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全
(大同煤礦集團虎龍溝煤礦,山西 朔州 036000)
大同煤礦集團虎龍溝煤礦81505工作面位于井田東盤區(qū),工作面東部為實煤區(qū),南部與盤區(qū)東軌道大巷相接,西部鄰近81503工作面采空區(qū),北部鄰近塔山煤礦二盤區(qū)。
81505工作面設計走向長度為2480m,傾向長度為180m。工作面回采煤層為3~5#石炭系煤層,平均厚度為12.73m,煤層松軟、易破碎且結(jié)構(gòu)復雜,煤層中含夾石(9~12層)及火成巖。煤層無偽頂,直接頂主要以炭質(zhì)泥巖為主,平均厚度為1.8m。煤層頂?shù)装鍘r性如表1所示。
81505工作面采用MG650-1630-WD型雙滾筒采煤機割煤,SGZ-1000/2×855型前、后部刮板輸送運煤,ZF-13000/25/38型液壓支架、ZFG-13000/27.5/42型過渡支架和ZTZ-20000/27.5/42型端頭支架管理頂板。工作面采用綜合機械化放頂煤回采工藝,采高為3.5m,放煤厚度9.23m,采放比為1:2.64,頂板管理采用自然垮落法。
表1 81505工作面煤層頂?shù)装鍘r性表
截至2019年4月23日,81505工作面已回采560m。工作面回采至540m處時,工作面端面空頂處出現(xiàn)局部破碎現(xiàn)象;工作面回采至548m處時,端面空頂距加大,最大空頂距達1.2m,端面空頂處出現(xiàn)局部冒落現(xiàn)象,冒落高度為0.5m。工作面回采后受端面破碎頂板影響,在移架時87#~104#支架頂梁受力大,多數(shù)支架頂梁出現(xiàn)變形現(xiàn)象,同時支架移架到位后支架初撐力僅為額定值的56%,工作阻力僅為額定值的61.2%,大大降低了支架支護效果。工作面從550m處時端面頂板出現(xiàn)大面積破碎現(xiàn)象,回采效率降低至3.5m/d,嚴重影響了工作面安全快速回采。
(1)地質(zhì)構(gòu)造影響。根據(jù)虎龍溝礦地測科提供資料顯示,81505工作面回采至577m處揭露一條正斷層F5,斷層落差為1.2m,傾角為56°。斷層從回風順槽577m處揭露,從運輸順槽602m處貫穿,斷層與工作面夾角為8°。受地質(zhì)構(gòu)造影響,工作面回采至540m處頂板進入斷層應力區(qū)。隨著工作面推進,頂板應力集中現(xiàn)象嚴重,導致頂板出現(xiàn)破碎現(xiàn)象,特別是端面空頂處,在無支護情況下破碎更為嚴重。
(2)切頂破壞影響。81505工作面采用的放頂煤回采工藝,放煤高度為9.23m。工作面在放煤過程中頂板壓力前移,從支架頂梁尾端至煤壁處頂板煤柱形成孤島煤柱且壓力集中顯現(xiàn),在支架頂梁與煤壁處空頂煤柱受頂板垂直應力加大,在無支撐作用力下,支架頂梁以及煤壁對空頂處煤柱產(chǎn)生兩端切頂破壞,導致煤柱整體性破壞,從而造成端面頂板破碎現(xiàn)象。
(3)煤層賦存條件影響。由于3~5#煤層穩(wěn)定性差,煤層結(jié)構(gòu)復雜,煤體單軸抗壓強度不足20MPa,在壓力作用下易破碎,煤體承載能力低,在構(gòu)造應力、回采壓力等應力作用下,端面空頂處煤體形成的承載梁無法支撐頂板垂直集中應力,導致端面破碎現(xiàn)象。同時,工作面回采高度較大,在回采過程中從頂板往下1.5m范圍內(nèi)煤壁出現(xiàn)剝離破壞,片幫嚴重,加大了頂板空頂距,導致端面破碎范圍進一步擴大。
為了降低81505工作面端面破碎現(xiàn)象,提高工作面回采效率,保證工作面回采安全,決定對工作面采用“斜角深孔注漿技術(shù)+梯形玻璃鋼錨棚支護”進行頂板維護,并合理優(yōu)化工作面回采工藝。
為了提高頂板及幫部煤體膠結(jié)穩(wěn)定性及抗壓強度,決定對裂隙煤體高壓注入化學粘結(jié)材料,從而改變煤體物理性質(zhì)。
