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貞 翟亞男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查院 河北保定 071051)
鈷(Co)是動物必需具有的一種潛在毒性的微量金屬元素,過量可誘致心肌病。在開礦、印染等行業(yè)中,容易產生鈷污染,對動植物有著很大危害。因此,對環(huán)境中鈷含量的測定具有重大意義?;瘜W發(fā)光分析法具有靈敏度高、線性范圍廣、儀器簡單、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等顯著優(yōu)點[1]。本文選用流動注射-化學發(fā)光法對模擬水樣中的Co(Ⅱ)含量進行測定。
2.1.1 儀器
IFFM-E 型流動注射化學發(fā)光分析儀;IFFS-A型化學發(fā)光檢測器;FA1004 電子天平;PHS-3B 精密pH 計;Milli-Q A10 超純水機。
2.1.2 試劑
0.01 mol/L 魯米諾儲備液:秤取魯米諾0.442 9 g,用12.5 mL 的1 mol/L 氫氧化鈉溶解,在棕色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250 mL,搖勻,室溫下放置7 d 使用。
過氧化氫(H2O2):9.0×10-3mol/L,使用前配置。
氯化鈷(CoCl2·6H2O)儲備液:5.9×10-6g/mL。
EDTA溶液溶于緩沖溶液(0.1 mol/L Na2CO3-NaHCO3,pH=9.8)中,濃度為10-3mol/L。
無水乙醇,PAN。
實驗流程詳見圖1。光電倍增管負高壓為700 V,增益為1。魯米諾溶液和H2O2溶液通過三通閥混合,PAN 醇溶液由六通進樣閥注射至載流液(樣品)中,魯米諾、H2O2、樣品、PAN 醇溶液的混合液與EDTA 溶液+緩沖溶液通過另一三通閥中進入流通池后充分混合,且在螺旋狀流通池中發(fā)生化學發(fā)光反應,產生化學發(fā)光信號,信號被光電倍增管檢測輸出到計算機上。
圖1 流動注射化學發(fā)光流路圖
PAN 是一種常用的金屬指示劑和過渡金屬的光譜分析試劑[2],在樣品Co(Ⅱ)濃度為2.95×10-7g/mL時,考察了PAN 濃度為5×10-6~5×10-5mol/L 時對體系的抑制強度變化,詳見圖2。由圖2 可知,PAN 濃度大于2×10-5mol/L 時,相對化學發(fā)光強度趨于穩(wěn)定,因此,PAN 濃度選定為2×10-5mol/L。
圖2 PAN 濃度對化學發(fā)光的影響
常見堿性緩沖溶液有碳酸氫鈉-碳酸鈉(NaHCO3-Na2CO3)、四硼酸鈉-氫氧化鈉(Na2B4O7-NaOH)和氨氣-氯化銨(NH3-NH4Cl),經過研究發(fā)現,在NaHCO3-Na2CO3存在的情況下,PAN 對體系化學發(fā)光信號的抑制效果較強。同時考察了pH 為8.5~12.0 時的相對化學發(fā)光強度的變化,詳見圖3。由圖3 可知,pH為9.8 時,相對化學發(fā)光強度最高,由此緩沖溶液pH選定為9.8。
圖3 pH 對化學發(fā)光反應的影響
光電倍增管負高壓是影響儀器檢測靈敏度及穩(wěn)定性的關鍵[3],實驗所用儀器較適合的光電倍增管負高壓設置最好為300~900 V,本實驗考察了在450~900 V 條件下,負高壓為-700 V 時,相對化學發(fā)光強度最佳。對靈敏度與穩(wěn)定性進行綜合考慮,選定儀器負高壓為-700 V。
本文考察了在6×10-5~2×10-4mol/L 時濃度范圍內的魯米諾溶液濃度與相對化學發(fā)光強度的關系,詳見圖4。由圖4 可知,魯米諾溶液濃度大于1.4×10-4mol/L 時,體系的相對化學發(fā)光強度趨于穩(wěn)定,因此,實驗最終確定選用魯米諾溶液最佳濃度為1.4×10-4mol/L。
圖4 魯米諾溶液濃度對化學發(fā)光反應的影響
H2O2是該體系的氧化劑,考察了4.5×10-4~2.25×10-1mol/L 濃度范圍內過氧化氫濃度與相對化學發(fā)光強度的關系(圖5)。由圖5 可知,H2O2濃度為9×10-3mol/L 時,體系的相對化學發(fā)光強度最大,即實驗最終確定選用H2O2溶液最佳濃度為9×10-3mol/L。
圖5 過氧化氫溶液濃度對化學發(fā)光反應的影響
雖然Co2+與EDTA 可以很快生成絡合物,但是過程中存在芬頓反應[4],即
因此,加入適量的EDTA 并不影響Co(Ⅱ)。實驗考察了不同濃度EDTA 對發(fā)光體系的影響,當EDTA濃度為10-3mol/L 時,既可以有效掩蔽多種金屬離子,又不影響Co(Ⅱ)的含量,因此,本實驗選取EDTA濃度為10-3mol/L。
在最優(yōu)實驗條件下,實驗考察了一些常見的干擾物對Co2+溶液測定的影響。對5.9×10-8g/mL Co2+溶液進行了干擾分析,加入干擾物質后以引起的測定偏差小于5%為限。結果發(fā)現,鉀離子K+、鋁離子Al3+(9×10-5g/mL),鎂離子Mg2+、鈣離子Ca2+(9×10-4g/mL)、銅離子Cu2+(10-4g/mL)、 鋅離子Zn2+(10-5g/mL)、鎘離子Cd2+、鎳離子Ni2+(6×10-4g/mL)、鉻離子Cr3+(5×10-7g/mL)均不干擾測定。
在上述最佳條件下,Co(Ⅱ)濃度與相對化學發(fā)光強度為2.95×10-9~2.95×10-7g/mL 時呈良好的線性關系,線性回歸方程為:Y=1 202X+1 076.5(X:10-8g/mL),相關系數r2=0.998 2,根據IUPAC 建議的方法(信噪比S/N=3),得到該方法的檢測限為1.29×10-9g/mL。對2.36×10-8g/mL Co2+標準溶液平行測定11 次,詳見圖6,相對標準偏差為0.51%。
圖6 對Co(Ⅱ)標準溶液平行測定
按照建立的分析方法,對模擬水樣中Co(Ⅱ)的含量進行測定,結果詳見表1。
表1 模擬水樣中Co(Ⅱ)的含量
PAN 是一種含羥基的化合物[5],Co(Ⅱ)可能影響了羥基的軌道能級能量,形成配合物,使Co(Ⅱ)的活性降低,即表現為PAN 對魯米諾-過氧化氫-Co2+體系的抑制作用。
本文利用PAN 乙醇溶液在堿性環(huán)境下對魯米諾-過氧化氫-Co2+化學發(fā)光反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建立了測定Co(Ⅱ)的流動注射化學發(fā)光分析方法。方法的線性范圍2.95×10-9~2.95×10-7g/mL,線性回歸方程為:Y=1 202X+1 076.5(X:10-8gm/L),相關系數r2=0.998 2,檢測限為1.29×10-9g/mL。對2.36×10-8g/mL Co2+標準溶液平行測定11 次,相對標準偏差為0.51%,且對模擬水樣進行加標回收實驗,結果令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