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彥
初一的生活很快要一個學(xué)期,新學(xué)校、新老師、新同學(xué)開啟我新的篇章。可是夜深人靜,作業(yè)寫到一半時,我的腦海里依然還會浮現(xiàn)那個微笑。那是潘老師的微笑,在我小學(xué)生涯里,一直用溫暖愛護(hù)我、幫助我,在我懵懂的心里種下美好的種子,開出小花,迎風(fēng)搖擺。
還記得一年級時的我,膽小怕生,唯唯諾諾,不懂交流。最怕每周一次“在校表現(xiàn)”成績的公布,因為我不會表達(dá),更不懂得如何表現(xiàn)。是潘老師,用詩歌般的語言引導(dǎo)我,用燦爛的微笑感化我。她從不否定我的能力,總是教導(dǎo)我做一個大方、自信、勇敢的人,在她潛移默化的教育下,我慢慢懂得了如何去用微笑待人,如何大膽地展示自己的閃光之處,如何自信地在舞臺上美麗綻放。也是這樣一次次的體會,老師的微笑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那樣的微笑,像母親般親切、和藹、溫柔。她的笑容很好看,你說不出好看在哪里,但只要笑容一浮現(xiàn),我就知道,那是對我莫大的鼓勵與愛護(hù)。師生之間并不只是老師和學(xué)生的距離,微笑在我們之間構(gòu)成某種默契,有形之外、無形之中,我變得從容起來,大膽活潑起來。就像一顆顆太陽花種,成就了現(xiàn)在樂觀、自信、大方、從容的我。
其實我不是一開始就喜歡文字的,我至今也想不通,為什么當(dāng)時那么不喜歡,如今那么癡迷。文字千變?nèi)f化的組合,似乎有一種魔力,讓我直抒胸懷、讓我想象萬千,寫文字不是爬格子,而是寫心情、寫歷程、寫人生。記得那時候每個星期都要寫小練筆,是我最頭痛的事,但是一次次的周記里,潘老師總是在細(xì)小的地方鼓勵我,告訴我好詞好句怎么用,用了有多美。就這樣,我的一篇篇稚嫩文章里,畫滿了潘老師鼓勵的小星星、小花朵。這些星星花朵,讓一片片平淡的草地變得生機勃勃。每一篇周記,都有她認(rèn)真寫下的評語與鼓勵。遇到有特別精彩的,潘老師還會把我的文章讀給大家聽,這一字一句嵌進(jìn)我的心里,如吃了蜜糖般甜。但我卻更加不敢懈怠,為了這樣像“蜜糖”般美好的微笑,我要努力向著“更好”出發(fā)。
不知道多久以后才會再遇見潘老師,也許等到同學(xué)會,也許在某天某個街角就會偶遇,那樣的遇見一定很美,我的微笑也會像她的微笑一樣,如花朵般盛開,在臉上,在心海,點亮我的童年。我要告訴潘老師:若記憶成書,這微笑,便是扉頁。
(指導(dǎo)老師:王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