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鐘浩源 牛沿荃 張斌
在我國航空通信設備中,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的應用日漸廣泛,通信設備提出了較高的過電壓要求。在航空系統中,地面通信導航系統相關設備對雷電具有較強的敏感性,雷擊會對系統設備造成嚴重破壞。為有效保障地面通信系統設備的安全,必須采取有效技術對之實施防雷保護,有效增強地面通信導航系統的穩(wěn)定性,實現對系統安全和相關財產安全的有效保障。
通信導航系統具有多樣化的功能,不僅具備通信功能,還具備相對導航功能,且能實現對本系統成員的有效識別。當前,飛機相應的無線電通信突出問題主要是保密、信號隱蔽以及抗干擾。飛機裝載的各類電子設備逐漸增多,其負擔也不斷加重,各類設備間存在嚴重的電磁干擾。對此,航空飛機裝載的電子設備要具備多種用途,不僅具備相對導航功能,且能實現對本系統其它成員的有效識別。具備通信功能、識別功能以及導航功能的綜合系統應運而生,該系統能提供多種服務,包括數字語音、可靠識別、精確測距以及實時數據等,且具有三種規(guī)格,即大、中、小規(guī)格。
防雷技術,是一種一體化的防護技術,該技術能對雷電組成攔截,并有效疏導雷電,并最終將雷電泄放入地,能有效避免雷電攜帶的電磁脈沖損害建筑物以及相關設備。當前,雷電探測、直擊雷防護、侵入波防護以及SPD等防雷技術在航空運輸中得到了日漸廣泛的應用。
對地面通信導航系統實施防雷保護,可采取如下外部措施,即對各類避雷針,(諸如避雷網、避雷線以及避雷帶等)以及各類接地裝置進行應用。在防雷工程中,接地占據著重要地位,各類防雷技術對雷電流的最終處理均是將其送入大地。若缺乏有效的接地技術,則難以實現有效防雷。在電氣設備中,少數金屬部分不帶電,保護接地即負責將此部分與接地體進行有效的金屬連接,實現對接點相應的對地電壓的有效降低,有效防止人體發(fā)生觸電。定期對外部各項防雷設備進行檢查,能在長期內實現對系統防雷的有效保護。要定期對各天線電纜進行檢查,觀察其是否與相應插座實現緊密連接;對各天線平衡進行檢查,觀察是否將不平衡變換電纜有效接上,觀察是否存在絞扭現象,是否實現對天線支架桿的良好塞入;對天線配置的短路片以及電離片進行檢查,觀察它們是否契合臺站頻率作出調整;對邊帶天線相應的饋線進行檢查,觀察其是否實現與機房ADS的有效連接,在連接過程中,要對天線參數進行注意;對接地線進行檢查,觀察其牢靠性,對于地網接地,要確保接地電阻值在1歐姆以下。
對地面通信導航系統實施防雷保護,可采取如下內部措施:在雷電預警發(fā)生時,要對相應應急預案進行迅速啟動,對民航信號相應的傳輸系統進行有效保護。通信導航系統采用的專用電纜,對雷電防護的具體等級進行設置,在總配線架相應的分盒部位對SPD信號進行安裝,且對該信號相應的放電電流進行控制,使之在3KA以下。與DMΕ進行合裝,識別碼可允許DVOR/DMΕ實施獨立或聯合工作。將地面避雷器加裝于系統精密設備上,并將地面避雷器加裝于UPS前端,將雷擊產生的電流對地下進行疏導,有效保護相關精密數據實現良好的實時傳輸。要將避雷器加裝于系統控制中心涉及的各類儀器上,并對儀器空線實施有效的屏蔽接地。將信號避雷器安裝在機場四周相應的各機房內,并提前對光纜芯線進行良好的接地處理和有效維護,將金屬護套接地有效包裹在外邊,通過雙重接地,實現有效避雷。
對閥型避雷器進行使用,此類避雷裝置,是借助避雷器配置的避雷元件充分發(fā)揮其避雷限壓作用。碳化硅以及氧化鋅避雷器較為常用,這兩類避雷器通流能力較大,且具有相對簡單的結構和較高的可靠性,但使用期限相對較短,需加強檢測并及時更換。
接地保護,是指通過系統設備具備的接地端子與大氣電氣實現良好連接,并將大量電荷對大地進行有效導入,有效降低危險電壓產生的危害。要通過有效接地實現對系統設備的有效防護。接地方式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保護型接地,一類是系統型接地。
2.4.1 保護型接地
將電子設備相應的外殼對地面進行有效接入,及時將設備電流導出,實現對設備安全的有效保障。此類接地即使面對設備外殼以及絕緣層出現脫落的情況,也能有效保護導航系統,避免雷電對系統產生干擾。
2.4.2 系統型接地
此類接地能實現對系統設備安全的有效保障,并確定系統設備實現良好的穩(wěn)定運行。此類接地能及時將設備故障產生的電流有效導入地面,避免電流過大導致系統設備燒毀。
屏蔽接地以及信號接地較為常用。屏蔽接地,是將屏蔽層有效連接接地系統,借助屏蔽電纜對系統設備供電,能有效防止戶外設備遭受雷擊。信號接地借助接地裝置,能實現對微小電流和微小電壓的有效檢測,能實現對放電損耗的有效減少,還能增強信號穩(wěn)定。
綜上所述,要加強外部措施、內部措施、遠點防雷技術、接地保護技術等防雷保護技術在地面通信導航系統設備中的應用,實現有效的防雷保護,防止雷擊嚴重破壞地面通信導航系統,有效保障地面通信系統設備的安全和穩(wěn)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