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世祧
溫州市建筑質監(jiān)科學研究所有限公司 浙江溫州 325000
隨著建筑項目的不斷增多以及建筑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建筑工程結構檢測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是工程質量監(jiān)督的技術保障和重要的技術手段。在建筑工程中,主體結構是整棟建筑物的重中之重,其質量檢測工作也是工程質量管理中的重要部分[1]。在實際檢測工程中,檢測機構按照相對應的質量檢測標準,借助于合理且先進的檢測手段和方法,對其各種力學性能和參數(shù)進行檢測,能夠對整體質量做出合理評估與數(shù)據(jù)依據(jù)。
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檢測過程中,實現(xiàn)檢測流程的規(guī)范有助于檢測方式的合理應用,從而有效的提升主體檢測質量。從實踐過程來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包含了以下具體環(huán)節(jié):①檢測對象的現(xiàn)場調查,進行基礎數(shù)據(jù)的初步收集。②檢測項目進行檢測方案編制,確保實際檢測的高效實施。③在保證現(xiàn)場檢查質量的同時,進行建筑結構可靠性的有效分析。④實現(xiàn)檢測數(shù)據(jù)的進一步整理和分析。
外觀檢測與儀器檢測是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的兩種基本形式。外觀檢測過程中,首先要對建筑結構的整體外觀進行觀察,并進行結構外觀和尺寸的觀測,確保結構尺寸與建設標準的統(tǒng)一。與外觀檢測過程相比,儀器檢測具有較高的精確度和效率性,在檢測設備的支撐下,能夠有效及時的反應構件的質量[2]。檢測過程中,無損檢測與有損檢測是其應用的兩種基本形式?;貜椃?、超聲法、無損探傷、電磁法等都屬于無損檢測的范疇,而有損檢測有鉆芯檢測、原位取樣等方式,通過這些檢測方式的應用,能夠實現(xiàn)建筑主體質量的有效把控,從而有效的提升工程建設質量。
現(xiàn)代建筑主要是以鋼筋混凝土和鋼結構為主材的結構,下面就以混凝土的強度、鋼筋保護層、砌體砂漿強度及鋼構焊縫相對應的檢測技術方法進行分析。
混凝土強度檢測方法一般有混凝土回彈法與超聲回彈綜合法及回彈鉆芯修正法等?;貜椃ㄒ卜譃槠胀ɑ炷梁透邚姸然炷粒ù笥贑60)兩種?;貜椃ㄊ峭ㄟ^重錘(彈簧驅動)彈擊桿彈擊混凝土表面,重錘被反彈回來的距離來表征回彈值,并以它作為混凝土強度相關的指標,再進行一些強度修正,通過對應測強度曲線,最后推定混凝土強度。回彈法測試具有簡便、高效的特點,能在短時間內進行大量的檢測。對混凝土澆筑的時間為14天到1000天。超聲波檢測的相關物理量為固體介質的彈性模量,因為固體聲速與介質的彈性模量之間的關系,以此來推定混凝土的強度。超聲檢測過程中,被測構件形狀尺寸不受限制,同一測點可反復測量。超聲回彈綜合法就是采用回彈法與超聲波方法來聯(lián)合測試混凝土強度的方法。與單一測試相比較,綜合法誤差小且擁有較寬的適用范圍,測試方法比較簡單,精度比單一法高,能避免一些外界因素的影響,能較準確的反映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混凝土構件的質量,所以可以明顯提高無損檢測混凝土強度的精度[3]。但是費用較高,適用范圍受到一定的限制?;炷零@芯檢測,它是一種較直觀、可靠的方法,能直接根據(jù)抗壓強度換算混凝土的強度,但是由于檢測時會對混凝土構件造成局部的損傷,費用較高,所以鉆芯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回彈法、貫入法等是建筑砌體結構主體質量檢測的重要方式。貫入法就是根據(jù)測釘貫入砂漿的深度與砂漿抗壓測強曲線來換算砂漿抗壓強度的方法。相對而言,貫入法檢測砂漿抗壓強度方式的干擾因素較少,檢測過程較為便捷,故而在砌筑砂漿檢測過程中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
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在保證結構受力性能、結構安全和持久性、結構耐火性等發(fā)揮著重大的作用,混凝土結構中受力鋼筋的位置準確與否,直接決定了混凝土結構的承載力和耐久性。鑒于鋼筋移位對受彎構件的影響最大,尤其是配置負彎矩筋的構件,因此規(guī)范規(guī)定檢查梁板類構件,特別是懸挑受力構件,作為檢驗重點。鋼筋保護層檢測可采用非破損法(保護層厚度檢測儀)和破損法(現(xiàn)場開槽檢測法,僅剔除鋼筋保護層)兩種。
隨著現(xiàn)代建筑的發(fā)展,鋼結構已經屢見不鮮,焊縫的缺陷也尤為重要。焊縫主要有對接、角接、搭接和T行連接焊縫等,常見的缺陷有氣孔、夾渣、裂紋、未焊透、未融合等。一般以磁粉檢測、渦流檢測、滲透檢測、超聲檢測與射線檢測等方法來檢測。磁粉、渦流和滲透檢測都能用于檢測表面缺陷,而超聲和射線檢測可以對材料內部與表面缺陷進行檢測。前三個檢測優(yōu)點是檢測周期短,成本低檢測方便,缺點是不能顯示缺陷形狀,不能精確定量,比較難定性。射線檢測優(yōu)點就是缺陷顯示直觀,定量、定位準確,可以定性,缺點是檢測周期長,成本高,大厚度工件檢測比較困難。
總而言之,在建筑技術越發(fā)完善下,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越發(fā)受到人們重視,檢測方法也隨之豐富和多樣化。在檢測工作中,檢測工作人員應對建筑物使用途徑以及建筑特征有所了解,結合工程施工特征,在檢測中若是發(fā)現(xiàn)問題,在技術以及設備允許情況下,最好使用多種方法交叉檢測,這樣可以更好的保證檢測精度。同時,在建筑科學快速發(fā)展下,將來會有很多檢測設備與方法誕生,而作為一名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人員必須要不斷學習,這樣才能做好建筑主體質量檢測這一工作,進而促使我國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工作的規(guī)范化和合理化。無論哪種建筑主體結構,其質量檢測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確保整個工程的建設質量,提高建筑結構的性能和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