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山 孫建明 李菊蘭
(1武威市中醫(yī)院,甘肅 武威 733000;2武威市涼州區(qū)西關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結直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復雜,涉及基因表達過度、基因突變等〔1,2〕。B細胞受體相關蛋白(BAP)31基因定位于Xq28,屬于BAP家族成員之一,在1994年被首次鑒定,是內(nèi)質(zhì)網(wǎng)上不可缺少的跨膜蛋白,在進化上保守,且在各個組織表達廣泛,以往研究發(fā)現(xiàn),BAP31可介導小細胞小泡蛋白、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Ⅰ等分子離開內(nèi)質(zhì)網(wǎng)以囊泡形式向其他細胞器運輸〔3〕;也可參與細胞凋亡的調(diào)節(jié)〔4〕。近些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組織中BAP31表達水平并不相同,在人體正常組織低表達或不表達(除睪丸組織外),大多數(shù)惡性黑色素瘤BAP31高表達,可能是該病免疫治療的靶點〔5〕。結直腸癌細胞中BAP31表達明顯高于結腸上皮細胞,miR-451a調(diào)控BAP31誘導結直腸癌細胞凋亡〔6〕。BAP31對結直腸癌細胞增殖侵襲的影響及機制研究的尚未明確。本研究通過RNA干擾技術抑制結直腸癌細胞BAP31表達,觀察細胞的增殖及侵襲能力,并進一步研究其作用機制。
1.1主要試劑和儀器 RPMI1640培養(yǎng)基、胎牛血清(FBS)均購自美國Gibco;細胞計數(shù)試劑盒(CCK)8試劑盒購自日本同仁公司;二喹啉甲酸(BCA)蛋白濃度測定試劑盒購自碧云天生物技術研究所;Transwell侵襲小室購自美國Corning公司;BAP31、β-catenin、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MMP)-2和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GAPDH)抗體均購自美國Abcam;LipofectamineTM 2000購自美國Invitrogen;酶標儀購自美國Thermo。
1.2細胞及培養(yǎng) 正常結腸上皮細胞NCM460及結直腸癌DLD-1,HT29,SW620和 HCT116細胞均購自美國ATCC。細胞在含10%FBS的RPMI1640培養(yǎng)液中,于37℃、5%體積分數(shù)CO2培養(yǎng)箱中常規(guī)培養(yǎng)傳代。實驗為生長至對數(shù)期的細胞。
1.3Western印跡 RIPA裂解液適量提取細胞總蛋白,BCA法測定樣品蛋白濃度,每孔30 μg上樣蛋白,經(jīng)10%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SDS-PAGE),蛋白分離后轉移至聚偏氟乙烯(PVDF)膜,以5%的脫脂奶粉封閉轉好的膜1 h,洗膜,加BAP31、β-catenin、PCNA、MMP-2和內(nèi)參GAPDH抗體(皆為1∶1 000稀釋),4℃搖床孵育過夜,洗膜,加已配置好的1∶2 000稀釋的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標記的二抗,室溫搖床孵育1 h,增強化學發(fā)光法(ECL)顯色,顯影、定影。以目的蛋白與GAPDH灰度值比值為各蛋白的相對表達量。實驗重復3次。
1.4siRNA轉染 根據(jù)GeneBank中提供的BAP31基因的cDNA序列,依據(jù)siRNA設計原則,設計針對BAP31的特異性siRNA及陰性對照siRNA,分別命名為si-BAP31組和NC組,由上海吉瑪合成純化。轉染前1 d接種 HCT116細胞于6孔板,密度為1×105個/孔,觀察到細胞生長融合達80%~90%時,參照LipofectamineTM2000說明,制備siRNA-Lip2000混合物,并將混合物加入至6孔板,同時設置空白對照組,僅加入脂質(zhì)體,于培養(yǎng)箱內(nèi)孵育5~6 h,更換為含血清及抗生素的培養(yǎng)基,繼續(xù)培養(yǎng)48 h。收集細胞,用于后續(xù)實驗研究。
1.5CCK8法檢測細胞活力 取生長至對數(shù)期的HCT116細胞,胰酶消化后以5×103個/孔接種于96孔板,每孔200 μl,于培養(yǎng)箱內(nèi)常規(guī)培養(yǎng)24 h,轉染si-BAP31和NC,并設置空白對照組,每組設置5個復孔,分別收集轉染后24、48和72 h的細胞,加入CCK8試劑,每孔10 μl,37℃孵箱1.5 h后于450 nm處使用酶標儀測定吸光度值(A值)。實驗重復3次。
