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3月15日,“建議彩禮納入婚姻法”一度沖進微博熱搜前十。有代表走訪了30多個縣、五六十個村莊、200多戶居民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農(nóng)村結婚彩禮過高成為問題,因此他建議,把結婚彩禮納入到《婚姻法》當中,讓法律來定極限。
的確,我國農(nóng)村地區(qū)結婚彩禮過高,一直以來的確廣受詬病,甚至因彩禮之故而“婚斷情絕”的準夫妻也是屢見不鮮。根據(jù)媒體此前公布的2018年全國彩禮排行榜來看,除了北上廣普遍要求房子、車子,再加均價二三十萬元的現(xiàn)金外,排在前列的是江蘇、遼寧,其均價都超過了20萬元。再回溯到2013年,江蘇彩禮的均價是2萬元,僅過去5年時間,就翻升了10倍,真是令人咋舌!
那么,你對彩禮怎么看?多少錢的彩禮你能接受?圍繞相關問題,記者索性找了數(shù)十位中青年人士進行了一場快問快答,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態(tài)度。
尼尼(女,23歲,三線城市):我結婚的時候,我們一家都沒主動要彩禮,但我婆婆覺得不能虧待我,在酒席上硬是塞了一張卡給我爸媽。后來一看,里面有16萬。
旺財(男,23歲,農(nóng)村):我們這邊一談婚論嫁,男方家沒有6間瓦房免談,住不住的都得在縣城里再買一套三居。給女方“三金”的話是會被笑話的,“五金”是標配。訂婚的時候講究“萬里挑一”,就是10001元;結婚的時候還要長長久久,一般就是19.9萬、29.9萬、39.9萬不等。哎,我就是因為出不起這些錢,好好的女朋友黃了,她也沒法子的,都是父母做主。
劍南春(男,38歲,二線城市):沒人要求這筆錢必須父母出,我結婚時的彩禮是我自己攢下來的,沒讓父母花一分錢。那會給了丈母娘2萬,當然這是七八年前了,后來她把錢還給我媳婦了。至于她咋花的,我也不知道。
美小胖(女,31歲,一線城市):結婚,老公給的那16.88萬,后來他又添了點,我們?nèi)饴眯械臅r候,買了只愛馬仕的凱莉包。
杰臻(男,33歲,二線城市):恕我直言,農(nóng)村彩禮太高,據(jù)說要38萬,還不算車、房,結個婚負債累累。那為什么在城市結婚的,卻還不用這么高,甚至不用彩禮呢?這是因為農(nóng)村女嬰出生率遠低于男性,長大后的女性一部分遠嫁縣城,一部分留在城市,農(nóng)村里的就所剩無幾了。
小草媽媽(女,40歲,三線城市):我覺得并不高,現(xiàn)在的生活水平在這放著,各種消費也都很高,別的不說,就看看房價,所以讓男方拿出個十幾二十萬的彩禮很正常。我也不會愿意我的女兒跟他去受苦。其次,如果出得起卻不愿意出,那這種男人壓根沒必要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