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翠玲
(山西省長治市沁縣紅康幼兒園,山西 長治 046400)
前蘇聯(lián)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理論,其基本出發(fā)點就是為了革新教師的教學思想,使其從教學每個環(huán)節(jié)(準備、實施、總結)入手,對方法、資源和內(nèi)容等進行優(yōu)化配置,以達到課程結構調節(jié)的效果。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它與幼兒游戲教學課程的優(yōu)化配置具有很好的切合性。因此,本文展開了關于幼兒游戲課程設置的理論和實踐探討,如有不足,還望同仁斧正。
施教于幼兒的目的,并非單純追求智育,而是為了促使幼兒在德、智、音、體、美、勞等多個方面實現(xiàn)綜合健康發(fā)展,所以,對于幼兒教師來說,首先我們要積極革新教學和管理意識,側重幼兒多元、全面、健康發(fā)展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努力探索游戲和其他利于兒童發(fā)展的元素如何與幼兒教育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出教師的主動作用,更鍛煉幼兒的多元才能。其次,幼兒教師還應當具有科研探索意識,摒棄幼兒教育“小學化”的觀念,因為忽視幼兒教育的客觀規(guī)律,盲目追求文化知識的教育,過早讓幼兒接觸小學知識,無異于讓幼兒失去了游戲、快樂的童年時光,試想在這樣背景下,又如何成就新時代綜合發(fā)展的人才?更無法創(chuàng)設幼兒游戲教學課程,因此,探索幼兒游戲教學的新途徑形勢極為迫切。
在實施幼兒教育引導的過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基于血緣關系的情感紐帶,有時,孩子父隨口說的一句話,賽過我們幼兒教師的千言萬語。因此,筆者個人以為,組織幼兒學前游戲話課程配置,也應當盡可能的尋找家校教育的結合點,多一份力量,便多一個幫助,從而多一份組織游戲教學成功的可能性。比如,我們可以組織一次家校交流會,由每位家長朋友表達自己對教育的看法,然后說一說自己在育兒方面有哪些心得和體會,幼兒教師及時做好傾聽記錄,其次,在各位家長朋友發(fā)表意見完畢之后,說一說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和心得,表達希望可以得到各位家長朋友支持的強烈愿望。再次,組織以各個家庭為單位的家庭競技體育游戲,比如,“看誰跑得快?”,由父母和幼兒捆綁雙腳,齊心協(xié)力奔向終點,看哪個家庭合作密切,又如,“誰最有力氣?”,通過家庭為單位的拔河游戲,看哪個家庭最為團結,再如,“灌滿水了嗎?”同樣是以家庭為單位,父母和幼兒分別采取接力的方式,從起點帶水跑到終點,然后再回到起點換下一個家庭成員,如此,在兩分鐘之內(nèi),看那個家庭能夠率先灌滿瓶子,如此通過這些家庭游戲,不僅增強了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關系,更打造了樂趣橫生的幼兒育人氛圍,創(chuàng)設了最優(yōu)化的幼兒教學過程。
幼兒游戲課程配置雖然具有很強的趣味性,但是,再有趣的幼兒教學游戲,如果教師重復多次使用,也將失去游戲教學指導的意義。所以,我們提出的改善性建議,是倡導幼兒教師多次投放不同的教學材料,以創(chuàng)造差異性游戲教學區(qū)角,滿足不同幼兒對不同游戲的心理需要。比如,我們可以開辟出校園的邊邊角角,投放花草、鐵鏟、橡膠、陶泥、鐵架、以及音視頻設備等,創(chuàng)設“園藝游戲區(qū)”、“陶藝游戲區(qū)”、“繪畫游戲區(qū)”、“駕駛游戲區(qū)”、“民間游戲區(qū)”等,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不少的孩子喜歡的“陶藝游戲區(qū)”,當我近距離“采訪”孩子們時,一些孩子說,“我喜歡動手制作瓶子、罐子,我想拿它們插花!”可能,動手操作讓孩子們能夠進一步感受自然,感悟真實吧,和孩子們相處越久,越是能夠被孩子們的天真所打動。
實施對幼兒學前教育游戲課程的探究,加快發(fā)展了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也促進了幼兒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配置,使得幼兒在游戲學習的過程中,凸顯了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打造了幼兒教育的長遠發(fā)展路線,廣開了新時代人才的成長之道,但是,其間,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不少的問題,這正是教學探索,有得有失,成功之處固然可喜,而問題發(fā)現(xiàn)之處,更有待進一步完善,比如,部分家長并不配合學校的幼兒游戲化教育,又如,部分教師的教育新思想并不堅定,稍微猶豫片刻,便失去了幼兒游戲教學的時機,因此,幼兒教育還需再接再勵。
綜上,游戲的導入和融合,便于激發(fā)兒童自主學習興趣,但是,具體如何與幼兒課程對接,還需做出細致分析和思考?;诖耍P者于文中簡述了個人的一點看法,希望對優(yōu)化幼兒園學前教育,配置精品游戲課程有所幫助。