綁架壓迫的高壓式學習,而是應該適當放手讓學生自主討論,讓學生的活力競相迸發(fā)。在趣味課堂中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契機,結合實際,如設置一個引用白居易詩詞表達自我心情的QQ簽名作業(yè),請學生代入白居易身份寫一篇簡短的微信朋友圈等,這些靈活有趣的教學手段都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提高學習興趣。
概而論之,教師要營造有趣美妙的課堂氣氛,保持積極良好的課堂互動,引用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資源、惟妙惟肖的幽默講解鼓勵學生發(fā)表對古詩詞的自我理解。用課題式學習去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教育機會,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力求把學生領入一個使其欲罷不能的古詩詞寶庫中去,真正理解、掌握博大精深的古詩詞文化,成長為真正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賴建麗.以“誦讀、吟唱”為先、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體校生唐詩宋詞之初探[J].讀與寫雜志,2018(10):241.
[2]耿瑋.淺談語文教學的研究性學習方式——以李白詩歌閱讀指導為例[J].閱讀與寫作,2013(4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