(1)鉆孔施工。鉆孔的深度及仰角直接決定著注漿效果,通過現(xiàn)場窺視孔觀察發(fā)現(xiàn),頂板破碎范圍為0~2.4m,決定在工作面煤壁距頂板1.2m處施工超前注漿鉆孔。鉆孔仰角為45°,鉆孔深度為6.0m,鉆孔直徑為40mm,鉆孔間距為3.0m,鉆孔終孔位置位于頂板穩(wěn)定煤體內(nèi),如圖1所示。
(2)注漿設備。采用型號為2ZBQ氣動注漿泵進行注漿,注漿泵配套注漿筒兩個、高壓槍一把、注漿鋼管一根以及流量閥、壓力表等。采用型號為FKS-80/15封孔器進行封口。采用馬麗散雙液型高分子注漿材料注漿,該化學材料具有粘合力強、強度高、與水能夠迅速反應膨脹等優(yōu)點,對煤巖體裂隙具有很好的粘接、封堵效果。
(3)注漿工藝。鉆孔施工完后,將一根直徑為20mm注漿鋼管埋入注漿孔內(nèi),并在孔口處安裝封口器。注漿時先高壓后低壓施工,注漿穩(wěn)定后壓力保持至1.2MPa,單孔注漿量達145kg或煤體、鄰孔有漿液滲出時停止注漿。
為了進一步提高端面破碎頂板穩(wěn)定性及支架支護效果,決定在端面破碎頂板處施工梯形玻璃鋼錨棚支護。
(1)梯形玻璃鋼錨棚支護由長度為3.0m、直徑為20mm加長玻璃鋼錨桿,長度為3.5m、寬度為0.5m梯形圓鋼棚以及長度為0.5m11#槽鋼等組成。
(2)為了防止移架時影響玻璃鋼錨桿支護效果,決定在相鄰兩架支架之間施工玻璃鋼錨桿。錨桿垂直頂板布置,每根錨桿采用兩支錨固劑錨固,錨固力為10t,錨桿錨固后外露長度控制在10~30mm。
(3)玻璃鋼錨桿施工完后在相鄰兩根錨桿外露端安裝一根梯形圓鋼棚,鋼棚與錨桿之間采用槽鋼固定預緊,預緊力不得低于200N·m。鋼棚安裝后保證鋼棚面與頂板接觸嚴實。
(4)梯形玻璃鋼錨棚支護排距為0.3m,鋼棚支護后支架頂梁緊貼鋼棚面帶壓擦頂進行移架,直至工作面完全過頂板破碎帶。
為了保證工作面能夠同時揭露斷層,降低頂板巖體破碎范圍,工作面回采至567m處進行回采工藝優(yōu)化,決定采用調(diào)面?zhèn)涡被夭晒に嚒?/p>
(1)由于F5斷層從回風順槽側(cè)揭露,且超前運輸順槽18m,所以為了保證工作面與斷層面平行,需以尾端支架為旋轉(zhuǎn)點,工作面進行旋轉(zhuǎn)回采。
(2)工作面刮板輸送機允許最大彎曲角為2°,采煤機截割深度為0.7m,最大允許彎曲長度為21m,單架寬度為1.75m,在刮板輸送機允許彎曲范圍內(nèi)安裝12個支架,而81505工作面共計安裝109個支架,共計等分點為9個,以支架號為等分點號,等分點分別位于 97#、85#、73#、61#、49#、37#、25#、13#、1#支架。
(3)首先將采煤機移至97#支架處下行割煤至尾端,支架上行裝煤并移至85#支架處,然后對97#~109#支架進行移架推溜,再從85#支架斜切進到下行割煤至尾端,最后再上行裝煤并移至73#支架。依次類推,直至工作面采煤機移至1#支架,完成一個旋轉(zhuǎn)回采,共計完成1刀長刀割煤、8刀短刀割煤,旋轉(zhuǎn)深度為6.3m。工作面共需要完成4個循環(huán)即可調(diào)斜。
(4)工作面調(diào)斜完成后,降低采煤機截割深度在0.5m左右。工作面完全過斷層破碎帶后再次進行旋轉(zhuǎn)回采調(diào)斜,保證工作面與頭尾順槽垂直。
大同煤礦集團虎龍溝煤礦生產(chǎn)技術(shù)部通過技術(shù)研究,對81505工作面回采期間出現(xiàn)的端面破碎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斜角深孔注漿技術(shù)+梯形玻璃鋼錨棚支護”聯(lián)合維護措施,對回采工藝進行優(yōu)化。通過實際應用效果發(fā)現(xiàn),采用聯(lián)合支護措施后,端面破碎煤體單軸抗壓強度提高至57.8MPa,提高了煤體承載能力。在后期回采過程中未出現(xiàn)嚴重端面破碎現(xiàn)象,工作面支架初撐力及工作阻力提高至85%以上,提高了支架支護效果;工作面回采速度提高至6.7m/d,保證了工作面回采安全,取得了顯著成效。
圖1 81505工作面端面破碎頂板聯(lián)合支護剖面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