1.6Transwell小室檢測細胞侵襲能力 Matrigel膠鋪在Transwell小室的上室面,室溫風干。取生長至對數(shù)期的HCT116細胞,參照1.4分組及轉染方法制備成不含血清的單細胞懸液100 μl(約1×105個細胞),加入到Transwell小室的上室內(nèi),下室加入含F(xiàn)BS的RPMI1640培養(yǎng)液600 μl,培養(yǎng)箱內(nèi)常規(guī)培養(yǎng),48 h后,取出小室,4%的多聚甲醛固定20 min,0.1%的結晶紫染色20 min,棉簽輕輕擦拭干凈小室內(nèi)的細胞,隨機選擇5個視野,倒置顯微鏡觀察穿膜細胞數(shù),取均值,實驗重復3次。
1.7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SNK-q檢驗。
2.1BAP31在結直腸癌細胞表達 以正常結腸上皮細胞NCM460為對照細胞,Western印跡檢測結直腸癌DLD-1,HT29,SW620和 HCT116細胞中BAP31的蛋白表達(0.232±0.025、0.316±0.030、0.278±0.029、0.488±0.051)均顯著高于在NCM460細胞的表達(0.078±0.008,P<0.05)。見圖1。
圖1 BAP31在結直腸癌細胞表達
2.2si-BAP31轉染HCT116細胞效果 si-BAP31組BAP31表達(0.108±0.011)顯著低于空白對照組(0.658±0.052,P<0.05),NC組BAP31表達(0.669±0.055)與空白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2。
圖2 si-BAP31轉染的HCT116細胞BAP31的蛋白表達
2.3si-BAP31轉染抑制HCT116細胞活力 與NC組比較,si-BAP31組在24、48和72 h的細胞活力均顯著降低(P<0.05)。見表1。
表1 si-BAP31對HCT116細胞活力的影響
與NC組比較:1)P<0.05,下表同
2.4si-BAP31轉染抑制HCT116細胞侵襲能力 空白對照組穿膜細胞數(shù)(202.4±7.1)個、NC組(198.9±6.7)個、si-BAP31組(116.5±3.2)個。與NC組比較,si-BAP31組細胞侵襲能力顯著降低(P<0.05)。
2.5si-BAP31轉染抑制HCT116細胞Wnt/β-catenin信號通路 與NC組比較,si-BAP31組β-catenin、PCNA和MMP-2的蛋白表達均顯著降低(P<0.05)。見圖3,表2。
圖3 si-BAP31轉染對HCT116細胞β-catenin、PCNA和MMP-2蛋白表達的影響
組別β-cateninPCNAMMP-2空白對照組0.572±0.0460.188±0.0200.162±0.017NC組0.591±0.0500.196±0.0230.157±0.015si-BAP31組0.142±0.0161)0.102±0.0101)0.082±0.0901)
BAP31在進化上高度保守,在哺乳動物的細胞中廣泛存在,參與新生蛋白內(nèi)質(zhì)網(wǎng)生產(chǎn)和分泌過程〔7〕。有研究表明,結直腸癌DLD-1,HT29,SW620和 HCT116細胞中BAP31表達明顯高于結腸上皮細胞,且在HCT116細胞表達最高〔6〕,本研究結果與前人〔6〕一致。因此,選擇HCT116細胞為研究對象。RNA干擾(RNAi)是近些年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在轉錄后阻斷基因表達的新技術,能特異性、高效性的抑制基因表達,與其他基因阻斷技術比較有更多的優(yōu)勢,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腫瘤治療、基因功能研究等方面〔8,9〕。有研究表明,抑制宮頸癌中BAP31表達能降低細胞增殖、侵襲和遷移能力,并阻滯細胞于G0/G1期〔10〕。BAP31對結直腸癌細胞增殖侵襲的影響尚未明確。本研究表明BAP31表達參與結直腸癌的侵襲過程。腫瘤的侵襲轉移對患者的預后造成嚴重的影響,明確腫瘤侵襲轉移機制,并探究抑制機制將為腫瘤患者帶來福音。Wnt/β-catenin是Wnt信號通路中的經(jīng)典信號途徑,參與細胞的增殖、凋亡等過程,多種腫瘤中處于激活狀態(tài),其激活可導致腫瘤發(fā)生〔11~13〕。β-catenin為Wnt/β-catenin信號的關鍵分子,可通過與細胞膜上的鈣黏蛋白和細胞骨架結合發(fā)揮細胞結構維持及黏附作用。結直腸癌組織中β-catenin異常堆積,而β-catenin的過表達與腫瘤浸潤深度及局部去分化有關〔14〕。也有研究表明,抑制β-catenin表達可降低結直腸癌發(fā)生發(fā)展〔15〕。腫瘤細胞侵襲轉移能力與蛋白酶降解ECM、基底膜能力密切相關。MMPs是一組重要的蛋白酶,在腫瘤侵襲及轉移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MMP-2為MMPs家族成員之一,在包括結直腸癌在內(nèi)的多種腫瘤中表達升高,而抑制其表達可降低癌細胞的侵襲及遷移能力〔16,17〕。PCNA是合成DNA不可缺少的因子,其表達水平可反應出細胞的增殖狀態(tài),目前已作為細胞增殖活性檢測的指標〔18〕。本研究結果提示BAP31抑制結直腸癌增殖侵襲的機制可能通過下調(diào)Wnt/β-catenin信號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