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
“西風響,蟹腳癢。菊花黃,蟹肉壯。蟹立冬,影無蹤。”
中秋時節(jié),大閘蟹接棒小龍蝦登場了,按照一般規(guī)律,國慶前后便是吃蟹的好時機。今年的大閘蟹來得似乎更晚一些,但大閘蟹禮品券、提貨券等“紙螃蟹”已是“未捕先紅”,在朋友圈、電商平臺、線下店走紅。
秋風起,螃蟹肥。每年9、10月份,正是螃蟹黃多油滿之時。
今年中秋提前,陽澄湖大閘蟹因捕期未到,遺憾缺席。雖然陽澄湖沒有開湖,但禮品券、提貨券已提前走紅市場。
濟南市民尹先生,在中秋節(jié)期間,收到朋友寄來的一張大閘蟹券。翻開一張蟹券,上面寫著:陽澄湖鎮(zhèn)大閘蟹,1888型,并且備注著提貨相關須知。
近年來,大閘蟹禮品券作為一種送禮方式,在親朋好友、公司客戶之間廣為流傳?!绑π啡鳖A售后,要等到大閘蟹上市才能完成交易,在業(yè)界稱之為“紙螃蟹”。
數(shù)據(jù)顯示,從2016年開始,三年來大閘蟹銷售額呈現(xiàn)出翻倍增長的態(tài)勢,2018年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40%。
在大閘蟹產量與銷量暴漲的背后,是市場上眾多商家的集體涌入。數(shù)據(jù)顯示:近20年來,我國蟹企數(shù)量逐年增加,2019年已超過2.5萬家。在某查詢平臺以“螃蟹”為關鍵詞搜索,共有5673家公司,其中在近1年成立的公司達1074家,占比近20%。
打開各大電商平臺不難發(fā)現(xiàn),大閘蟹禮券的銷售也是如火如荼。以某電商平臺為例,首頁就放置了有關大閘蟹的醒目銷售海報,搜索“大閘蟹禮券”后就會發(fā)現(xiàn)各種品牌、價格的大閘蟹禮券琳瑯滿目,其中不乏明星代言。點開其中一個品牌,螃蟹的大小、數(shù)量不同,價格也不等,大致在199元到1099元之間。在商品詳情中,除了介紹螃蟹原產地的天然無污染、品質優(yōu)良,一款原價396元8只(公4.5兩母3.5兩)的大閘蟹禮券,打折后售價188元/張,月銷量竟高達1萬多。
市民徐女士透露,女兒在外地上大學,國慶放假回家必吃大閘蟹。得知有陽澄湖大閘蟹禮券現(xiàn)吃現(xiàn)提后,便去購買了幾張?zhí)嶝浫??!胺浅7奖?,女兒回家前幾天我按照卡券上的提示操作,客服人員說兩天內發(fā)貨,到的時候螃蟹還都是鮮活的。不用擔心過季買不到蟹?!?/p>
據(jù)悉,一二線城市越來越少的人實物送禮,企業(yè)采購也是首選“紙螃蟹”,畢竟螃蟹對儲藏的要求較高,卡券的形式可讓消費者在想吃的時候再進行提貨,這樣較為方便。
正是因為節(jié)日需求,在多年前,就有人發(fā)明了月餅券,月餅的證券化之旅正式開啟。在這條道路上嘗到甜頭之后,它的“兄弟”螃蟹也開始效仿。
網(wǎng)上流行著這樣一個段子:某月餅廠家印制了100元的月餅券,廠家將此券以65元/張的價格賣給經銷商,經銷商再以80元賣給消費者A,A將其送給B,B以40元賣給黃牛,經銷商再以50元的價格向黃牛收回。于是,這個完整的利益鏈形成后就出現(xiàn)了奇怪的現(xiàn)象——廠家沒生產月餅,光是賣券就從中得到了15元的利潤,除此之外經銷商賺15元,A送了人情,B賺40元,黃牛賺10元。這其中的利益鏈條和“躺著把錢賺”的模式讓人驚訝。
禮券在送禮市場流通,送券人和收券人都不會太在意螃蟹的品質。送券人需要的是體面的票面價格,收券人可能并不會真正使用禮品券,而大多是兌換成現(xiàn)金。至于螃蟹質量如何,反而沒有太多人關心,甚至根本不需螃蟹,整個交易就已經完成了。
但與其說這就是金融、證券化,不如說是民間智慧的體現(xiàn)。
