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南京市第九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江蘇南京 211500
住宅工程滲漏問題牽涉到居民的日常生活,房屋建筑屋面、外墻面等出現(xiàn)滲漏后,對滲漏維修處理難度較大,且維修費用較大,因此,做好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防滲漏措施的實施,以達到工程不滲不漏,減少工程維保量。住宅工程防滲漏控制是質(zhì)量通病控制的重要一環(huán),除了要控制地下室結構裂縫和滲漏,還必須關注住宅樓屋面、廚衛(wèi)間、窗戶、空調(diào)板及外墻等部分的防水、抗?jié)B,同時,需關注凸窗、空調(diào)隔墻等部位墻體保溫節(jié)點的冷橋結露等現(xiàn)象。
目前較多大地下室存在裂縫滲漏問題,解決地下室裂縫滲漏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點:
A、控制好澆灌混凝土的配合比,嚴控水灰比、控制原材料質(zhì)量、混凝土入模的坍落度不應大于16cm,杜絕進場混凝土內(nèi)摻水;B、控制好混凝土澆筑振搗,分層澆筑、連續(xù)振搗,避免漏振和過振;C、做好混凝土澆筑后養(yǎng)護,保證濕潤養(yǎng)護,同時,注意混凝土保溫,避免澆筑后溫度突變,引起溫度裂縫,冬季施工防止混凝土受凍;D、樓板及基礎筏板面,加強振搗和表面收抹及表面覆蓋養(yǎng)護,夏季高溫及大風、干燥季節(jié),對于新澆筑的混凝土面宜采用塑料薄膜覆蓋養(yǎng)護,避免樓板面混凝土因水分迅速蒸發(fā)而出現(xiàn)干縮裂紋;E、樓板面混凝土澆筑后杜絕加載過早、避免集中堆載,對于工期較緊的工程,應杜絕混凝土澆筑完成12h內(nèi)上人施工作業(yè);F、加強后澆帶、變形縫、施工縫、穿墻管等部位的質(zhì)量控制,加強防水細部構造措施,提高防水效果;地下室外防水施工前應認真檢查混凝土表面質(zhì)量,對存在細微裂紋及混凝土澆筑質(zhì)量薄弱部位進行修整和防水加強處理[1]。
保溫層屋面的輕質(zhì)混凝土找坡層宜縱橫間距不大于4m設置縱橫貫通排汽道,排汽道槽口尺寸不小于40mm*50mm;排汽道上口采用5mm厚水泥壓力板或者保溫板蓋住,形成貫通空腔。排汽口宜設置在高出屋面的墻柱上,避免排汽孔設置在屋面中部,在保護不到位時,易被損壞而造成滲水通道,排汽孔宜間隔10-20m設置一個,每個屋面不少于4個,每個排汽口宜采用厚度不小于0.5mm,尺寸為100*100*15mm的不銹鋼防護罩或1.0mm厚鋁板防護罩。排汽道通過埋設在墻柱內(nèi)的?30mm的塑料管作為排汽口,排汽塑料管下口與排汽道連接,埋設入排汽槽內(nèi)長度為400mm,前端300mm管周邊應打滿?4mm小孔;頂端應高出防水層收口處300mm以上,并彎成90°的彎頭。
屋面剛性保護層的混凝土強度應不低于C30,不小于50mm厚,分格縫間距宜不大于4m,特別是對于北方溫差較大的區(qū)域宜分格縫間距宜小于3.0m,分格縫寬宜為10-20mm。保護層內(nèi)采用鋼筋網(wǎng)片的網(wǎng)孔不大于100*100mm,直徑為?4mm及以上的焊接鋼筋網(wǎng)片。分格縫宜采用SBS或APP改性瀝青防水卷材進行熱鋪封蓋。
