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瓊蓉 唐伶俐
作為語文教師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還要有喜聞樂見的文化素養(yǎng),即或具備了,但在給學生上作文課時仍然是件頭疼的事情:老師苦口婆心,學生一頭霧水,搞不明白,寫不出來。要想學生筆下生花,“課前三分鐘演講”就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它就是利用一節(jié)課伊始的三到五分鐘時間,有目的地讓一名同學上臺交流自己對某一方面內容的所見、所聞、所感,激發(fā)孩子的表達興趣,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寫作熱情。那么,怎樣有效實施呢?
1.制定方案,激發(fā)興趣
萬事開頭難,教師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讓學生明白“課前三分鐘演講”這種演講形式。通過在網(wǎng)上收集學生演講的視頻,讓學生觀看模仿,再通過教師示范演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全員參與,明確要求
“課前三分鐘演講”并不是優(yōu)秀學生的舞臺,我要求全班學生都要參加。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我讓全班學生先毛遂自薦,這樣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先來演講,給后面演講的同學作好了示范。缺乏自信心的學生受到鼓舞,也會積極參加,對于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學生,我給他們自由選擇,只要內容健康就行,同時給予他們更多的表揚。當然對于偷懶導致演講不合格的學生,第二周要重新演講,直到合格為止。這樣的要求不僅讓每一位同學都參與進來,而且對于偷懶的同學來說也是一種“硬性”的鍛煉,“逼迫”他們認真完成。
3.提前布置,充分準備
老師提前一周制定出每周的演講學生名單和演講內容,讓學生準備好演講稿。我首先對她們的演講內容進行修改,然后進行演講的訓練,做到發(fā)音準確,口齒清晰,面帶笑容。課前三分鐘活動剛開始階段,我先選擇了學生比較有把握的“成語接龍”活動。學生有把握完成,又能得到老師與班級同學的認可與稱贊,讓他們感受到成功與被他人肯定的快樂體驗。這無形當中,就極大激發(fā)他們投身“課前三分鐘活動”中的興趣。
4.內容豐富,從易到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才能獲得意料中的效果。開始是老師講一些有趣的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愛上“課前三分鐘演講”這個小舞臺,然后慢慢地放手,讓學生自己當“課前三分鐘演講”的主人。我先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特長入手,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一個笑話、一則謎語、一段佳句欣賞,一個詞語接龍的游戲……不管是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悟到的都可以成為課前三分鐘的內容。展示的形式也是多樣的,根據(jù)自己選擇的內容,可以以朗讀、游戲、課本劇、唱歌等等各種形式進行展示。這樣給學生的空間大了,他們的興趣自然高漲。為了讓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進一步提高,慢慢地我提高了課前三分鐘表達的要求。從一開始照著稿子念,到后來脫稿自己講,都滲透了老師的汗水,學生的努力。
5.結合教材,一舉兩得
怎樣讓“課前三分鐘演講”的內容為我的課堂服務呢?我根據(jù)語文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的特點,每周安排一位說與單元主題有關的內容。這一做法不僅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開拓思維,還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地轉移到我的課堂上來,讓上課的效率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學完《打電話》這一課時,第二周的“課前三分鐘演講”就有同學以相聲的形式給大家講了《打電話》的故事,新穎的形式獲得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展示的同學也是自信滿滿、勇氣多多,我的課堂也是笑聲朗朗、氛圍輕松。
六、多種形式,進行表揚。每周的評比會上,采用多種形式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表揚??梢栽u出“最佳演講者”,也可以為“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創(chuàng)建一個“語文園地”,把在這個階段活動中,表揚那些表現(xiàn)突出同學和張貼每次主題活動中的美文。特別要多表揚進步大的學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積極性。我們班就有一位這樣的女孩子叫沈小慶,特別膽小。從我接班起兩年了從沒見她主動發(fā)過一次言。在“課前三分鐘演講”這個舞臺上,她第一次站到講臺上時一句話都不敢說,無論老師同學怎樣鼓勵,就是不張口,足足站了一分鐘。對于她來說可能恨死這個時刻了。如果這時我再嚴厲地批評她,我想她永遠都不會再有站在講臺上的勇氣,對于她來說也許就是一種毀滅,“課前三分鐘演講”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為了鼓勵這個孩子,培養(yǎng)她的自信心,我對全班同學說:“瞧,沈小慶有些緊張,但她今天能勇敢地站在這里,也是一種進步!讓我們把鼓勵的掌聲送給她,期待她下一次的進步吧!”話音剛落,同學們都報以熱烈的掌聲。等第二次輪到她說時,她準備了一句話新聞,照著讀都讀得結結巴巴,我還是給予她鼓勵:“沈小慶進步真不小,已經(jīng)敢在講臺上發(fā)言了!”第三次,她沒有脫稿,雖然磕磕絆絆,但是把新聞講完了,我依舊鼓勵她。等到學期末,她已經(jīng)能脫稿進行簡單的演講了。我想如果沒有“課前三分鐘演講”這個平臺,如果她的第一次發(fā)言被扼殺,那么這個孩子將永遠埋沒在羞澀膽怯之中。一次成功的播報,培養(yǎng)了一位孩子的“小”自信心。
“課前三分鐘演講”實踐證明,這種形式有利于“喚醒、激趣、鼓舞”我們的學生,活躍了課堂氣氛,豐富了語文教學的內容,擴展了語文教學的視野。雖然看似短暫,但如果利用好了,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