陽澄湖2000噸的年產量供應了20萬噸的年銷售量已是舊梗,基本現(xiàn)今的每一張蟹券上都標注著一個數(shù)字,從1888款、2888款,到5888型乃至更高,大都是8只裝,就是要讓人誤以為這是大閘蟹禮券的價格。但實際上這×888并不是價格,這個數(shù)字只是對不同蟹券型號的區(qū)分,跟這張券本身的價值并沒有任何關系,也許打完折只需人民幣78元。這點準確擊中了國人好面子、重人情的軟肋。
大家或許會好奇,線下店動輒幾十元一只的大閘蟹,商家賣得如此便宜,難道不會血虧?“電商平臺競爭激烈,商家會把螃蟹標得特別大,實際發(fā)貨時,會發(fā)特別小的?!币晃粊碜詿熍_的大閘蟹供應商孫先生告訴記者,個頭小的螃蟹,價格低得多。
那么消費者購買蟹券后,拿到的螃蟹究竟價值幾何?對此,大閘蟹供應商婁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99元8只的蟹券,蟹券快遞費5元,蟹券制作成本忽略不計,提蟹時包裝費6元,人工費2元,快遞費23元(實際不止),還要留出利潤15元,那留給大閘蟹本身的成本只有48元?!逼骄阆聛?,每只螃蟹只有6元。在水產市場上,這個價格只能買到品質最差的大閘蟹。
“如果是150元的蟹券,一般大閘蟹采購成本只有50元。 ”這位供應商透露。也就是說,盡管賣得便宜,商家依舊能賺錢。紙螃蟹流入了真正的消費市場,普通消費者更看重的是螃蟹的品質和性價比。紙螃蟹看似價格優(yōu)惠,票面價打五折甚至更低,但是,質量卻不那么靠得住。許多發(fā)券的公司本身并沒有螃蟹,也要到市場上購買。為了保證其他環(huán)節(jié)的利潤,大多會選擇以次充好,投訴也就多了起來。
蟹券還有一種玩法,有網(wǎng)友表示,自己花299元買的大閘蟹券,產品宣傳中號稱每只4兩,在實際提貨回家后稱重發(fā)現(xiàn)只有3兩,而且被很有分量的繩子纏了厚厚幾圈。“這樣實在難以保證商家真的會提供貨真價實的產品?!痹摼W(wǎng)友說。
不過目前的禮券市場理發(fā)充值卡、健身卡等,并無本質不同。預付費行業(yè)的客戶體驗向來不彰,一旦預付費,消費者實際上已喪失了根據(jù)經營者的履約情況進行救濟的機會。同時因為預付式消費的持續(xù)性和長期性,消費者對于經營者未來是否會正確履行消費合同并不知情。
信息不對稱之下,賣方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信息優(yōu)勢,隱瞞真實信息或者編造虛假信息為自己牟利。在實際生活中,很多消費者在遭遇兌換困難、退款困難等問題后,也不知道依據(jù)哪些法律法規(guī)來進行維權。
種種問題反映出“禮券經濟”的套路非常多。
禮品提貨券這種預付費的模式,在購買了禮品券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與商家形成了交易。如果消費者出現(xiàn)兌換時限過期、禮券丟失、忘記兌換等情況,禮券的金額就全部成為了商家的利潤,消費者就成了買單者。而不充分消費是商家最大的一個獲利點,比如說很多人手中有月餅券,卻不知不覺錯過了兌換時間,辦了健身卡,卻因為難以堅持下去而沒有按時去消費。
對于這種禮券形式的銷售策略,經濟學家表示,不管是月餅、大閘蟹還是其他產品,采用這種預售式的銷售券,提前讓消費者購買,然后再提貨,背后藏著巨大的商業(yè)邏輯,本質上就是一種“商品證券化”的表現(xiàn)。
“禮券經濟”表面看上去很繁榮,但其中有著極大的危害,包括公共利益的犧牲、公共財產的流失等。在這個過程中,商品價格被虛假抬高、貨不對板、出現(xiàn)假貨、兌現(xiàn)困難等后果最終只有消費者買單。誠如業(yè)內所說,如今的“禮券經濟”似乎繁華,但缺乏監(jiān)管束縛的“螃蟹”就會“橫著走”。對違背市場規(guī)律、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也要給它綁上一根監(jiān)管的繩子,否則紙螃蟹也火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