剛性保護層內(nèi)的鋼筋網(wǎng)片必須設置在細石混凝土層的上部2/3厚度處,保護層混凝土養(yǎng)護不得少于14天;分格縫內(nèi)應清理干凈,并充分干燥后嵌填防水油膏,縫口熱鋪防水卷材,寬度不小于150mm。
屋面應做蓄水試驗,先做出屋面預留洞口灌水試驗,合格后進行后續(xù)工序,防水完成后做局部蓄水試驗,合格后,再進行后續(xù)工序,全部施工工序完成后再做24小時蓄水試驗,不滲不漏、不積水為合格[2]。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樓板四周除門洞外,在樓板混凝土澆筑的同時澆筑高度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翻邊;樓地面施工時,廚衛(wèi)間地面標高應低于其他房間地面標高至少20mm以上。
主體施工時應保證上、下水管預留洞口坐標位置準確,PVC管道穿過樓面時,采用預埋接口配件,以減少樓板洞口的二次堵塞,確保結構抗?jié)B性。對于預留套管洞口,確保套管止水圈良好,預留套管上端高出樓地面高度宜為30-50mm。
防水層施工前,樓板四周應先清理干凈,陰角處應做圓弧處理,防水層向墻面上翻高度不小于300mm。
衛(wèi)生間地面施工前,應先進行結構24小時蓄水試驗,不滲不漏后再做樓地面防水層,防水層施工完成后再次做24小時的蓄水試驗,蓄水高度為20-30mm,不滲不漏為合格。
衛(wèi)生間墻面應用防水砂漿分兩次抹面,衛(wèi)生間淋浴部位墻體防水高度不應低于1.8m。
地漏口應比相鄰地面低5mm。煙道與樓面交接根部向上300mm范圍內(nèi)宜采用聚合物砂漿防水。
門窗洞口宜選擇帶附框的外窗,采用無附框的外窗時,應設置帶排水坡度的現(xiàn)澆混凝土窗臺板(梁),斜窗臺板(梁)應一次澆筑成形,振搗密實,向外排水坡度不小于20%;混凝土強度不低于C25;窗臺板縱向鋼筋不小于3Φ8,窗臺梁縱向鋼筋不少于4Φ10。無附框的窗框安裝,應采用先粉內(nèi)框、后裝窗框,再粉外框的施工工藝,且窗臺處應粉成直徑不小于15mm的圓弧。門窗框應采用專用鍍鋅鋼片連接固定,厚度不小于1.5mm,固定點從轉角150mm開始設置,中間間距不大于500mm。
為了提高門窗洞口的止水效果,對于現(xiàn)澆墻體的門窗洞口,宜制作企口模板,以使成型后的門窗洞口內(nèi)側有凸出20mm的臺口,臺口寬度宜為50mm以上,以形成自然嚴密的止水口,確保門窗安裝及裝飾施工后無滲水現(xiàn)象。
外墻裝飾面層與窗框之間應留5mm寬的打膠槽口;裝飾面為抹灰層時,應貼T形塑料條做打膠槽口;打膠面應清理干凈、干燥后方可進行,嚴禁將硅酮耐候密封膠施打在涂料面層上。
外墻保溫基層施工前,應對外墻面預留的孔洞進行封堵,封堵應分層采用水泥砂漿進行堵塞,對于較細的穿墻螺桿孔,宜先在孔中間注入聚氨脂發(fā)泡劑,然后再在外側用水泥砂漿封堵,并在洞口外側粉刷一道防水加強層。
自保溫外墻抹灰的基層應采用聚合物砂漿,當抹灰層為混凝土或燒結磚時,應采用1:3或強度等級為M15的聚合物防水砂漿,對于輕質(zhì)墻體應采用M7.5的聚合物防水混合砂漿。
外窗臺的排水坡度宜≥10%;外挑板排水坡度應≥2%,腰線排水坡度宜≥5%,且靠墻抹成圓?。坏嗡€寬度不小于20mm,下掛高度不小于12mm、并抹成鷹嘴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