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廷帥
(山西四建集體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混凝土裂縫是建筑施工中最為常見的施工問題,并且也是影響工程質量的主要問題,產生裂縫的成因可以歸結為自身材料性質,外部環(huán)境原因和人為操作原因等,所以筆者接下來就這些主要的原因詳細探究做好施工治理的方案。
在實際的情況中,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的情況有很多,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主要的方面:
混凝土的原材料是決定質量的根本因素,一般而言很多混凝土出現質量方面的問題都是和自身選用骨料的品種和質量有著很大的關系,或者這些材料在配比的過程中沒有遵守規(guī)定配比的方法,除此之外很多混凝土材料在選用的過程中自身內部還存在很多的有害物質,這些物質如果沒有被發(fā)現或者選擇了錯誤的添加劑,酸堿物質,這都會對于后期的鋼筋性能做出極大的限制,從而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情況。
在施工設計階段常常會因為工作人員的自身技術失誤問題造成地質勘測的數據發(fā)生問題,或者圖紙上面的部分數據失真的情況。這些問題對于混凝土的表面質量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最為常見的事例就是在居民樓的客廳樓板中出現裂縫的情況,原本認為是溫度差異造成的收縮性裂縫,但是經過工作人員的深度調查發(fā)現是因為底下車庫墻體下沉而引起的應力裂縫[1]。
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材料受到外部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因素比較大,其中溫度對于混凝土的材料是最大的,因為結構內部的形態(tài)會隨著外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在一定的溫度之下形成一定的溫度應力,當這種應力超過了混凝土本身的抗裂強度的時候,混凝土就會發(fā)生斷裂的情況,同時很多混凝土在澆筑的過程中,內部的溫度會隨著時間和外部的變化不斷上升,在外部的表現為應力上升,工作人員在一定的降溫過程中,很多的混凝土又會受到新型混凝土的約束在內部出現一個比較大的應力,在氣溫不斷下降的過程中,外部的應力和內部的應力會產生較大的沖突,當這種應力矛盾超過了一定界限的時候也就會發(fā)生斷裂的情況。
在無數的實踐經驗來看,當前很多混凝土出現裂縫的情況在于在配置的環(huán)節(jié)很多材料因為比例不當而引起的材料質量問題,一般而言,標準的配比為水灰0.24~0.38 之間,不能超過0.6.如果水泥的質量一樣,則水灰的比例也就能夠直接決定混凝土現實中的等級強度,所以通常而言在水泥攪拌的過程中實際的需水量只是混凝土總質量的1/4,所以為了能夠保證實際的澆筑質量,在澆筑的過程中可以將水灰的比例適當地提高一些,因為水灰在反應之后過多的水分會殘留在混凝土的材料中形成水泡,極大地減少結構的荷載能力,站在物理力學的角度分析這個問題,裂縫的主要原因就是這些水泡和氣孔的作用[2]。
上文是當前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幾種混凝土裂縫原因,根據以上的這幾種情況筆者認為若想能夠從根本上治理這些問題,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具體工作:
強化結構設計工作首先對于材料的選擇而言,可以選擇質量強度不是很高的材料,因為這些材料可以承載表面增加的鋼筋用量,不會發(fā)生折斷的情況,為了能夠避免溫度的影響,可以采用永久伸縮的設計方式,在建筑的過程中發(fā)生裂縫的因素有很多,對于結構部分而言,結構的長度對于裂縫的成因具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建筑部門應該根據現場的施工采取合理的設計方案。
混凝土在制造或者澆筑的過程中,相應的管理部門應該加強自身的工作監(jiān)督力度,尤其應該關注第一次的混凝土澆筑量,很多的混凝土材料本身具有較強的滲水性,導致后期的骨料下沉并且產生塑性的收縮裂縫,所以在這個時間應該能夠加強對于這個部分的監(jiān)督力度。
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工作是一項比較重要的工作,因為配比的質量會直接影響混凝土的使用質量,同時這項工作對于技術人員的要求比較高,對于外部的環(huán)境要求比較苛刻,很多骨料中的含泥量和干縮量比較大,后期混凝土成型之后的干縮性能也就大大地加強,所以為了能夠盡可能地增強混凝土材料的抗離析能力以及和易性,在配置的過程中可以在內部適當地增加一定比例的減水劑或者粉煤灰,減少滲水情況的發(fā)生,同時在選擇配比材料的過程中,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一定要到現場進行實際的考察工作,充分分析實際的施工情況和自身工藝在去進行材料的配比選擇工作[3]。
在混凝土完成澆筑工作之后,若想能夠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壽命和質量應該能夠做好定期的養(yǎng)護工作,這也是混凝土裂縫治理環(huán)節(jié)比較重要的一個部分,利用人工的養(yǎng)護手段不僅能夠直接克服外部溫度差給混凝土內部造成的影響,同時還能降低混凝土對于內部自身的約束力。工作人員還應該對于已經成型的混凝土做好相應的保溫措施,減少內部熱量的散失和外部的溫度差異,從而減少內部的應力,增加混凝土的本身強度對于自身的松弛能力也具有很大的效益。最為重要的一點在于人工養(yǎng)護工作對于表面干縮而造成的大面積收縮具有很大的克制作用。所以當前筆者認為應該強化對于混凝土材料的保養(yǎng)工作,對于一些溫差較大的地方或者多雨雪的地方,還應該在混凝土的表面做好防水的工作,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統(tǒng)方式雨水或者雪水流入基坑之中影響混凝土的澆筑質量。
對于混凝土裂縫的修補工作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分別為預防和及時修補,防止其他病害的發(fā)展和延伸,因為在當前國內大部分的施工中都是存在這樣的病害情況的,所以有關的工程團隊應該能夠組建一個專門的維護團隊對于施工過程中給的裂縫問題進行及時的修復減少損失,對于當前已有地裂縫應該可以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對于規(guī)模比較大的裂縫可以采用灌漿施工的方式,將壓力設備進行預先放置,在里面添加適量的修補漿液利用機器配備到固定的裂縫之中,這種方法主要借助物理的修復方式,其次對于規(guī)模比較小,或者裂縫程度不大的情況,可以直接采用表面修復的方式,對于出現裂縫的表面進行涂層處理,然后再去利用混凝土的材料對于比較微小的裂縫利用混凝土的漿液進行強力修復,這些裂縫中的毛細小管可以吸收這些修補的膠液從而有效進行自我封閉。最后還可以對于混凝土的裂縫進行比較直接的封堵處理工作,該種方式可以直接利用材料對于施工工地中的裂縫進行填充或者封堵,為了能夠防止重要施工部分出現裂縫的情況還可以事先在這些部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4]。
綜上所述,當前的建筑施工工程中,造成混凝土裂縫的情況有很多,并且混凝土裂縫對于建筑工程的質量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筆者希望能夠通過上文提到的幾點實際建議幫助更多的施工團隊做好混凝土裂縫的治理工作,保證工程的建筑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